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發布了一個考試的通告,縣里的人才選拔馬上要開始了,通過了縣里的初試,就可以去州里參加復試。
書院里的大孩子都摩拳擦掌,準備去試一試,陳伯玉也想試一試。他來書院上學,父親根本沒指望他考取功名,僅僅希望能得到一個啟蒙。如果自己能夠通過書院的考試被推舉去了縣里,那也代表,他父親交待的任務圓滿完成。
陳伯玉到書院學了三年而已,竟然想參加去參加縣里的解試。同班的同學都在背后笑他不自量力,卻也不敢當面說他。他個子本來就大,從小習武,再加上比同班的孩子大上兩歲,稍稍惹到他就會挨揍。
老夫子來勸他,大意就是你才學了三年,書院里有的是學了五年八年的,你去瞎湊什么熱鬧!
他梗著脖子說,我把書院的書都已經學完了,我一定要參加這次考試,如果考過了,請老師寫封信給我父親,讓他實踐約定讓我回家。
老師點頭同意了。陳伯玉家底豐厚,這次來書院,他父親是一下子交了十年的學費的。因此,他想考,就讓他考著玩吧。
結果,書院的篩選考試結束,他竟然過關了,并且進入了前十。他的老師不敢相信,又親自考了他一些高難度的知識,發現這孩子果然已經把書院里能教的知識都學會了,當即寫了封信給他父親,說他已經學成。于是,陳伯玉果真如愿被父親領回去了。
回去前,他將書和筆墨等等全部留了下來送給徐衡。
“徐衡!我知道你一直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你想證明讀書有用,但是,我偏偏要去證明持劍才能行天下,平天下。”
“加油!我們的目標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想用不同的方法,走不同的路罷了!”
陳伯玉還向老師推薦了徐衡,希望能把自己去縣里考試的機會讓給他。
老夫子捻著胡子幾乎失笑,“陳子昂,你真是可笑!你能超越你的師兄們考進前十,那是因為你出自書香門第,你有天分,再加后天的努力,所以你僅僅用三年時間就讓我們所有人刮目相看。然而那個抹地板的孩子,他家窮困潦倒,他的手是用來拿掃帚的,你即使推薦了他,他最終也會迫于生活放棄求學的。”
陳伯玉也叫陳子昂,他在回去行俠仗義了幾年后,放下了自己的執念,最終還是拿起了書本,進入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鉆研苦讀。學成之后,還經歷了兩次科舉失敗。他越挫越勇最終入仕,被皇帝任命為右拾遺,專門對皇帝的決策進行規勸和建議。最終,他還是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實現了他的人生目標。
“不會的!老師盡可以去考他,他雖然一天都沒進學堂,但是,他的才學不比我差。”
老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與徐衡聊了一下。
徐衡挑了《戰國策》中的幾篇文章,背誦后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這是他最熟悉最擅長的。
僅一盞茶的功夫,他就決定收下這個弟子。并且讓他頂替陳伯玉的名額去了縣里參加選拔。那個時候平民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先參加縣里考試,再參加州里的考試,優秀者才有可能參加國家層級的人才選拔考試。
再說徐衡的好朋友陳伯玉,他在做官之后隨手寫了一些詩,流傳千年,被人稱頌,其中有一首,人人都會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沒錯,陳伯玉就是大家聽說過的那個唐朝詩人陳子昂。他的詩自有一種風骨,因此,也被后人稱為“詩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