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 趙秀琴
- 624字
- 2020-12-10 20:05:24
第十三節
什么是糖耐量異常和空腹血糖受損
糖耐量異常和空腹血糖受損是指人體血糖值介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血糖值之間過渡階段的中間狀態。
糖耐量異常患者或空腹血糖受損患者面臨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高度風險,雖然這是可以避免的。但它發病的持續時間比較長,大致可分為3期:
第一期為隱性期,也叫無癥狀期。此時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血糖、尿糖不高,測糖耐量低下,但易疲乏,往往不為人們所注意,持續時間可達數年,通常是在檢查別的病時才發現已經得了糖尿病,或在診治糖尿病并發癥時發現。作者在臨床上曾見到一些患者,因為看東西雙影來院就診。眼部檢查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查血糖,發現已達到11.1毫摩爾/升,有的甚至更高。但是病人對自己之前患糖尿病一無所知。如果此時不能認真對待、正確治療,可以致使病情加重,發展為第二期,即癥狀期。
在癥狀期這一時期,“三多一少”的癥狀出現,患者體質衰弱、體重下降,如果還未引起高度重視,不進行正確治療,勢必使病情發展到第三期,即并發癥期。
到了糖尿病并發癥期,病情就嚴重了,除糖尿病本身的癥狀外,往往并發腎病和眼底病變,出現眼底出血、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此時,一些患者會有腎功能下降的一些變化,一定要及時檢查。另外,糖尿病增加了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會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臟病和中風)。末梢神經病變,出現手足疼痛、麻木、失去知覺進而發生足潰爛等病變。足部神經病與血流量減少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潰瘍的可能,最終導致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