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技術實戰
- 李江濤等編著
- 2043字
- 2021-01-05 18:12:39
0.1 應急響應場景一
0.1.1 事件發現
時間:9:00:00。
安全部:工作人員的手機上收到流量監測設備的安全告警信息為“安全檢測平臺在外包人員網段發現GandCrab告警信息,請立即登錄平臺核查。”
外包商:工程師的計算機發現病毒,立即打電話反饋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通知項目管理部,項目管理部立即告知安全部。
安全部:登錄流量監測設備,分析告警日志,確認告警真實。
? 通知終端部:“外包人員接入網發生病毒告警,請立即開展排查。”
? 通知網絡部:“外包人員所在的開發測試網發現病毒,需要協查。”
時間:9:15:00。
安全部:工作人員通過流量監測設備的告警日志發現,現在感染的告警IP(感染病毒的計算機)數量迅速增加到了50多臺。通過受感染的計算機IP發現有3個網段受到感染。
? 通知網絡部:需要網絡部定位感染病毒的區域,并將告警IP清單發送給網絡部。
? 通知終端部:需要終端部加強對辦公網及生產網的終端監控。
網絡部:根據安全部提供的IP清單,確認感染源全部為外包商開發測試網內的終端計算機。
終端部:通過終端防病毒系統,對集團內部的所有終端進行病毒查殺,除開發測試網外,未在辦公網及生產網發現病毒,可確認此次感染范圍僅在開發測試網內。
0.1.2 事件分析
時間:9:25:00。
安全部、終端部、網絡部:召開現場會議,根據各類告警信息,經各部門討論研判,總結內容如下。
(1)病毒感染范圍為外包商所在的開發測試網。
(2)病毒類型為GandCrab勒索病毒,感染原因主要是針對計算機的Windows 7系統未安裝MS17-010補丁,同時終端存在弱口令,導致該勒索病毒通過網絡大量傳播并互相感染。
(3)該病毒已在開發測試網內橫向擴散,使50多臺計算機終端被感染。
(4)辦公網及生產網終端并未受到影響。
綜合各類信息診斷,可確認外包商所在的開發測試網已發生大規模惡意代碼類傳播事件。根據《集團信息系統惡意代碼事件應急預案》需要對開發測試網段進行斷網處理,由于斷網將影響現在所有的開發項目,應由安全部將以上研判分析情況上報給總經理辦公室,申請啟動應急預案。
安全部上報總經理辦公室:“總經理您好,我是安全部,同網絡部和終端部一起確認,外包商所在的開發測試網內的終端已發生大面積的勒索病毒感染,目前已經感染了50多臺計算機終端,且仍在繼續擴散。為了避免其他網絡遭受影響,建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開發測試網進行斷網處理。斷網后,所有的外包開發項目將會中斷,預計需要斷網1天,現已經通知外包商進行病毒自查。”
總經理:“同意啟動預案,請立即處置并加強監控。”
0.1.3 應急處置
時間:9:30:00。
網絡部:登錄交換機,確認開發測試網所在的端口,并逐一關閉(執行shutdown命令)。
安全部:發送郵件給項目管理部,包括病毒檢查工具、處置方案和《木馬病毒處置報告》模板。
項目管理部:組織外包商會議,向外包商說明病毒檢查工具的使用和處置方案的流程,處置完成后提交《木馬病毒處置報告》。
外包商:組織人員按照處置方案進行病毒排查,由安全部協助處理。
終端部:安排人員實時監控全集團的終端,確保其他終端不受病毒影響。
安全部:組織技術人員對病毒告警進行分析研判,定位病毒傳播源頭和受影響的具體終端,并編寫《病毒溯源報告》。
0.1.4 事件恢復
時間:18:30:00。
安全部、項目管理部、外包商:組織會議,由外包商反饋病毒處置情況,并提交《木馬病毒處置報告》。
總經理、安全部、網絡部、終端部:組織會議。
? 安全部匯報:“總經理,病毒已經處置完畢(提交《木馬病毒處置報告》和《病毒溯源報告》),確認本次事件由外包商的開發人員引起,隨后在開發測試網內擴散,感染了其他開發人員的計算機。經過網絡部評估,建議逐步開通受感染的3個網段,恢復正常辦公。”
? 總經理:“同意,請安全部、網絡部和終端部持續做好監測工作。”
網絡部:登錄交換機,開通受感染的3個網段所在的端口。
安全部、網絡部、終端部:持續監控半小時,沒有發現新的病毒告警信息。
安全部向總經理匯報:“經過半小時的監控,沒有發現新的病毒告警信息,申請逐一開通所有的開發測試網段。”
總經理:“同意。”
網絡部:登錄交換機,開通所有的開發測試網。
安全部、網絡部、終端部:持續監控半小時,沒有新增病毒告警信息。
安全部向總經理匯報:“根據最近半小時監控,無新增病毒告警信息。”
總經理:宣布應急處置結束。
0.1.5 事后描述
經監測,開發測試網重新接入網絡后,未發現新增病毒告警信息。
本次病毒傳播事件已得到有效遏制,應急處置成功。
此次感染終端僅為外包商所在的開發測試網,感染原因主要為終端未安裝MS17-010補丁,且未安裝防病毒軟件。
安全部向總經理提交了本次的《病毒傳播事件調查報告》。
根據報告的責任認定,依照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條款,對責任方進行處罰。
0.1.6 風險評估
時間:事件結束幾天后。
組織相關人員對此次應急處置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其結果如下。
(1)在現有的安全管理要求基礎上,增加對外包服務人員的終端設備防病毒檢測技術手段的要求,逐漸實現自動阻斷技術的能力。
(2)要求外包商項目經理提升管理能力,加強對項目中流動人員設備的安全管理。
(3)強化與外包商合作協議中的安全管理要求,確保外包商工作人員處置信息安全事件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 數據通信網絡實踐:基礎知識與交換機技術
- 物聯網智慧安監技術
- C++黑客編程揭秘與防范
- 物聯網網絡安全及應用
- JBoss EAP6 High Availability
- Getting Started with Grunt:The JavaScript Task Runner
- IPv6網絡切片:使能千行百業新體驗
- 通信原理及MATLAB/Simulink仿真
- 網絡綜合布線(第2版)
- 物聯網與智慧農業
- NB-IoT原理和優化
- 數字王國里的虛擬人:技術、商業與法律解讀
- Architect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 物聯網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 Hands-On Cloud:Native Microservices with Jakarta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