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青少年的三國史
- 清宣
- 6911字
- 2021-12-30 17:23:17
第三章 烽煙四起
劉備領徐州
曹操領了兗州牧后,想讓自己的父親看看原先的那個不爭氣的“曹阿瞞”今天在中原大地揮斥方遒的姿態是何等的風光,于是便下達了接父親曹嵩來兗州的命令。
曹嵩在接到曹操的來信后,看到兒子能有今天的成就自然十分歡喜,便攜其一干家眷往兗州出發。
曹家的財物裝滿百余輛車,一路浩浩蕩蕩,誰想到當車隊行到泰山郡時,遭到徐州牧陶謙屬下將士搶劫,曹嵩及少子曹德遇害。這成為歷史上一個著名的事件。
曹操在接到父親被殺的消息之后,大呼“為父報仇”,開始了征伐徐州的軍事行動。
曹操不斷征伐,徐州成為煮熟的鴨子已經僅僅是時間問題。擺在曹操面前的就是陶謙本部的所在地——郯縣,報殺父之仇的機會終于到了,而這時,曹操面對的不單單是那個缺乏仁義的老陶謙,還有滿口仁義道德的劉備和他的兩個同榻相臥的患難兄弟。一場惡戰即將打響。
陶謙部將曹豹和劉備屯兵在郯東,攔截曹操兵,這已經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陶謙所能做出的最為頑強的抵抗。但在曹操的精心布置下,劉陶聯軍原先在郯縣東郊阻擊曹操的計劃完全破產,陶謙只得狼狽地逃亡到還屬于自己控制的丹陽。
陶謙元氣大傷,即便有劉備在旁,也無法阻止其戰敗的命運。曹操更是要乘勝追擊,把陶謙這個奸賊從自己的視線中抹去。正在曹操籌劃著如何把他的老仇人給干掉的時候,兗州的烽火燃起,讓曹操的徐州之夢破滅。此為后話,我們當前先要把當時徐州的故事給講完,因為一個重要的事件此刻就要發生了。其主角正是劉備。
劉備卓討自董伐之戰后,一直跟隨公孫瓚,在青州刺史田楷手下共同阻擋袁紹的軍隊。這次是特別受邀而來徐州。劉備當時有多少資本?據《三國志》記載,當時劉備有一支自己的部隊,有千余人,同時劉備還領有幽州當時的少數民族烏桓的騎兵若干,最后還有“饑民”數千人。這就是當時劉備所擁有的全部實力。
曹操因為兗州老家的叛亂而急轉掉頭,給了徐州一次茍延殘喘的機會。徐州這時候就像一艘風雨飄搖的大船,不但已經千瘡百孔,而且它的船長也已經很難再看到明天的太陽。陶謙本來身體就十分虛弱,再經過這么兩番折騰已經積勞成疾,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時日不多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就算對這個世界有再多留戀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了。
徐州牧必須要考慮自己的繼任者的問題了。陶謙的幾個兒子都不爭氣,沒有辦法繼承這樣大的一份家業。更何況,境內又有劉備軍駐扎。陶謙在的時候,劉備尚可流于情面不對徐州有所覬覦,一旦不在了,他的家人將何去何從?這對陶謙來講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當時徐州的狀況就是這樣,經過了曹操兩次的征伐,徐州本身的兵士已經是少之又少,可以依靠的只能是劉備所管轄的軍隊。一旦陶謙有事,很難保證劉備不會奪權。于是出于對自己家人未來的考慮,陶謙做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讓位。他對自己的親信糜竺安排下遺囑:“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便溘然長逝。
糜竺在陶謙去世后便來到劉備處說明來意,劉備這時可能不知虛實于是并沒有答應。徐州的另外一名名士陳登此時勸劉備說:“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劉備回答:“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
