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圖什么:李少白風(fēng)光攝影進階課(精裝版)
- 米開朗
- 2233字
- 2021-01-05 18:55:26
第三節(jié)
情感,讓畫面永恒
『傳道篇』
據(jù)說,在婚戀中,“直男”是不受歡迎的一類人物。其主要“癥狀”是情商低,直線思維,難以產(chǎn)生情感互動,讓人感受不到體貼、關(guān)懷。說得專業(yè)一點,所謂“直男”,就是缺乏共情能力,不能敏感地體會旁人的心情和狀態(tài)變化,進而有所反應(yīng)。
共情能力強,當看到落花流水時,就會有“春去也”的愁緒,比較“多愁善感”。搞創(chuàng)作,必須提高這方面的敏感度。
當年,白居易來到潯陽江頭送客,寒風(fēng)吹著楓葉,蘆花“瑟瑟發(fā)抖”。忽聞江面?zhèn)鱽砼寐暎缛畣柩剩仆疝D(zhuǎn)鳥鳴,跌宕起伏,千回百轉(zhuǎn)。一曲歌罷,詩人“淚濕青衫”,留下了千古名詩《琵琶行》。
對于“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應(yīng)該怎樣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呢?人是有通感的,共情能力強,通感也就發(fā)達。
哲學(xué)家培根說:“音樂的旋律和陽光在水面的波動完全相同。”這就是對通感的形象描述。顧名思義,人的各類感覺可以打通:顏色有溫度,冷暖有重量,聲音有鋒芒,線條有節(jié)奏……利用點、線、面,光、影、色等視覺元素,就能傳達各種知覺和情感,而且是超越時代和國界的。如今,我們看到倫勃朗不同年紀的自畫像,仍能感受他當時的喜悅、憂郁和憔悴;看到勃魯蓋爾的農(nóng)民畫,仍能感受16世紀荷蘭人的“小確幸”;看到梵高的向日葵,能感受勃發(fā)的生命力;看到安塞爾·亞當斯的大畫幅,能感受大自然的神圣和莊嚴……
如果有一天,相機能自如破解你的種種感受,并翻譯到畫面里去,那么你的創(chuàng)作就進入了自由王國。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努力吧!
很多人喜歡著名作家汪曾祺,他的書籍一版再版,被評價為“中國當代文學(xué)一根特別放松的神經(jīng)”。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心中有情,無論寫人記事,處處含情;胸中有暖,無論花鳥蟲魚,字字有暖意。”
看到這幅《小窗幽記》,是不是也覺得有一份“小溫”?就像畫框里鑲嵌著一幅精美的水彩畫,讓人覺得生活很美好。其實,只是尋常黃昏,尋常院落,但照進來一抹斜陽,“伸”進來幾枝小花,攝影家立馬被觸發(fā)了感動,看到了美。讓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下來,自然能感受無處不在的聲色光影,隨時都有“小確幸”。

小窗幽記/李少白

站臺/李少白
這張攝于奧地利小鎮(zhèn)凌晨的《站臺》里,早起的女孩獨自坐在清冷的晨光中,空蕩蕩的路邊,只有廣告燈箱透出一方小小的橘色燈光。廣告燈箱中倒是充滿著親密和笑容,卻是沒有生命的印刷品,更加反襯了女孩側(cè)影的孤單。
畫面的情緒是偏冷的,落寞、辛勞、疏離……但是并不悲傷。因為光線是淡淡的紫羅蘭色,有一絲神秘和浪漫,右側(cè)燈箱更增添了一份溫暖和明亮。女孩若有所思,更可能是在享受這份難得的清凈。
攝影師早起路過這里,驚鴻一瞥間,就像闖進了一片私人領(lǐng)地。輕按快門,封存這阿爾卑斯山下清冽的晨風(fēng),送給萬里之外的我們。這,就是攝影的魅力。
『習(xí)作篇』
李少白:
孤獨,但不寂寞。
輔導(dǎo)員:
雪景萬萬千,要想脫穎而出,就得有自己的個性。在這張照片里,作者沒有對準那些常見元素,如笑臉、燈籠、初晴等,而是以雪白的天地為宣紙,以下垂的蕭索枝條為筆刷,絲絲露白,燥潤相宜。再以左下角的人影為“墨點”,暈染出畫面的重心,完成“謀篇布局”,自然天成,不露痕跡。
整體氛圍平靜、淡然,雖寒意撲面,但畫面里自給自足的二人世界卻給人一份溫馨和自得,這也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
作者:
這是冬天的頤和園,湖面被白雪覆蓋,長長的柳枝在風(fēng)中搖曳。偶爾有一兩個游客從冰面走過,與隨風(fēng)擺動的枝條形成呼應(yīng)。
李老師說過,好的照片要“少一點散文性,多一點詩意”。我的理解就是少一些具體描述,多一些想象空間。
這張照片雖然構(gòu)圖和元素極簡,但這空遠的意境中,增加一筆都可能顯得多余。

雪后/梁珊珊

捕撈星光/潘欣
李少白:
漁網(wǎng)撒下去,捕撈的是魚;攝影師打開快門,“捕撈”出了什么呢?
輔導(dǎo)員:
作者把對大海的詩意想象都融進了這個畫面中。人似乎有一種本能——喜歡大海,站在寧靜的海邊,就像躺在母親的懷抱里一樣安詳。黑白色調(diào)過濾掉原本的色彩和質(zhì)感,讓畫面更加純粹。遠方的船,就像被星光包裹,讓人分不清這是大海,還是銀河。
浪漫的詩意,就是世間的美好遇到心中的美好,互相成就。
作者:
這是4月的一天,我在馬來西亞仙本那,坐著快艇向著大海上的朝陽出發(fā)。這時,金色的朝霞照亮了寬廣的海平面,就像無數(shù)金色的鱗片在水面閃爍。
我用400mm焦距、f/6.3光圈、1/4000秒凝固了這個畫面。海水的反光虛化成跳躍的光斑,經(jīng)后期處理之后的黑白效果營造出了星空的意象,強化了容易被常人忽視的浪漫。
當然,船的位置、海平面的高低、天空的面積還可以優(yōu)化,以達到更完美的比例。

小賣藝者/張霞
李少白:
童真的苦澀,更讓人動情。
輔導(dǎo)員:
街拍非常考驗攝影人把握瞬間的能力,就如武者,手上無刀,心中有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旦看到某個有意思的場景,就如老鷹看到兔子,非有收獲不可。
以較低的視角,讓觀者直視小孩,相信不管是誰,都會對他產(chǎn)生一些同情、憐憫,觸動內(nèi)心柔軟的一面:他家境如何?父母在哪?不上學(xué)嗎?這個畫面讓人久久難忘。
作者:
當時正值周末,我穿梭在東歐貝爾格萊德著名的米哈伊洛大公街上,隨處可見19世紀的古老建筑,和時尚的現(xiàn)代人群相映成趣。
由于已到冬天,氣溫驟降,大家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這時,我見到一位衣著單薄,在街角賣藝的小男孩,凍紅的小手僵硬地拉著破舊的手風(fēng)琴,讓人頓生憐愛之心。于是,我蹲在地上,讓自己盡量和善,與他進行眼神的交流。同時,用中焦鏡頭拉近人物,表現(xiàn)他怯怯的眼神和小手……
此畫面的不足之處在于背景環(huán)境沒有交代到位,看不出孩子的衣著與周圍人群穿著棉衣的對比,削弱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