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經(jīng)

乾【卦一】乾為天

乾下乾上

【原文】

乾①,元亨利貞②。

初九③:潛龍,勿用④。

九二:見龍在田⑤,利見大人⑥。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⑦,夕惕若,厲,無咎⑧。

九四:或躍在淵⑨,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⑩。

用九:見群龍無首11,吉。

【注釋】

①乾:《易經(jīng)》的六十四卦全部由兩副卦象上下組合而成,下為內(nèi)卦,上為外卦。乾,健,象天。

②元亨利貞:可概括為“元亨”“利貞”,是兩個表示吉祥的“貞兆辭”。元,開始。亨,通。利,適宜。貞,正而固。

③初九:與“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等一起表示本卦的第一爻至第六爻,指的是爻位的陰陽性和排列順序。在《易經(jīng)》中,每個卦畫都由六爻組成,從下向上依次排列,這里的“初”“二”“三”“四”“五”“上”表示的是從下往上的順序。九,代表陽性“ ”, “六”代表陰性“ ”。

④潛龍:指龍潛藏。勿用:不可施用。

⑤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田:田地。

⑥大人:指德才兼?zhèn)洳⑸砭痈呶坏娜恕?/p>

⑦君子:這里指的是有才德的貴族。乾乾:勤勉努力的樣子。

⑧夕:夜晚。惕:安閑休息。厲:形容危險的情況。咎:小的過失或災(zāi)難。

⑨或:未定之辭。淵:深潭。

⑩亢:過而不能。有悔:悔恨,指不吉利的占筮、卜象。

11 群龍無首:宋代程頤將“無首”解釋為無自為首,意思是剛健的英雄人物不要自為天下之首,要天下人推舉其為首,才吉利。

【譯文】

乾卦包含萬物的開始、亨通、適宜、貞正四個方面的意義。

初九爻,就像龍潛藏于水中,還不能急于動作。

九二爻,水中的龍到了田野上,有利于拜見貴人。

九三爻,君子要整天戒慎恐懼、勤奮不懈,晚上要安閑休息、因時而止,以保證即使遇到險境,也能平安無事。

九四爻,龍或跳躍離淵,或安居深潭,(隨時進退),這種情形沒有過錯。

九五爻,龍已經(jīng)飛上天空,有利于見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

上九爻,龍已經(jīng)飛得太高,有悔恨之事。

用九爻,群龍相聚而無人以首領(lǐng)自居,是大吉的象征。

【原文】

《彖》①曰:大哉乾元②!萬物資始③,乃統(tǒng)天④。云行雨施,品物⑤流形⑥。大明⑦終始,六位⑧時成,時乘六龍⑨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⑩命。保合大和11,乃利貞12,首出庶物13,萬國咸14寧。

【注釋】

①《彖(tuàn)》:即《彖傳》,是對卦辭進行解釋的話,相傳為孔子所作。

②乾元:天的元氣。

③資始:依賴其開始。資,憑借、依賴。始,初始、開始。

④統(tǒng)天:猶言“統(tǒng)屬于天”,受天的統(tǒng)率。統(tǒng),統(tǒng)率。

⑤品物:指世間繁華的萬物。

⑥流形:像流水一樣可以變動成形。

⑦大明:太陽是天上最光明的事物,所以被古人稱為“大明”。

⑧六位:指上、下、東、西、南、北六個方位,也用來指乾卦的六爻。

⑨六龍:這里緊承前句,也是喻指乾卦的六爻,意在說明六爻的變動就像是六龍按時御天一樣。

⑩性:這里指屬性、活性。

11 大和:也就是“太和”,指的是沖和之氣,其最佳狀態(tài)在于和諧與協(xié)調(diào)。

12 貞:正。

13 庶物:萬物。

14 咸:皆,都。

【譯文】

《彖傳》說,真是偉大啊!天的元氣,為世間萬物提供了演變的初始條件,是屬于天的。于是,流云、降雨、萬物繁衍,便有了具體的形態(tài)。太陽終而復(fù)始地升降運行,上下四方的方位形成,按時駕駛六條龍所駕之車在天空中運行。天道的這種變化,使得萬物各自端正自己的性命。保持住天地沖和之氣,有利于守持正固。天地生出萬物,各國都安寧祥和。