這斷然不能是劉備的真心話,對于一直以來漂泊的劉備來說,能有一塊自己的地盤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沒有這層意思他又何必在徐州繼續待下去,只不過劉備是相當謹慎的一個人,他在等待時機,等待著能夠擁有徐州的最好時機。之后陳登接著說:“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
孔子的后代、北海相孔融也在當中附和道:“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結束了本事。記載到這里,史書用了六個字“先主遂領徐州”。這便是演義中“三讓徐州”故事的由來,其實并沒有像小說當中一樣讓來讓去,而只是通過一個對話,劉備就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先主遂領徐州”這六個字可謂是字字千金,劉備終于取得了自己擁有絕對“主權”的領地,中原地區又將經歷一次新的洗牌。就在劉備為了到底要不要徐州在“煩惱”的時候,西邊的兗州,激戰正酣。
呂布是豺狼
在曹操于徐州征戰的時候,一場陰謀正在兗州緩緩地進行著。
這次反叛的主謀有三個人,這三個人是張邈、陳宮和呂布。這三人為曹操制造了他自起兵以來遭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危機。
帶兵出征,最害怕的事情便是后院起火,這次讓曹操腹背受敵的叛亂主要是由陳留太守張邈發動的。
張邈本來跟曹操的關系相當要好,可以說是患難與共的親兄弟,曾經無私地支持曹操在陳留起兵。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實際上是張邈的部將,曹操只不過是擁有一支自己的部隊而已,在名頭上依然要服從張邈的統御。
曹操出任兗州牧后,地位突然躍到了張邈之上,張邈內心便對曹操充滿了不滿,害怕自己終有一天會被曹操所滅掉。這之后,張邈的手下陳宮因為曹操將兗州的名士邊讓殺了,也產生疑懼,便勸說張邈反叛曹操。張邈同意了陳宮的計劃,便派兵勸迎呂布到濮陽來,并且推舉呂布為兗州牧。
這時候留守鄄城的荀彧,聽到消息后沉著冷靜地安排一切。他一方面派人將張邈叛變的消息傳給曹操,一方面派人把駐扎在東郡的大將夏侯惇調回到鄄城。在夏侯惇率領本部人馬回到鄄城的當夜,荀彧就把在城內通敵的將吏數十人殺掉,安定了軍心。荀彧還派程昱到范和東阿,鼓勵當地官兵“拒城堅守”,等待曹操回軍。
在這樣的情形下,呂布軍隊在鄄城、范、東阿等地的軍事行動還沒有取得多少進展,曹操的軍隊便趕過來了。
雙方相持了一百多天,老天終于看不下去了。這一年爆發了嚴重的蝗災,“百姓相食”,兩方的軍隊這時候更是饑餓無比,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辦法再繼續交戰,于是相持的兩軍各自退兵而去。曹操與呂布的第一次大規模沖突就這樣以兩敗俱傷的結果告終。
歷史的車輪轉到漢獻帝興平二年(195)。
這時距離曹操與呂布的初次接觸已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可見這次蝗災對于兩軍的影響有多么的巨大。這年春天,曹操派兵進攻戰略重地定陶,開始了其雪恥的收復兗州計劃。濟陰太守吳資保守南城,沒有攻下,又遭逢呂布親率大軍到來。曹操急命對呂布軍主力展開瘋狂的進攻,最終大敗呂布。
這場勝利對于曹操來講至關重要。這場發生在定陶的戰役,可以說是曹操呂布在爭奪兗州地區的整個征戰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曹操向收復自己的失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呂布則在兗州戰場慢慢地陷于被動。
