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向前一步,滾動人生的雪球

人生的雪球是滾大了還是融化了,往往取決于一個人是否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我們的行為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價值?是不是把任務完成了就創造了價值?在開始每一件任務的行動之前,我們都別忘記思考一下,上級下達這個任務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這個目的又能為公司帶來什么樣的價值?然后,瞄準目的、抱著對價值負責的態度去執行。

講到這里,我突然想起曾在網上看到過的一個關于俄羅斯人種樹的諷刺性故事:

三個俄羅斯人奉命執行種樹的任務,其中一個人負責挖坑,一個人負責放樹苗,還有一個人負責填土。

有一天,只有兩個人到場,但這并沒有對他們的工作產生絲毫的影響。

只見他們一前一后照常工作,前面那個人拿著鐵鍬挖坑,后面那個人依然有條不紊地用鐵鍬往坑里填滿土,就這樣干了好長時間。

一個在路邊休息的過路人很是奇怪,于是走過去問他們在干什么。后面那個人回答說:“我們在執行種樹的任務啊。本來是三個人的,但負責放樹苗的人生病請假了……”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可笑的情況,就是因為栽樹的人走入了任務的陷阱。

所謂任務的陷阱,就是指表面化地、死板地執行上級的指令和既定的程序,而不明白任務背后應有的價值。

像俄羅斯人種樹那樣的極端情況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會出現,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乏這樣一類人:他們工作很努力、很敬業,可是結果總不能令人特別滿意。

愛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時受雇于一家超市,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干起。可不久,愛若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布若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于有一天,布若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職,并痛斥總經理用人不公平。

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主意。

“布若先生,”總經理說,“請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可買的。”

布若很快回來,說,剛才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布若又跑去,回來說有十袋。“價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市上。

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吁吁的布若說:“請休息一會兒吧。你可以看看愛若是怎么做的。”說完叫來愛若。

愛若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十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并且帶回了幾個讓經理看。他又說,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來賣,價格還算公道,可以進一些貨。考慮到總經理可能會要,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紅了臉的布若,說:“請他進來。”

愛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幾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布若就是一個典型的墮入任務陷阱的人。上級命令他做什么,他會盡心盡力地去做。至于能否給公司帶來價值,他就不知道了。但愛若不一樣,他知道經理的最終目的是為超市購入物美價廉的新鮮蔬菜,這才是此次任務的真正價值。而“到集市上去”只是實現這個價值的一個環節而已。

人生的雪球是滾大了還是融化了,往往取決于一個人是否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人與人的差距可能初始時只有那么一點點,但日積月累就會越拉越大。所以,我們要善于觀察、學習和思考,發現差距及時總結,方能迎頭趕上。如果僅僅一味苦干奮斗,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那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舊重復昨天和今天的故事。一個人如果現在不活在未來,未來就會活在過去。

能否明白任務背后的價值、走出任務的陷阱就是布若和愛若的最大差別所在,這同時也是員工能否獲得老板賞識的重要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海口市| 城步| 明光市| 广安市| 天长市| 普安县| 逊克县| 洞口县| 泊头市| 大余县| 铜川市| 盐城市| 宁阳县| 徐闻县| 八宿县| 离岛区| 岢岚县| 和田市| 和田县| 永川市| 奉贤区| 邯郸市| 莎车县| 雅安市| 葫芦岛市| 松江区| 天水市| 光泽县| 昭苏县| 城市| 塘沽区| 安阳县| 大庆市| 彰武县| 荣成市| 淮滨县| 龙川县| 芦溪县| 靖安县|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