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喝米湯了
從這一天中午開始,我可以喝米湯了。
這是我做了一次腸道手術被禁食禁水七天七夜之后,大夫向我宣布的一項特大喜訊。
雖然這米湯是不帶米粒的,雖然只允許喝100毫升,雖然這區區100毫升米湯還得間隔6分鐘,分兩次喝下,每次只有50毫升,我還是欣喜若狂,不斷地看表等待那喝米湯時刻的到來。時間到了,米湯來了。我緩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比我有生以來吃任何山珍海味時都要仔細。然后,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發現米湯竟是那樣的香、糯、軟、滑,我覺得我正在享受著天下第一美味,覺得自己好幸福。
米湯本來就是好東西。舊時稱用甜言蜜語奉承人叫作灌米湯。《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些小說里都曾經提過這種說法。過去看小說時,雖然對用米湯來譬喻甜言蜜語有點懷疑:米湯算什么?灌點米湯能起多大拍馬奉承的作用?但從未深究,一讀而過。其實米湯的作用很大,中醫認為它能清熱除煩,和胃止渴。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常提到有的藥需要用“米湯送服”,特別是脾胃疾病,米湯的作用更大。
過去有一些孩子就是靠米湯養大的。我在農村時,有一位團支部書記生了一對雙胞胎,可就是沒有奶,用了各種方法催乳都無效。以我當時的經濟條件,只能一個月到干校小賣部買一瓶奶粉幫助她,真是杯水車薪。那一對孩子可以說主要是靠米湯喂大的。
我本人也有過一次被米湯救命的經歷。那是40年前,在干校時,回家探親歸來。長途汽車只能坐到公路沿線,下車后還要走十多里路,才能到干校。我挑著一副擔子走在大堤上,走著走著,忽然兩眼發黑,全身冒冷汗。現在看來很可能是餓和累造成的低血糖,但那時并不知道,只覺得心里發慌。堤上也沒有其他行人。幸好堤下不遠處有一戶人家,只好拼命挨到人家門口,問正在煮飯的大嫂討一口水喝。這位大嫂二話沒說,從飯鍋里盛了一大碗米湯給我。這時也不知道米湯是什么滋味了,只知道是救命的東西,趕緊大口喝下,不久冷汗消退,眼前又有了光明,身上也有了力氣。于是重新上路,挑著擔子回到干校。
那時喝這碗米湯自然是最幸福的事。不過時過境遷,40年來我從來就沒有再想起過這件事,直到這次才又體會到喝米湯的幸福。
許多幸福本來就天天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卻感覺不到,或者感覺到了,又忽視了,直到有一天這個幸福丟了,我們才想到那是多么的幸福。許多時候,這幸福是可以重新找回來的,但愿我們會從此珍惜。也有的幸福是失去之后不可復得的。我們更應當及時地珍惜,盡量爭取少一點后悔。
(載《特別文摘》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