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形狀
老子用了三個字來描述大道:第一個是“夷”,無色的意思;第二個是“?!?,無聲的意思;第三個是“微”,無形的意思。老子用“夷”“?!薄拔ⅰ边@三個字來形容人的感官無法把握的“道”。
它的上面不顯得光明亮堂,這里的“皦”是清晰、光明之意;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綿延不絕卻又不可稱名,周而復始地運動,一切又都會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后頭??吹竭@里,也許我們更糊涂了,這到底是什么?。繉嶋H上,不用如此質問,我們平時生活中就有這樣的現象,比如空氣,我們何時離開過空氣?你能說出空氣的形狀嗎?你覺得空氣有頭有尾嗎?但你能否認空氣的存在嗎?老子所描繪的大道,也是類似于空氣一樣的存在。只是因為它超越了我們感官的認知能力,所以才會出現疑惑。
只有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才能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只有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才能認識“道”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