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
【組織概況】2018年,唐山市有基層黨組織2.31萬個,其中基層黨委873個、黨總支部1192個、黨支部2.1萬個,黨員總數57.91萬人。全市組織工作創新做法得到省部級領導批示肯定9次,被省級以上媒體報道33次,其中創新干部考核做法在《新華每日電訊》《黨建研究》刊發,基層組織黨建做法在《河北組工信息》《省委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通報》刊發,非公企業黨建做法被《河北日報》“《半月談》網”“中國新聞網”“鳳凰網”報道,推行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做法在中組部《組工信息》及《改革內參》《河北日報內參》《省委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通報》刊發,實施“鳳凰英才”計劃、加快建設人才強市做法在省委辦公廳《工作情況交流》及《河北組工通訊》《河北日報》刊發,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做法在中組部《組工信息》及《中國組織人事報》《河北日報內參》《河北日報》刊發。
【村(社區)“兩委”換屆】2018年,唐山市委組織部強化換屆紀律和人選資格管理,細化“五選十不選”標準,提前預審2.4萬人,列入“負面清單”648人,取消1159人參選資格,上屆未換成98個村和新摸排292個重點村全部完成換屆。對“兩推一選”、自薦直選等關鍵環節實施監督、現場承諾、全程留痕,把重溫入黨誓詞、奏唱國歌作為“規定動作”,確保換屆程序不變通、不走樣。處理9名涉黑涉惡村干部,制作4部警示教育片,宣傳換屆紀律“十嚴禁”、會場紀律“十不準”等規定,公安機關出動警力3.3萬人次,查處涉及換屆違法案件54起,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63人。對任職干部進行法紀教育,加強上崗培訓,參加全省“萬人示范培訓”,并在全市舉辦11期示范培訓班,培訓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1800名。通過換屆,50歲以下村書記占48.6%,比例增加15個百分點;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2%,比例增加12個百分點;“一人兼”比例占97.4%,增加85個百分點;社區書記平均年齡42歲,較上屆降低10歲,大專以上學歷占90.3%,增加30個百分點;因換屆信訪量222起658人次,較上屆下降60%。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在中組部《組工信息》、省委辦公廳《信息摘報》《工作情況交流》及《河北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簡報》刊發,并在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總結會議上介紹經驗。
【重點督查和巡視整改】2018年,唐山市成立重點工作大督查協調小組,市委副書記丁榮進任組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學民任常務副組長,抽調50名后備干部和優秀干部組建大督查辦公室和7個駐縣(市、區)督查組,制發《關于開展全市重點工作大督查的意見》及實施方案,制訂績效考核方案,明確“一責雙問”(問主體單位、問督查責任人)制度,實行“按單督查”“要賬銷號”,與省督查組配合,運用“靶向式”等多種方式實施督查6900余次,其中明察5220次、暗訪1687次,發現問題2306個,完成整改2208個,下發各類督辦整改件595件,接收信訪舉報件154件,年內全部處理完畢;對典型問題約談13次75人次,發警告函1件,提出問責建議4次21人次。將督查與研判相結合,在督查過程中了解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和領導干部履職情況,為市委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供參考。市委組織部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整改工作方案》,市、縣組織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制訂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建立整改落實臺賬。年內,針對中央第十五巡視組巡視河北反饋意見中涉及組織工作3方面8個問題、省委第二巡視組巡視唐山反饋意見中涉及組織工作3方面11個問題進行整改,全部取得階段性成果。
【干部隊伍建設】2018年,唐山市委組織部分8期輪訓干部,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管干部集中輪訓,指導各縣(市、區)完成科級干部輪訓、農村(社區)干部培訓和全體黨員培訓。制發《關于開展冬季培訓工作的通知》和《2018年冬季培訓市級舉辦有關專題培訓班計劃》,市本級分批次舉辦城市建設管理、港口建設暨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14個專題培訓(示范)班。與市委宣傳部組織“唐山大講堂”,圍繞學習貫徹憲法、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氣污染防控等全市重點工作,邀請宏觀政策制定者、全國知名專家學者、行業帶頭人授課11場。年內舉辦各類培訓班650場次,培訓干部12萬人次,為省以上培訓班選調學員280人次。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全程紀實制度以及市委“三看、三到、三破”(評價干部看實績、看潛績、看擔當,考察干部到基層、到一線、到現場,使用干部破潛規則、破隱形臺階、破論資排輩)用人原則,依法依規依程序選人用人,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規范科級干部調整事前預審、事后備案流程,檢查市直單位檔案管理情況,開展全市組織人事系統“一問責八清理”整改“回頭看”,對61家單位選人用人專項檢查,并執行“一報告兩評議”制度,全市424名新提拔干部接受評議。調整部分市管領導班子,組建唐山市新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公司。建立干部一線培養、一線推優、一線考察、一線使用“四個一線”工作機制,從各領導小組或指揮部一線擇優推薦干部,年內抽調256名干部在重點崗位培養鍛煉。