這一年的夏天,呂布的部將薛蘭、李封駐軍在巨野。曹操派兵對這一地區進行了攻打。
得知巨野告急,呂布急忙親率大軍前來馳援,但最終的結果仍舊是遭受慘敗鎩羽而歸。就在此時,徐州傳來了陶謙病逝的消息,這讓曹操心中的“徐州夢”又突然跳了出來。曹操決定先進攻徐州反過頭來再解決呂布的問題。
對曹操而言,經過上述的兩場戰爭,呂布已經十分虛弱,很難再有所作為,消滅他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荀彧在這個關鍵時刻又為曹操提出了先攻呂布再圖徐州的建議。曹操聽從了荀彧的建議,遂專心地對付呂布。
曹操派兵在農田收獲的時候搶收小麥,以避免軍糧再次用盡這種情況發生。這時候恰巧呂布又從東緡與陳宮率領萬余人來戰,而曹操的士兵此時大部分都出去收小麥了,大營內留下的兵士不足千人。
大營的西側有一個大堤,堤南側樹木幽深,于是曹操利用了這樣的一個有利地形,在其中設置了相當數量的伏兵。等到呂布派兵趕到,曹操采用就誘敵深入的計策,先用少量的士卒佯裝戰敗誘使呂布軍深入其中,等呂布大軍被引入到伏擊位置之后,曹操一聲令下,伏兵齊發,呂布大軍頓時陣腳大亂,只得倉皇而逃。
曹操趁勢重新攻打原先所不能攻下的定陶,直至分兵平定叛亂歸附呂布的諸縣,完成了消滅呂布主力收復兗州的戰略意圖。
兗州的爭奪就此告一段落,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兗州從來沒有在曹操的手中失去,過去的恥辱已經成了過往,根據地又重新回到了更加強大也更加成熟的曹操手中,這不能不說是一段在挫折之后又重新站起的佳話。從此,曹操可以更為安心地實施自己匡扶整個天下的計劃。曹操的事業慢慢地走上了正途。
呂布在失敗之后,又回到了出逃長安的那段破落時期,重新到了選擇寄主的時候,可是呂布這個人品行實在是太差,基本上只要他跟了誰誰就不會有好下場,天下諸侯早已經被呂布得罪殆盡。當時局勢是南袁術、北袁紹、西李傕郭汜、東劉備、中央曹操這樣分布,很顯然,五路諸侯相較,呂布就只能投奔劉備了。
本來,呂布的罵名已經是世人皆知,誰都不會收留呂布,但是劉備是個意外,向來以仁德標榜的劉備就是要走一條“不尋常路”,他不但接納了呂布而且還對呂布恭敬有加。這樣的態度,當然不能單從仁德這一方面進行理解。對劉備而言,這其實是無奈之舉。上述北方諸強中劉備最弱,任何一方的打擊都可以讓劉備失去這來之不易的地盤,尤其是曹操,對徐州已經垂涎已久。因此,劉備萬萬不能在這樣一個時刻又給自己樹立呂布這樣的一個新的敵人。
曹操迎帝都許
漢獻帝建安元年(196)七月,漢獻帝回到洛陽。
這時,袁紹的謀士沮授,希望袁紹接漢獻帝入鄴,但袁紹的另外兩個幕僚郭圖、淳于瓊并不同意沮授的意見,而袁紹于前曾謀立劉虞為帝,即有不遜之志,于是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而袁紹稍一遲疑,曹操即接踵而至。
獻帝抵達洛陽之后,曹操在許昌謀迎天子。但其部屬多人以“山東未定,韓暹、楊奉,負功恣睢,未可卒帛”為由,認為此時迎天子的條件還不成熟。但荀彧力排眾議,舉晉文扶周襄而霸,漢高借義帝而王兩個例子,說明獻帝此招牌雖破,但仍不失為招牌,迎之則為“大順”“大略”“大德”之舉。而其不以伊尹、霍光,反以晉文、漢高比曹操,或說明荀彧此時已對曹操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即其不會像伊尹、霍光一樣輔佐獻帝。
曹操接受了荀彧為之設計的方案,即遣曹洪率兵西迎天子。獻帝七月甲子至洛,八月辛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前后不到五十天,獻帝便落入曹操的掌控之中。
遷都許昌后,曹操為百官總己以聽,便對當時于朝野中頗有名望的三公發難。漢獻帝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罷太尉楊彪及司空張喜,后任命自己的親信荀彧為侍中,授尚書令。
