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黃帝內經
  • 焦亮譯
  • 2346字
  • 2021-12-30 17:51:54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原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譯文】

春季三個月,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散開頭發,松緩衣帶讓身體舒服,以使精神愉快,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神志活動要順應春生之氣,不要濫行殺伐,多施與少斂奪,多獎勵少懲罰,這才是養生之道。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就會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引發寒性病變。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差,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

【原文】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

【譯文】

夏季三個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時節。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夜臥早起,不要厭惡白天太長,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就是順應夏長之氣的養生方法。如果違逆了它就會損傷心臟,到秋天容易發生瘧疾。這是因為夏天長養的基礎差,供給秋收之氣的條件不足。

【原文】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譯文】

秋季三個月,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早睡早起,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精神內守,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季的養生方法。如果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到冬天就要發生飧泄病。這是因為秋天收斂的基礎差,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生飧泄病。

【原文】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譯文】

冬季的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節。此時,水寒成冰,大地龜裂,這時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要使神志如伏似藏,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渴望得到的東西,把它密藏起來一樣,要守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從而使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臟,到春天就會得痿厥病。這是因為冬天閉塞的基礎差,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

【原文】

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云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圣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譯文】

天氣是清凈光明的,蘊藏著生生不息的光明德澤,所以萬物能夠永遠地生存而不消亡。如果天氣陰霾晦暗,就會出現日月昏暗,陰霾邪氣侵害山川,陽氣閉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霧彌漫,日色無光,那么地氣不得上應天氣,甘露也就不能下降了。天地之氣不交,萬物的生命就不能延續,自然界高大的樹木也會死亡。邪氣潛藏而不得散發,風雨無時,雨露當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潤,生機郁塞,禾苗也會枯槁不榮。賊風頻頻而至,暴雨不時而作,天地四時的變化失去了秩序,違背了正常的規律,萬物在生長途中便全都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適應自然變化,注重養生之道,所以身無大病。如果自然萬物都不失其規律,那么它的生命之氣是不會衰竭的。

【原文】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少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太陰不藏,腎氣獨沉。

【譯文】

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少陽之氣就不會生發,以致肝氣內郁而發生病變。如果違逆了夏長之氣,太陽之氣就不能生長,以致心氣內虛。如果違逆了秋收之氣,少陰之氣就不能收斂,以致肺熱葉焦而脹滿。如果違逆了冬藏之氣,太陰之氣就不能潛藏,以致腎氣衰弱。

【原文】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譯文】

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順應生命發展的根本規律。如果違逆了這個規律,就會摧伐生命的根本,破壞真元之氣。因此,陰陽四時是萬物的生長收藏的由來,是盛衰存亡的根本。如果違逆了它,就會產生災害;順從了它,就不會發生重病,這樣才可以說懂得了養生之道。對于養生之道,圣人能夠加以實行,愚人則時常有所違背。順從陰陽的消長就能生存,違逆了就會死亡;順從了它就會安定,違逆了它就會禍亂。如果背道而行,就會生病,病名為關格。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

【譯文】

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倡導未病先防;這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注重在未亂之前的疏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如果疾病已發生再去治療,禍亂已經形成再去治理,就如同口渴了才去掘井,戰斗已經開始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喀喇沁旗| 南充市| 乌审旗| 揭东县| 嘉禾县| 黄石市| 龙门县| 邵阳县| 嘉鱼县| 吉首市| 垦利县| 东海县| 新疆| 娱乐| 西和县| 新津县| 江都市| 米泉市| 莒南县| 怀来县| 马山县| 抚顺市| 彭山县| 荔浦县| 屏边| 上犹县| 临桂县| 昌平区| 姚安县| 安图县| 江永县| 汉川市| 贵定县| 客服| 木兰县| 宁阳县| 梓潼县| 皮山县| 手机|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