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
- 唐山市曹妃甸區政協文史委編
- 2066字
- 2021-10-29 10:05:26
奇葩大米草
曹妃甸沿海區域有兩處長有大米草,方位一東一西。東片在十里海養殖場東南端海垱外一排干入海處,面積不大,長勢也稀稀拉拉,這里的大米草應該是大米草本種;西片在灤南嘴東開發區最西端的海垱外,面積比東片略大,長勢也較茂盛,這里的大米草應該是互花米草。
以我這點淺薄的植物學知識論,在眾多野生植物中,大米草絕對是另類。首先,名字,說是大米草,其實與大米之間,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有的文章解釋說,大米草,因其種子酷似米粒,故稱大米草。做這種解釋的人,一定是如我一樣缺乏植物學知識,憑空想象,望文生義,沒有一點學術價值。其次,外形,不少材料稱其外觀像蘆葦,實際上人云亦云,不一定進行過實地考證。蘆葦比大米草株形要高得多,葉子形狀也與大米草相去甚遠。依我看,它的株型和葉片形狀更像我們這里的稗子草。再次,用途,在國家級的雜志上讀到的介紹大米草的文章,觀點居然截然相反,很是讓人困惑。一種說法是,大米草是很好的飼草,營養價值很高,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另一種說法是,大米草是有害植物,會造成生物失衡,給自然環境帶來極大威脅。

互花米草/李克東 攝
下邊兩段文字抄錄于文獻:
“大米草是一種潛在的生物資源,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飼料原料,在畜禽的飼料生產中加以推廣應用。開發利用大米草資源,不僅增加飼料原料節約了糧食,能減少人畜共糧的矛盾、變廢為寶,而且能促進飼料工業和畜禽業健康發展,同時還有利于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平衡。開發利用好大米草飼料原料資源,不僅有著深遠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而且也會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大米草又稱‘食人草’,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成熟種子易脫落,可被潮水漂流擴散至遠近各處。大米草于20世紀60-80年代分別從英美等國引入中國,初衷是抵御風浪、保灘護岸,因其密集生長,抗逆性與繁殖力極強,導致灘涂生態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因而又被稱為‘害人草’。世界各國科學家曾聚會美國紐約研究對策,但收效甚微。”
對同一種植物有如此南轅北轍的評價,足見這種植物有多奇葩。
我第一次接觸大米草是2001年,在縣畜牧局任職,有專家告訴我,唐海沿海灘涂生長著一種名叫大米草的野生植物,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是很好的飼料代替品。當時正在與同事們討論如何降低生豬飼養成本,以提高養殖效益,如果有飼草可部分代替精飼料,成本豈不可以大降了嗎?于是與同事一起到十里海采來一部分大米草,清水洗凈后去喂豬,發現豬并不得意這種草。后來弄明白,這種草‘茬’太硬,口感不好,所以不喜歡吃。大米草代替飼料也就告吹。
2002年,縣畜牧局、水產局合并,組建畜牧水產局,作為新組建單位的一員,雖然外行,但不乏求知欲望,有機會接觸了許多水產養殖方面的專家學者。有專家提醒我,一定要關注沿海的大米草,南方有的地區已經成災,如果控制不好,對沿海灘涂養殖的危害將是致命的。
因為上述原因,對這種另類植物發生濃厚興趣,翻閱了大量資料,于我這個外行人,算是對這種植物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大米草,禾本科,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具根狀莖。株叢高20~150厘米。冬季枯死,春季萌生,與普通雜草并無區別。它的突出特點是特別耐鹽,適應幅度大。既能生于海水、鹽土,也能在淡水淡土、軟硬泥灘、沙灘地上生長。該物種具有繁殖快、群落長勢強的特點。
大米草是一新物種,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963年,南京大學教授仲崇信從英國引進我國。擴種到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等地。引種的目的是為保灘護岸、改良土壤、綠化海灘、改善海灘生態環境。我區引進時間與全國基本同步,當時引種目的是為了保護海垱。
但是,它的境遇又十分奇特,是任何野生植物所不具備的。20世紀60年代,大米草帶著榮譽的光環被引進我國。到了90年代,對它的質疑聲就占了主流。前30年被譽為“良草”,到后來成了人人喊打的“惡草”。真正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了16種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名單,大米草赫然在列。大米草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其根系發達、繁殖力強,這一特性,決定了它可以很快蠶食所在空間的各種生物。導致貝類、蟹類、魚類、藻類等多種生物死亡。我們的近鄰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引進大米草十年的時間,東營沿海灘涂,原本資源豐富的花蛤、對蝦、螃蟹、蘆葦等“土著”竟全部消失。
鑒于大米草以上特點,對我們有很多啟示,主要是三個方面。
啟示一,理論上可行,實踐中并不一定可操作。畜牧飼料研究的有關報刋、雜志,專論、專著,都將大米草列入很好的飼草,并有定量的各元素含量分析。但估計大多都是因因相襲,并不一定到生產一線去真正實踐。所以理論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截止目前,還沒有見到真正成為畜禽飼料的成功經驗介紹。
啟示二,外來生物的引進,包括動物和植物,一定要嚴格遵循科學指導,切不可盲目。大米草的引進,教訓深刻。當初引進時,只看到了它有益的一面,而忽視了可能造成危害的另一面,發展到最后,竟然成為一種有害植物,當下,發動全社會消滅之卻依然無計可施。
啟示三,橘生南方則為橘,橘生北方則為枳,是經實踐檢驗的結論。大米草在南方沿海灘涂肆虐成災,而在北方沿海,至少在曹妃甸區域并未形成氣候,也緣于此。
李慶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