當曹操迎帝都許之時,前次拒絕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袁紹方覺不平。曹操對于袁紹遂采取軟硬兼施的政策,先以獻帝詔書的名義責備袁紹“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袁紹不得不反復上表自辯。而后,曹操又以獻帝名義拜袁紹為太尉,封鄴侯。其時,曹操已是大將軍,袁紹以位居曹操之下為恥。曹操深知此時自己尚不能與袁紹抗衡,因此不必拘于名位,乃使孔融持節拜袁紹為大將軍,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
冬十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至此,曹操握天下大權于一手。
曹操迎帝都許后,做出的另一項重要決策,就是將屯田作為一項國家政策決定下來并付諸實施。曹操這是學習了自己的老仇家陶謙的經驗。屯田的提出及實行也是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的時代背景使然。曹操以棗祗為屯田都尉,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主持屯田事務。棗祗勸曹操實行“分田之術”,即把土地分給個人,然后根據收獲量官民對半分成,曹操從之。是年,曹操即得谷百萬斛。棗祗早逝,任峻又在各州郡置田官,繼續大力推行屯田。“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故“軍國之饒,起于棗祗而成于峻”。
任峻死后,繼任者國淵、袁渙繼續不斷完善屯田制度。該二人不僅擴大了實行范圍,還降低了屯田的強迫性,不欲屯田者勿強。五年中倉廩豐實,百姓大悅,競勸樂業。屯田的廣泛實行,不僅解除了中原一帶的糧荒,并且極大地支援了曹操日后的戰爭,故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說完曹操迎帝都許,再放眼看劉備所為。
劉備本想先在小沛安安穩穩干上一陣子,結果屁股還沒坐熱乎,袁術即發動步騎三萬大軍,遣大將紀靈為先鋒,來攻小沛。劉備此時兵不滿萬,哪里有足夠的軍隊來對抗袁術的三萬步騎?既然正面無法對抗,不如去搬救兵。劉備此時再顯梟雄本色,他毫不猶豫地派人向前日曾襲奪徐州的呂布求救。
呂布可能也覺得奪了劉備的地盤,反客為主,劉備既已投靠自己,不去救不大說得過去,于是便選擇了去替劉備解圍。但是,呂布的屬下不同意救劉備,建議呂布趁袁術攻劉備這個時機,不去救,而讓袁術把劉備給殺了。呂布不同意,而是選擇帶著步兵千人,騎兵二百,到小沛馳援劉備。
呂布素以武勇聞名天下,而且其帶兵作戰能力,尤其是他的騎兵更是為諸侯忌憚。所以,當紀靈聽說呂布親自馳援劉備時,也有自知之明,不敢與其為敵,便斂兵不再攻打小沛。呂布看到袁術軍不再攻打小沛,便帶著人馬屯駐在小沛西南,同時派人到紀靈那里,請他過來一起吃個飯,解決下小沛這個問題。
呂布有請,紀靈哪敢不去,于是馬上跑了過去。宴席上,呂布又拿起了他當大哥的架子,說劉備是他小弟,既然有人欺負他,那這事他得管。有他在,小沛的主意袁術是不能打的。
既然呂布想讓紀靈退兵,那就要拿出一些硬實力。于是,呂布說完話,便帶著大家到了軍營里,讓門侯在營門位置放上一支戟,又對周圍的人說:“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斗。”恐怕當時紀靈諸人都不相信呂布能射中。
只見呂布“舉弓射戟”,結果是“正中小支”,而圍觀者的反應是“諸將皆驚”,大呼呂布“天威”。紀靈等見此,一方面因為前時已經答應呂布,射中戟之小支便罷軍打道回府;而另一方面,也是為呂布的武勇所震懾,就算開戰,紀靈自思也無把握打贏這場仗,于是,只能表示不打了。明日紀靈又與呂布大擺筵席,后一天就帶兵回去了。