【原文】

《象》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②。“潛龍勿用”,陽在下③也。“見龍在田”,德施普④也。“終日乾乾”,反復(fù)道⑤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⑥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⑦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注釋】

①《象》:也就是《象傳》,是解釋卦爻的一種辭。古時將對卦辭的解釋叫“大象”,將對爻辭的解釋叫“小象”,是“形象”“象征”的意思。《象傳》通過對上下相疊的兩個八卦進行分析,得出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進而指導(dǎo)人事。

②自強不息:就是自我激勵,自我找尋永遠向上的力量。

③陽在下:指的是乾卦的最下一爻——初九爻,此時代表事物還處在很弱小的階段,無法經(jīng)受風(fēng)霜的考驗。

④德施普:形容事物生長就像莊稼剛從土里冒出芽來,享受著陽光雨露無所不在的恩澤。德,這里指生養(yǎng)之德。施普,即“普施”,廣泛地給予。

⑤反復(fù)道:反反復(fù)復(fù)都合于道。

⑥造:幫助。

⑦盈不可久:過于滿了就不會太長久。盈,滿。

【譯文】

《象傳》說,天體周而復(fù)始地運行著,永不停息。君子要像天體的運行一樣自強不息。(初九爻)“潛龍勿用”,陽氣還潛伏在地下,(所以要隱居不出)。(九二爻)“見龍在田”,(大人出世),遍施恩德。(九三爻)“終日乾乾”,反反復(fù)復(fù)都合于天道。(九四爻)“或躍在淵”,前進沒有害處,(但不能冒進)。(九五爻)“飛龍在天”,比喻大人(有君德與君位)可以有所作為。(上九爻)“亢龍有悔”,其實是因為認識到“盈不可長久”的道理。用九,說明天的美德在于不能自居首位,(因天德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互相轉(zhuǎn)化,不偏于一端)。

【原文】

《文言》①曰:“元”者,善之長②也;“亨”者,嘉③之會也;“利”者,義之和④也;“貞”者,事之干⑤也。君子體仁⑥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⑦足以和義,貞固⑧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注釋】

①《文言》:又稱為《文言傳》,是乾卦和坤卦獨有的部分。《文言》從理論上對乾、坤兩卦爻辭進行解釋和發(fā)揮,從而引出了倫理學(xué)的概念和范疇。

②長:首長,首領(lǐng)。

③嘉:形容“大美”。

④和:相應(yīng),呼應(yīng)。

⑤干:主干,(做事的)根本。

⑥體仁:即“以仁為體”的意思,也就是說個人立身處世的出發(fā)點。

⑦利物:有利于人、物。

⑧貞固:堅固的意思,也就是“堅定地守持正道”。

【譯文】

《文言》說:“元”是善之首,“亨”是各種美好事物的集合,“利”是諸多義的應(yīng)和,“貞”是做事取得成功的根本。君子體會到仁義的含義就足夠號令大眾,聚集起各種美德就足夠符合禮義規(guī)范,對人與物有利就能夠與義相應(yīng)和,堅守正道就足夠成就事業(yè)根基。君子身體力行地彰顯這四種美德,所以說(他們就如同)乾卦的卦象所蘊含的哲理,具有“開始、亨通、適宜、貞正”的品德。

【原文】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①之,確乎其不可拔②, ‘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③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④邪存其誠,善世⑤而不伐⑥,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知至至之⑦,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⑧,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⑨,非為邪⑩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注釋】

①違:回避,避讓。

②拔:移動,挪動。

③正中:中正之道。

④閑:防止,預(yù)防。

⑤善世:指引導(dǎo)世人變好。善,這里為名詞用作動詞,意為“引導(dǎo)……行善”。

⑥伐:夸贊,夸耀。

⑦知至至之:知道進德的程度就努力達到它。前一個“至”,名詞,意為“發(fā)展”“程度”,后一個“至”為動詞,達到、實現(xiàn)的意思。

⑧知終終之:知道修業(yè)能達到的結(jié)果,就努力實現(xiàn)它。前一個“終”字,名詞,指結(jié)果、方式,后一個“終”字為動詞,指達到、實現(xiàn)。

