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護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高樂 劉玉龍 郭秀琴
- 18字
- 2021-10-29 10:20:32
第一節 打開心靈之門——認識心理與健康
一、心理
(一)心理的含義
人的心理是人類主觀意識的重要體現,充滿了復雜性和奇妙性。人的心理產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大腦、客觀現實及人的實踐活動。其中,大腦是產生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客觀現實是產生心理活動的前提因素,而人的實踐活動則是聯系上述二者的橋梁。心理的實質是人腦的功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
以下是關于人的心理活動很有趣的兩幅圖,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如圖1-1所示。

圖1-1 心理活動小測試
注:(a)第一眼看出是鴨子的人男性特質更多;第一眼看出是兔子的人女性特質更多。(b)心情好的時候更容易看到一個少女的臉;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容易看到一個巫婆的臉。
(二)心理現象
人的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通常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個方面。
人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認知始于感覺,然后是知覺、記憶和思維等活動。比如面前擺放著一條新款女士連衣裙,裙子的顏色、款式等個別特征會在人腦中反映出來,這就是感覺。而顏色、質地、款式等多種特征的整體綜合及其關系的反映形成知覺,各種感覺和知覺的信息通過人腦加工成為記憶。在此基礎上再借助語言,人類就可以對客觀事物(連衣裙)進行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維。上述過程就是人的整個認知過程。人會把在活動中接受的信息經大腦加工后,傳導至下丘腦和邊緣系統,隨即產生對這些信息的內心體驗,外在表現形式為人的情緒情感。根據這些信息,大腦還會產生一個意志過程,即建立意圖、編制活動程序、確定目標,然后調節和控制個體行為,實現目標。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以過程形式存在,它們都要經歷發生、發展和消失的不同階段。
個性心理也稱人格或個性,是指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內隱和外顯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包括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等。在一定意義上,人格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心理過程表現出來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人的心理現象進行分類,如圖1-2所示。

圖1-2 心理現象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