紀靈回到袁術處,估計也把呂布的神威跟袁術說了說,袁術此時正心懷鬼胎,欲于壽春稱帝,便想拉攏呂布,與其結盟,得到他的支持。于是袁術想和呂布結為兒女親家,讓自己的兒子娶呂布的女兒。
呂布多半也想和袁術和平共處,免得受其騷擾,便口頭上答應了這門親事。袁術派韓胤作為使者,將自己稱帝這個想法告訴呂布,和他商量,并且準備將呂布的女兒迎到壽春。這時候,沛相陳珪怕袁術、呂布結親,則徐州、揚州連成一片,兵勢難擋,將成為漢廷的最大隱患。于是陳珪跑到呂布那里,勸呂布不要和袁術結成親家。他說,曹操迎還獻帝,遷都于許昌,在內輔政,海內聞名,這才是呂布該結盟的對象。而袁術,欲行僭號稱帝之事,與他結親,只會給自己背上不義之名,弄得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呂布聽從了陳珪的建議,急忙派人把已經在送往壽春路上的女兒給追回來,毀了婚約,而且還將韓胤抓起來押送許昌。曹操遂以朝廷的名義,封呂布為左將軍,并且親自寫了一封信,好好安慰表揚了呂布一番。呂布受封當然很高興,殊不知這是曹操以敵制敵的策略,不僅羈縻住呂布,還成功拆散了袁術和呂布即將形成的聯盟。
呂布受封后,又遣陳珪之子陳登為使者,答謝曹操,并且讓陳登跟曹操說自己想為徐州牧的打算。但是陳登回來后,并沒有帶來封呂布為徐州牧的詔書,反而帶來“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給陳珪加了工資,又給陳登升了級的消息。
呂布見此當然惱怒,拔戟砍翻幾案,責備陳氏父子勸自己絕交袁術,與曹操聯合,他沒有得到什么好處,陳氏父子卻升了官發了財。
面對呂布的兇相畢露,陳登不為所動,還借曹操之口數落了呂布一頓:“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養鷹,饑則為用,飽則揚去。'”曹操與呂布,好比獵戶和動物,陳登說呂布如果是只老虎,得每天喂得飽飽的,不然的話就要吃人了。曹操卻認為呂布比老虎活躍得多,更像一只鷹。養鷹,就不能喂飽,因為鷹飽了就飛走了,而不喂飽,就會服服帖帖地跟在身邊。呂布聽了這種比喻,或許是默許了,就沒追究陳登的責任。
專欄 徐州老父慘死事件
曹操父親被陶謙屬下將士殺害一事,許多人做出了許多種猜測,而其中尤以《三國演義》的說法最為流行,認為陶謙是想討好曹操才派自己的手下前去“迎接”曹嵩一行,誰想到自己的手下“見錢眼開”,看到曹嵩一家所聚斂的大量財富,心生邪念,才殺人搶錢。他們倒是逍遙自在,卻使得自己的主公成了曹操的撒氣桶,招來曹操的大兵壓境,此為后話。
演義畢竟是演義,正史中的記載卻與此有著千差萬別,至少不止一本史書證明陶謙就是此“徐州老父慘死事件”的罪魁禍首,曹操為父請命,替天行道一點也沒冤枉這個白胡子的老陶謙。“為陶謙所害”成為史書中描述這個事件最常用的一個判斷。
《世說新語》中的描述更生動也更有意思,雖是野史也頗值得玩味。按照《世說新語》當中的記載:那日,曹嵩尚在泰山華縣,曹操便命令泰山太守應劭送曹嵩前往自己的根據地兗州,應劭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并沒有前來護衛。陶謙卻秘密派遣了數千騎兵突然進行了襲擊。其時,曹嵩一家以為接兵已至便沒有任何防備,這就成了慘案的開始。
陶謙的士兵到了之后先殺曹操的幼弟曹德,曹嵩看到這個情況后大為驚慌,于是趕忙從后墻逃跑,他的小妾先逃,卻因為太胖而不能逃出,于是曹嵩又逃到了廁所,最終和自己的小妾一起被殺。后來應劭帶兵而來,萬分震驚,自知自己的腦袋難保,于是棄官跑到了袁紹那邊。曹操占領冀州之后,再想找到應劭,應劭卻已經去世。
這段記載詳細描述了事件的經過,可謂是最為詳盡的記錄,可終究屬于野史只能作為一笑談而已,否則曹嵩與其妾相擁而亡也可作為古今之悲情往事。無論怎樣,兇手是陶謙這是鐵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