開展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專題調研,先后組建39個調研組分批在各縣(市、區)、開發區(管理區、園區)、市直部門、市屬事業單位調研,對領導班子按優秀、一般、較差3個檔次定檔,對領導干部擔當作為情況評定排隊,與領導班子配備、機構改革及干部年度考核掛鉤。建立完善考核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制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績效考核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市委管理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辦法(試行)》《市屬正縣級事業單位、市屬重點骨干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年度考核辦法(試行)》《2018年度全市績效管理考評工作方案》,確定年度市管領導班子績效管理考評目標。制發《關于進一步激勵各級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建立健全推動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確保中央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的實施意見》,開展全市重點考核指標一線督考,完成上年度市委管理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組織召開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和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市、縣兩級黨委修訂完善議事規則。落實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兩項法規”,完成1586名市管干部個人有關事項集中報告和信息錄入,隨機抽查159人,重點核查159人,誡勉處理35人,開展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出國(境)證件專項治理,加強領導干部出入境備案審批及公安備案工作,執行對市管干部提醒、函詢和誡勉操作規程,提醒52人次,函詢106人次,誡勉35人次,受理各類舉報案件23件并全部辦結。
【基層組織建設】2018年,唐山市委制發《關于推進黨支部質量提升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實施政治引領、組織生活規范、活動陣地攻堅、有效覆蓋、示范創建、“領頭雁”、黨員先鋒、智慧黨建、特色品牌培樹、財力保障“十項工程”。加強各領域基層黨建,制發《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創建工作方案》,制訂農村、城市社區、機關、國有企業、學校、公立醫院、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8個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十條標準”,掛牌命名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201個,黨費專項獎補468萬元。制發《關于推進“兩委”換屆后農村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若干措施》,確保農村干部培訓、農村綜合服務站、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黨員先鋒指數管理、“六無”村居創建、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干部績效管理“七個全覆蓋”。制發《唐山市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建指導員和黨員隊伍培訓規劃(2018~2020年)》,實施政治理論、黨性黨風、時事政治、能力提升、黨建業務5方面教育。承辦全省重點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20家省級以上園區成立企業黨委或綜合黨(工)委,新建黨群活動服務中心26個,全市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為95.48%和95.36%。舉辦經濟發達鄉鎮黨委書記培訓班,對全市農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輪訓。規范村級權力運行,規范村干部績效管理、推行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引導村干部依法依規履職盡責。健全發展黨員全程紀實制度,編印《發展黨員工作實務手冊》,與執法執紀部門建立黨員涉嫌違紀違法信息通報和處理機制,采取措施排查失聯黨員。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開展“5+X”主題黨日活動,利用“唐山黨員教育頻道”“唐山共產黨員網”“唐山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黨建信息5000篇(條),制作專題片84部,開展50期“星耀唐山”宣傳活動,每周1期宣傳基層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創新創業人才和先進基層黨組織,選送課件《幸福的定義》獲全國“先進典型類”二等獎,獲中組部通報表彰。修訂完善《唐山市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辦法》,實行“AB崗”“多幫一”方式與貧困戶對接,確定幫扶責任人4381名、責任單位810家,全市68%貧困人口、59%貧困戶實現脫貧。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在農村基層黨組織、農村黨員、貧困戶幫扶責任人中實施“堡壘、先鋒、暖心三項工程”,建立全市統一督查通報機制,運用部門核查、專項督查、對標調查、電話抽查4種形式,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以下發提示函、通報、建檔、約談等多種形式傳導責任壓力,對2名脫貧工作不力鄉鎮黨委書記予以組織調整。召開縣(市、區)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議,制發《關于全市基層黨建工作調研檢查情況的通報》,對11類105個問題點名通報。建立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負面清單”,凡列入清單者不予提拔重用,凡提拔使用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必考察其抓基層黨建情況。
