- 短線交易秘訣(典藏版)
- (美)拉里·威廉斯
- 3230字
- 2021-01-07 17:14:51
在本書第1版出版之后的這些年里,越來越多的人成了股票、商品期貨以及外匯的交易者。給我打掃草坪的家伙、我的牙醫還有我最喜歡的廚師,都開始做交易了。這是為什么呢?
我想,除了投機帶來的刺激之外,一定還有些什么原因,導致大家都開始做交易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找到一條擺脫窘境的出路。他們不想受雇于人,也不想雇別人。他們期望獨立,可似乎只有作為交易者才有可能獨立。這是眾人競相追逐的夢想,也有不計其數的交易者實現了這個夢想,令人嘆服。這里有一條出路……這也是本書要寫的:告訴你我的技巧。
不管你是否注意到,其實你一直都在做商品交易。當然,你可能從來沒有交易過一份豬腩的期貨合約,但是你肯定曾經為了錢用你所擁有的東西,比如汽車、房子或者古玩,跟別人做過交易。就算你沒有用這些東西做過交易,你肯定用時間做過交易。作為一名教師、律師、管道修理工或者建筑工,你肯定用你的時間換過別人的金錢。所以,你早已經踏上了交易之路,只是你從來沒意識到。
當我們“出售”我們的時間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出售”我們的時間和技藝。這就是腦外科大夫比膝關節外科大夫掙錢多的原因,這也是一名很棒的四分位球員掙得比一個外科大夫和一名阻截球員加起來還多的原因。他有更大的職業風險!并不是說哪種技藝天然地就一定比別的技藝更有價值,而是這種技藝更難得,而且難度更高。而這種特性就讓那些擁有這種技藝的人,可以靠出售這種技藝和時間而賺到更多的錢。
邁克爾·喬丹的運球和扣籃技術本身并沒有什么價值,但是芝加哥公牛隊的老板看到了利用這些看似無用的技術賺大錢的機會,這些技術能讓球場爆滿,還能讓球隊賺取電視轉播收入。因此,有些“沒價值”的東西可能會很值錢。
在一次交易研討會上,我曾經給大家做過一個演示:我把一張私人支票放進一個信封里封好,然后把它放進一個透明的塑料袋里,袋子里還有另外14個一樣的信封。每個參加研討會的人都有機會從袋子里抽出一個信封。誰能抽到裝支票的那個信封,這張5000美元的支票就歸他了。
袋子里的14個沒用的信封,突然都有價值了!盡管除了一個信封不是空的以外,其他的都是空的,但贏得5000美元的機會是1/15;所以每個信封,或者每個抽取信封的機會都值333.33美元。一旦有人開始從袋子里抽出空信封,那些剩下的沒有價值的空信封就會升值。一旦抽出來5個空信封的話,剩下的每個信封就意味著1/10的賺錢機會,其價值就會升到500美元。當袋子里只剩下兩個信封的時候,現場的觀眾愿意出2500美元,以便能伸手從袋子里抽出一個信封。突然,分文不值的東西變得如此有價值!
這是你成為一名更優秀的商品交易者的第一課。價值就像美女一樣,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作為一名交易者,永遠不要猜測價值到底是多少,價值就是市場愿意支付的價格。市場(或者其他交易者的共同判斷)可能不會一直支付這個價格,但是價格為王,它是多少市場體現的就是多少。我很早就學會不跟市場爭論價格是多少了。
1974年,我做出了一個價值判斷:活牛合約的價格會一飛沖天。于是我開始建倉,在每磅43美分的時候,我建立了第一筆頭寸。我“知道活牛合約的價值”在哪兒,這個價位遠低于牛肉的價值。所以,當價格下跌到40美分附近時,我買得更多。畢竟43美分就已經很便宜了,40美分當然更好。
當價格接著下跌到38美分的時候,我撿了個大便宜,我可不傻,趁便宜又買了一些。但是價格卻一路下跌到35美分,然后到30美分,最后跌到了28美分—也就是在這個價格上,各位,我被震出局了。我的錢是有限的,這波行情讓我在不到30天的時間里付出了300萬美元的代價。
就在兩個月后,活牛合約的價格飆升到了每磅60美分。但這已經跟我沒什么關系了—一筆十拿九穩的交易竟然讓我損失慘重,而且過了1/4個世紀,我被震出局的故事至今還在圈內廣為流傳,盡管在這之后我做過許多成功的交易(后面會提到)。
這些年通過對這次交易的反思,我得出了兩個重要的結論。第一,價值無常。正因為價值無常,當你做期貨或者股票交易的時候,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第二,盡管市場的趨勢和方向是你關注的重點,但是如何運用你的資源才是最需要優先考慮的,這是尤為重要的一點。畢竟,如果我能在活牛交易上保住自己的資本,熬過不好的行情,那我肯定就能抓住那筆讓人羨慕的大交易。