⑨上下無常:與“進退無恒”形成互文用法,指的是第四爻位的地位非常靈活,位置也可上可下,可以依據(jù)情況的不同決定上下、進退的狀態(tài),沒有常規(guī)可循。常:常規(guī),恒定。

⑩非為邪:此句與“非離群”形成互文用法,指的是九四爻的位置上下進退,可以順從形勢的需要,意為“不是為了私人的欲望,也不是要脫離眾人”。

【譯文】

初九的爻辭說:“潛龍勿用”,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時候的龍指那些隱居起來的有才德的君子。他們的操行非常堅定,不為世俗而轉(zhuǎn)移,不追求名聲,遠離世事而沒有苦悶,沒有因為言行不受世人賞識而感到煩惱。他們對喜歡做的事情就積極地去實現(xiàn),對可憂慮的事情就避開,堅守自己的正道而不為外物所動,這就是潛龍!”

九二的爻辭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里的龍,指的是那些有德行并堅守中正之道的君子。他們平常注重誠信,并且行為謹慎。阻止邪惡的侵蝕,堅守忠誠的品格,引導(dǎo)世人為善但從不自我夸耀,只用博大的德行來感化人民。《易》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君子的美德。”

九三的爻辭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君子該培育品德、治理事業(yè)。講求忠信才能提高品德修養(yǎng)。修飾言辭,確立誠實的品德,才能治理好事業(yè)。知道(進德的程度)而努力達到它,就距離自己的目標不遠了。知道(修業(yè)所能達到的)結(jié)果就實現(xiàn)它,就可以守義不變了。因此,居于上位而不驕傲,處在卑微的位置而不感到憂愁。所以,君子白天始終保持勤奮,到了夜晚該休息時休息,即使處在危險的境地中也不會招致災(zāi)害。”

九四的爻辭說“或躍在淵,無咎”,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像龍一樣或上或下,沒有一定,這不是為了邪僻;或進或退,不是要離開群眾。就好像君子進德修業(yè),要隨時準備有所作為,所以能夠避免災(zāi)禍。”

九五的爻辭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如果聲息相同就彼此應(yīng)和,如果氣味相投就彼此求助。就像水注定要向濕潤的低處流動,火苗要向干燥的地方延伸一樣。云跟隨著龍,風(fēng)追隨著虎。于是,圣人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受到世間萬人景仰。在天上的,就附麗于天空。在地上的,就依附于大地。世間萬物都按它們自己的類別相從相應(yīng)。”

上九的爻辭說:“亢龍有悔”,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身份顯貴而沒有地位,地位崇高但沒有人民的支持,就像有才德的人居于下位,沒有得到人民的輔助和支持,因此如果妄動就會發(fā)生悔恨之事。”

【原文】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①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②也。“亢龍有悔”,窮之災(zāi)也。乾元③“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④。“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fā)揮,旁通⑤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注釋】

①舍:舒展放松。

②上治:最好的統(tǒng)治。

③乾元:乾即元,是萬物始生。

④偕行:指相互之間同行并進。

⑤旁通:指到處開放、到處通達的樣子。

【譯文】

(初九爻)“潛龍勿用”,是因為它的地位處于下位。(九二爻)“見龍在田”,是說處境稍稍寬松、舒展。(九三爻)“終日乾乾”,勤奮地去做事。(九四爻)“或躍在淵”,(或進或退)全由自己試著決定。(九五爻)“飛龍在天”,是最理想的統(tǒng)治。(上九爻)“亢龍有悔”,到了極點,就會有災(zāi)禍。天有元德,天有善德,因此至“用九”則有化剛為柔,由陽變陰,陰陽合和,天下安定。