【“鳳凰英才”計劃實施】2018年,唐山市委組織部實施“鳳凰英才”計劃,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制發《關于實施“鳳凰英才”計劃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的意見(試行)》,制訂30條人才新政,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制發《唐山市實施“鳳凰英才”服務卡制度辦法》《唐山市市級人才發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14個配套文件,組織12家單位制訂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建立信息管理平臺,設置服務窗口306個,提供“一站式”服務,發放服務卡579人。市、縣兩級組織部門建立領導干部直接聯系服務專家制度,設立人才發展資金,市財政為市直各部門預算單位安排人才發展資金1.09億元。完善周轉編制制度,對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允許單位獨報、單獨招錄。制發《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探索“領軍人才+創業團隊”模式,引進培養“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人選等領軍人才。承辦“2018年京津冀人才工作者培訓班暨高端人才論壇”,依托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津冀(蘆漢)協同發展示范區,爭取京津冀優質人才智力向唐山流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海內外人才智力交流活動,依托駐北美、歐洲引進海外人才聯絡處,征集發布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項目320項,對國外優秀人才“二次引進”。開展“唐山市科技創新企業走進中科院”“海外人才京津冀創業行(唐山)”等人才交流活動,舉辦“2018年京津冀外籍人才招聘會”“春風行動”等人才招聘活動200余場。全年引進“兩院”院士27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5人、國家級領軍人才36人、京津高端人才108人、海外高層次人才22人、外國專家人才210人次、全職研究生1111人,其中博士78人。把企業家隊伍建設納入“鳳凰英才”計劃,制發《唐山市企業家十年培訓規劃綱要(2018~2027年)》,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年內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組織各類培訓300多批次,培訓企業經營管理者8000人次,其中在國內先進地區及高等學府培訓75批次1700人次,在國外培訓4批83人。實行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相結合,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年內爭取“燕趙金藍領”補貼82.8萬元,占全省31.13%,居全省第一,全市高技能人才22.3萬人。聯合職業院校和大型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開展“唐山工匠”職業技能大賽,創建各類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1個、“大師工作室”19個,河北省首家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落戶唐山勞動技師學院,唐山市職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示范性(骨干)優秀高職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范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9月在唐山調研時肯定唐山做法,并要求人社部有關司總結推廣。
【科技創新人才培育】2018年,唐山市委組織部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科技創新體系,截至年底,全市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研發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眾創空間等各類人才發展平臺150個,其中省級院士工作站34個、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32個、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個,全市4個人才項目被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為“2018年度‘人才強冀工程’重點人才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引進“大院、大校、大企、大所”,年內4個項目達成意向,包括建設河北科技學院曹妃甸校區、北京工美高級技工學校曹妃甸分校,曹妃甸職教城公司并購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錢學森國際師范學院國際部落戶路北區。市委、市政府制發《關于支持華北理工大學建設一流大學、推動校城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確立共建國內一流大學、推進學科產業對接、協同開發人力資源等8項重點任務,實現校城優勢對接與互動格局。截至年底,華北理工大學與市統計局、曹妃甸區政府、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等12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市各級部門達成合作意向124個。舉辦唐山市第二屆“市長特別獎”評選活動,產生市長特別獎12名、提名獎10名。
(孫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