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中國史
- 歷史君
- 3169字
- 2020-12-04 17:28:33
曹操到底有沒有借刀殺人?
01
從曹操殺人的風格來看,聰明人在他那里是活不長的(其他原因被殺的不在此文討論之列),比如有神童之稱的周不疑,這孩子還是他最喜歡的兒子曹沖的好友,自從曹沖早夭后,他就派人把他暗殺了,年僅十七歲。
原因只有一個,這孩子太聰明了,有異才,軍事才能竟然比他還厲害——據《零陵先賢傳》記載,有一次曹操打柳城,怎么也拿不下,就把形勢圖拿給周不疑看,周不疑給他獻了十計,馬上就拿下了。
那一年,周不疑十六歲。
能夠網羅到這樣的異才,是好事啊,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呢?因為在曹操看來,周不疑這樣兒的,只有他兒子曹沖能夠駕馭,兒子死后,將來誰也駕馭不了,不但不能為他所用,還可能成為一個大麻煩,所以不如干脆讓他消失。
還有一個叫楊修的,這人被曹操所殺,雖然原因不止一個,但他的聰明,至少是引來殺身之禍的導火索——曹操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別人都不解其意,只有他明白了曹操的意思——領導說,這門太大了(“門”字里面一個“活”,“闊”也),返工(楊修為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即令壞之。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曹操被他猜中心思,并不高興,因為這說明什么事也瞞不了他,在他面前就是個透明人。誰愿意被人什么都看透呢?
按理說,有這么聰明的秘書,曹操得省多少心啊,得多高興啊。可是他并不高興,尤其是“雞肋事件”發生后,曹操豈止是不高興,后來還找個借口把他消滅了。
關于這件事,《后漢書》是這樣記載的:(楊修)好學,有俊才,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之又難為功,護軍不知進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雞肋”而已。外曹莫能曉,修獨曰:“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乃令外白稍嚴,操于此回師。修之幾決,多有此類。修又嘗出行,籌操有問外事,乃逆為答記,敕守舍兒:“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狀,于此忌修。且以袁術之甥,慮為后患,遂因事殺之。
當然了,楊修之死,還有參與奪嫡,以至于犯了曹操大忌等原因,但“雞肋”這件事雖然不是導致殺他的直接原因,至少使曹操對他的厭惡和忌憚,又增加了一分。
一個人一旦在領導心里掛了號,那么他只能有兩種結局:要么時來運轉,要么弄死當事者。楊修,就屬于后一種。
02
然而,曹操也有不敢殺的聰明人,哪怕那人在他面前脫褲子羞辱他,他也不敢殺。
這個人叫禰衡。
禰衡是所謂的“東漢末年名士,文學家”,山東人,仗著有點才,狂得不得了,目中無人,除了孔融和楊修兩個朋友,其他任何人在他眼里都是渣渣。
這人不但狂妄之極,剛直高傲,還總是看什么都不順眼,尤其喜歡“指摘時事”,與如今網絡上那些噴子,極其相似。
他挖苦起人來,更叫一個絕,比如他去許都找工作,沒人要他,有人問他為毛不去投奔陳群或者司馬朗(都是曹魏重臣),他說“我怎么能和殺豬賣肉的人結交呢”。
陳群出身名門,司馬朗更是河內大族,他卻說人家是殺豬賣肉的,遇到脾氣大的,一耳光扇死他都活該。
又有人問他:“荀彧(曹操首席謀士)、趙融(曾與曹操、袁紹等人同列‘西園八校尉’,曾擔任蕩寇將軍,官至光祿大夫)怎么樣啊?”他卻說可以借荀彧的臉去吊喪(荀彧臉長),趙融嘛,適合當個廚師長(據說趙融吃肉厲害)。
這種狂人,哪怕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沒人敢要他。
他的好友孔融卻對他欣賞得不得了,極力向漢獻帝推薦。
不明白孔融為毛如此看重禰衡,大概是他那句“大兒孔文舉(即孔融),小兒楊德祖(即楊修),其他人都是渣渣,不值一提”,把他感動了吧。
03