(初九爻)“潛龍勿用”,是因為陽氣還潛藏(在地下)。(九二爻)“見龍在田”,是說陽光顯現(xiàn),天下文明。(九三爻)“終日乾乾”,是說該到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九四爻)“或躍在淵”,是說天道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九五爻)“飛龍在天”,是說處于天德的位置,登上了君位。(上九爻)“亢龍有悔”,是說此時的陽氣已達到極盛的狀態(tài),(將由盛轉(zhuǎn)衰)。乾有出生萬物之德,“用九”能夠看到天道運行的規(guī)律。

乾卦的“元”,開始化生萬物,使之亨通發(fā)展。“利貞”,這是萬物性情的中正。天開始能將美好的恩澤施撒于天下,讓天下得利,卻從不讓人想起它的恩德,多么偉大啊!偉大的天!剛健又中正,純粹又精妙。乾卦六個陽爻一起發(fā)揮作用,廣通于天地萬物之性情。就像按時乘著六龍駕馭的車在天空中巡行一樣,云兒因此而飄動,雨水因此而下降,給天下萬物帶來太平。

【原文】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①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②,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③,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④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注釋】

①重剛:指陽剛重合在一起,這是從“九三”的爻象上說的。乾卦的“九二”是陽爻,“九三”又是陽爻,都是表示剛健的爻象,所以說“九三”是“重剛”。

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在復(fù)卦的六條爻象中,下卦的兩爻是地位的象征,中間兩爻是人位的象征,上面兩爻是天位的象征。“九三”屬于人位,所以說“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③中不在人:在復(fù)卦中,“九四”和“九三”都處在“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地位,但二者又有所區(qū)別,那就是“九四爻”還有“中不在人”的特征。雖然“九三”“九四”都屬人位,但“九四爻”沒有與屬于地位的“九二”產(chǎn)生聯(lián)系,形成了“下不落地”的勢頭,所以說“中不在人”。

④先天:指先于天象而出現(xiàn)。

【譯文】

君子將自身品德的養(yǎng)成作為個人行為的目的,并且每天都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上。(初九爻)“潛”的意義,隱伏而沒有顯露,行動而沒有成就,因此君子暫時就不要有所作為。

君子通過不斷學(xué)習(xí)來完成知識的積累,通過詰疑來完成對是非的辨析,用寬容來存心,用仁心來做事。《易》說:(九二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是君主的德行。

九三爻處在兩重剛位,沒有處在上、下卦的中位上,向上不像九五那樣居天位,向下不像九二那樣在田野,所以該努力時努力,該休息時休息。雖然處境險惡,不至于招致災(zāi)難。

九四爻處在三重剛位,沒有處在上、下卦的中位上,向上不像九五那樣居天位,向下不像九二那樣在田野,向中不像九三那樣占據(jù)人位,所以說“或”,表示人們內(nèi)心猶豫不決,沒有災(zāi)難。

(九五爻)“大人”,其德與天地之德相合,其明察與日月的光明相合,其恩威與四時的順序相合,其賞罰與鬼神福禍相合。雖然他的行動先于天道,但不會遭到上天的背棄;雖然他的行動落后于天道,但是在以天時的規(guī)律行事。上天尚且不會背棄他,更何況是人呢?更何況是鬼神呢?

(上九爻)所講的“亢”,就是知道前進而不知道后退,只知道存在而不知道消亡,只知道得到而不知道喪失。只有圣人吧?知道進退存亡而不失正道,恐怕只有圣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连南| 汾阳市| 包头市| 永德县| 玛沁县| 崇文区| 洛川县| 固阳县| 通州区| 磴口县| 桐城市| 万山特区| 临西县| 玉田县| 新河县| 涞源县| 兴安盟| 荃湾区| 正定县| 读书| 额敏县| 深州市| 永泰县| 勐海县| 德格县| 姜堰市| 台中市| 溆浦县| 新郑市| 鄂托克前旗| 合川市| 东台市| 渭源县| 巴塘县| 裕民县| 托克托县| 伊川县| 永平县| 北京市|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