你永遠都不可能知道市場什么時候會按你預期的方向運行。很多時候,就像上帝一樣,市場不會拒絕你,只會推遲應驗。嚴肅的交易者會在他們的交易系統里充分考慮并防范這種推遲。沒有什么規則比資金管理更重要。你聽說過的一切關于商品交易的可怕傳聞都是真的。好人因為辦錯事被市場掃地出門。這里說的錯事永遠不是市場錯了,也不是交易者的哪筆交易不好。實際上,成功的交易者都有過賠錢的交易,而且數量還不少。
你聽說過的被淘汰出局的人,不是在單筆交易中下的賭注太大,就是長時間攥著虧損頭寸不放手。你越早學會處理失敗,你就能越早在這一行里開始積累財富。在這一行里失敗會殺死你,但成功不會。失敗不會成就性格,它只會摧毀你的賬戶。
前面已經向你描述了取得成功的基礎。會通靈術的人也許能預測市場,也許不能;價值可能會長久,也可能不會。投機的世界就是要預測未來,不過,這比登天還難。美國軍方號稱囊括了絕頂聰明的精英,擁有數以萬計的情報官員,但還是不能預測柏林墻的倒塌。那你我憑什么還指望能做得更好呢?
權威體育雜志《體育畫報》充分證明了我們不能預知未來。1997年,它預言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隊將是美式足球比賽的冠軍隊,密歇根大學隊將位列第18名。賽季結束時,密歇根大學隊捧走冠軍杯,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隊的表現令人失望。預測排名第3的華盛頓大學隊反被華盛頓州立大學隊擊敗。華盛頓州立大學隊本來連前20名都沒有進過,是個冷門。隨后這支球隊贏得了太平洋10強(Pac 10)的冠軍,甚至還差點兒在玫瑰碗體育場扳倒密歇根大學隊。
歷史一再重演。麥克·泰森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有趣的是,有一位蒙大拿州的年度銀行家,幾年來一直在盜用銀行資金。為了還上挪用的資金抽身出來,他竟然又從銀行拿出100萬美元,押在“鋼鐵麥克”泰森身上,而泰森,卻在與“克星”道格拉斯的比賽中輸了。所以,這位銀行克星輸了個精光,后來被揪出來扔進了大牢。
誰又能預先料到(互聯網夾擊下)報業的淪落,或是老虎·伍茲的崛起呢?
靠看水晶球算命為生的人注定要吃一肚子碎玻璃。
你要牢記:盡管你我都不能洞悉未來,特別是價格變動,但是我們可以學會控制我們的損失。根據數學理論,這是可以確定的,控制損失是成功的基礎,每一筆交易都應如此。
我曾經追隨一些利潤先知者(金融預言家)多年,他們都聲稱自己的指標可以預知未來。最終我明白了:上帝不想讓我們看到未來。就這么簡單。
假如能看到“未來在哪兒”的話,那我們早就做了好幾次百萬富翁了。我們會去賭馬、轉輪盤賭和扔骰子。但到時候又有哪個賭場歡迎我們去賭呢?另外,如果今天就知道自己未來的每一天,那生活將是多么無聊啊。誰愿意那樣活著呢?那時又該到哪里去尋找發現的喜悅、未知的魔力、勝利的狂喜以及克服極限的挑戰呢?
如果我們都因為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成為富翁,那誰又會來為我們工作、種田和養牛呢?那也就沒有電話公司,沒有電影,沒有電視,沒人需要工作了。更糟的是,誰又會雇我們呢?
就像我剛說過的,擁有無上智慧的上帝不想讓我們知道未來,更不愿意讓我們知道期貨市場的未來。那些想投機的人認為這是一個預測未來、了解不可知事物的游戲。實際上并不是這樣。這個游戲要求你設計出有成功優勢的策略,要讓勝算站在你這邊,利用這些勝算,并且隨時對游戲里出現的任何潛在變化保持警覺,比如新的參與者、新的想法和概念。
投機(speculate)和眼鏡(spectacle)這兩個詞都來自拉丁語specular(意思是觀察)。我們和賭棍不一樣,他們參與的是不可能一直贏下去的游戲,他們能做的也只是希望運氣站在他們這邊而不是賭場那邊。我們這些投機客觀察事物在未來會怎么發展,但是因為我們懂得沒有誰能保證未來的事情,所以我們會通過適當的技巧來保本,這樣我們就能贏得這場游戲了。
投機的藝術不僅在于要具備觀察能力,更在于保存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