孔融的名氣,那是相當大,既然他對這家伙贊不絕口,而且多次贊不絕口,想必一定有兩下子,弄得曹操都想見他,看看他是長了三頭呢,還是長了六臂。
曹操也許不知道,在禰衡眼里,他屬于最渣渣那一類,看不起他,厭惡他。所以當曹操想見禰衡,禰衡說對不起我有病,還是精神病,見面就免了吧,怕精神病發作起來,傷了你。
此后,禰衡又多次對曹操口出狂言后,曹操恨死他了,卻又不敢殺他,因為他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若是殺了他,全國人民立馬都知道他曹操心胸狹隘了,他可不想因為一個狂妄之徒,落下這個臭名聲,否則太不劃算了。
這說明一個真理:要想沒人敢動你,就盡量把名氣炒大,越大越好。
曹操也有意思,既然你有才,不用你也說不過去,你不是擅長擊鼓嘛,就讓你當個鼓史吧。
所謂鼓史,就是個敲鼓的。按照禰衡那脾氣,不罵你個狗血淋頭才怪,因為這是對他的侮辱。可他竟然答應了。
曹操便大宴賓客,想檢閱一下鼓史們的水平。
按照規定,鼓史們都得穿制服,禰衡卻故意不穿制服。
實話實說,他確實善于擊鼓,確實擊得很好,“容貌姿態與眾不同,鼓曲聲音節奏悲壯,聽者無不感慨”。
演奏完《漁陽》鼓曲,他徑直來到曹操面前停下,意思是我演奏得怎么樣,給個評價唄。卻遭到下吏呵斥:“你不換衣服就敢輕率進見,也太不像話了吧!”禰衡說一聲好,慢慢地脫衣服,脫得一絲不掛。
然后他又取過制服,慢慢地穿,然后又去擊鼓,然后才從容不迫地走了。
曹操笑了,很尷尬地笑了,說:“本想羞辱他,沒想到被他羞辱了。”
04
既然是好朋友,孔融不能眼看他如此放肆,事后把他臭罵一頓,逼著他去給曹操道歉,禰衡說好吧,我去。孔融又去給曹操說好話,說禰衡那小子真有精神病。這和如今某人殺了人,然后為了脫罪就說他有精神病,然后把他弄去做精神鑒定,然后果然“鑒定”出他有精神病,何其相似乃爾!
曹操其實很大度,不但接受了孔融的說法,還答應接受禰衡的道歉。
等到天快黑的時候禰衡才來,卻穿著邋里邋遢的衣服,纏著邋里邋遢的頭巾,手里拿著一根大杖,坐在曹操的大營門口,邊用大杖捶地邊大罵曹操。
曹操咬牙切齒地對孔融說:“我殺他就像殺一只麻雀一只耗子,但我偏不殺他,不然人們會認為我容不下他。把他送給劉表怎么樣?”
對曹操來說是雞肋的禰衡,對劉表來說卻是寶貝,何況他之前就很佩服禰衡的才氣和名聲,曹操把他送到他碗里后,他也確實善待有加,所寫文章所發議論,沒有禰衡就定不下來。
你說人家這么器重你,你就好好干吧,這年頭找工作不容易,你又沒有博士學位和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可是禰衡能好好干嗎?曹操那樣的人物他都瞧不起,動不動就出言譏諷破口大罵,你劉表算哪根蔥?而且這人的胸懷,還不如曹操,禰衡才侮辱他一兩次,他就受不了了,羞愧難當的劉表,這才明白曹操為毛不要這個“奇才”。
殺又不敢殺,趕又不好趕,腫么辦?劉表靈機一動,江夏太守黃祖是個急性子,送給他吧。
05
不少人在談到禰衡這個人的時候,都把屎盆子扣到曹操頭上,說曹操不敢殺他,就借刀殺人。實際上不是這么回事,曹操只不過把他送給了劉表,要說借刀殺人,那也是劉表。
因為劉表明明知道黃祖是個急性子,明明知道急性子的人往往很沖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言不合就殺人很正常,他把禰衡送給急性子黃祖,是完全能夠預料到將發生什么的。
果然,黃祖雖然同樣善待禰衡,但是這人成了死不改悔的那啥派,居然在黃祖宴請賓客的宴會上出言不遜,搞得黃祖下不來臺,就說了他兩句,沒想到被禰衡罵“死老頭”,黃祖更加生氣,想打他,招來的是禰衡的破口大罵,把他祖宗三代都從墳墓里挖出來問候了一個遍,把黃祖氣得直吹胡子,大喝一聲:“拉出去砍了!”
巧的是,黃祖的秘書大概之前挨過禰衡的罵,恨他也是恨得牙癢癢,聞言二話不說,拉出去就把他砍了。黃祖的兒子黃射得知消息,鞋都來不及穿,光著腳跑出去救,可惜晚了,趕到時禰衡已人頭落地,時年二十六歲。
黃祖兒子為什么不想讓他死?原因是有一次他請客,有人送了他一只鸚鵡,黃射讓禰衡就此作一篇賦,讓來賓高興高興,禰衡提筆就寫,一氣呵成,而且中間沒有任何改動,文辭之華美,讓人嘆為觀止,為黃射掙了個大大的面子。
據說,殺掉禰衡后,黃祖也很后悔。
禰衡之墓至今猶存,不知現在是否有人去參觀,更不知前去參觀的人,從中讀出了什么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