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技術實戰(zhàn)指南
- 奇安信安服團隊
- 1181字
- 2021-01-05 18:11:31
2.6 內存分析
在應急響應過程中,除了上述幾個通用的排查項,有時也需要對應急響應服務器進行內存的提取,從而分析其中的隱藏進程。
1.內存的獲取
內存的獲取方法有如下幾種:
基于用戶模式程序的內存獲取;
基于內核模式程序的內存獲取;
基于系統(tǒng)崩潰轉儲的內存獲取;
基于操作系統(tǒng)注入的內存獲取;
基于系統(tǒng)休眠文件的內存獲取;
基于虛擬化快照的內存獲取;
基于系統(tǒng)冷啟動的內存獲取;
基于硬件的內存獲取。
以下主要介紹幾種最常用的內存獲取方法。
1)基于內核模式程序的內存獲取
這種獲取方法一般需要借助相關的工具來完成。常用的提取工具有Dumpit、Redline、RAM Capturer、FTK Imager等。圖2.6.1和圖2.6.2分別是RAM Capturer及FTK Imager獲取內存的操作界面。

圖2.6.1 Ram Capturer獲取內存的操作界面
2)基于系統(tǒng)崩潰轉儲的內存獲取
打開【系統(tǒng)屬性】對話框,選擇【高級】選項卡,單擊【啟動和故障恢復】中的【設置】按鈕,打開【啟動和故障恢復】對話框,選擇【核心內存轉儲】并找到轉儲文件進行獲取。如圖2.6.3所示。

圖2.6.2 FTK Imager獲取內存的操作界面

圖2.6.3 基于系統(tǒng)崩潰轉儲的內存獲取
3)基于虛擬化快照的內存獲取
這種獲取方法是通過VMware Workstation、ESXI等虛擬化軟件實現的。VMware Workstation在生成快照時會自動生成虛擬內存文件,使用VMware Workstation生成的虛擬內存文件如圖2.6.4所示。

圖2.6.4 使用VMware Workstation生成的虛擬內存文件
2.內存的分析
對于內存的分析,一般需要借助相應的工具來進行,以下簡單介紹幾個常用工具。
1)Redline
在獲取內存文件后,可以使用Redline進行導入分析,其主要收集在主機上運行的有關進程信息、內存中的驅動程序,以及其他數據,如元數據、注冊表數據、任務、服務、網絡信息和Internet歷史記錄等,最終生成報告。使用Redline進行內存分析的界面如圖2.6.5 所示。

圖2.6.5 使用Redline進行內存分析的界面
2)Volatility
Volatility是一個開源的內存取證工具,可以分析入侵攻擊痕跡,包括網絡連接、進程、服務、驅動模塊、DLL、handles、進程注入、cmd歷史命令、IE瀏覽器歷史記錄、啟動項、用戶、shimcache、userassist、部分rootkit隱藏文件、cmdliner等。這里以一個獲取的內存鏡像為例,介紹Volatility的一般用法。
對內存鏡像中的網絡連接情況進行排查,使用命令【netscan】,可以列出內存鏡像中的網絡連接的情況,如圖2.6.6所示。

圖2.6.6 內存鏡像中的網絡連接的情況
使用【psxview】命令,可查看內存鏡像中帶有隱藏進程的所有進程列表。使用【psxview】命令排查隱藏進程,發(fā)現存在隱藏進程dllhost.exe,如圖2.6.7和圖2.6.8所示。
使用【malfind】命令,可查找隱藏或注入的代碼、DLL,如圖2.6.9和圖2.6.10所示。

圖2.6.7 使用【psxview】命令

圖2.6.8 發(fā)現存在隱藏進程dllhost.exe

圖2.6.9 使用【malfind】命令

圖2.6.10 內存中注入的代碼
使用【cmdscan】命令,可提取執(zhí)行的相關命令記錄,如圖2.6.11所示。

圖2.6.11 提取執(zhí)行的相關命令記錄
使用【procdump】命令,可提取進程文件。可通過制定進程的PID的值來對特定的進程文件進行提取,如使用【procdump-p 2476-D】命令提取進程文件,如圖2.6.12所示,

圖2.6.12 提取進程文件
可以分析內存中提取出的文件,從而判別文件是否有惡意行為。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提取出的文件上傳到virustotal平臺并進行掃描,如圖2.6.13所示。

圖2.6.13 分析內存中提取出的文件
- 物聯(lián)網標準化指南
- 微商之道
- 面向物聯(lián)網的CC2530與傳感器應用開發(fā)
- SD-WAN架構與技術(第2版)
- React:Cross-Platform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React Native
- 物聯(lián)網長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應用與開發(fā)
- Bonita Open Solution 5.x Essentials
- TD-LTE無線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
- 局域網組成實踐
- AWS Lambda Quick Start Guide
- 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
- 區(qū)塊鏈技術與應用:打造分布式商業(yè)新生態(tài)
- Corona SDK Application Design
- 新IP:面向泛在全場景的未來數據網絡
- Architect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