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 儒武綢蠱(尊儒尚武,絲綢巫蠱)
儒(尊儒)
劉徹上位后,本啟用儒生望推進改革。而漢景帝的生母竇太后卻信奉道教,故計劃終止。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駕鶴西歸,劉徹開始清理老太后在朝中余黨,采用大儒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為儒家學術在歷史長河中奠定了特殊的地位。
武(尚武)
文景之治為西漢打造了堅實的國力基礎,漢武帝登基后開始征伐四方。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再解決與北方匈奴多年的積怨(漢武帝時代抗戰匈奴的著名將軍有:衛青、霍去病、李廣、公孫敖、趙破奴、李廣利等)。
綢(絲綢)
對戰匈奴的同時,劉徹采取和平解決的政治手腕使西域諸國臣服。并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這一切為未來將西域并入中國版圖建立了穩定基礎。
蠱(巫蠱)
征和元年,由公孫賀父子被告發使用木人詛咒皇帝而被滿門抄斬起,巫蠱之禍正式拉開序幕。征和二年,奸佞江充因與太子劉琚、衛皇后(衛青的妹妹衛子夫)有嫌隙,借漢武帝生病為托詞誣害這一切是因為太子使用巫蠱作祟,造成太子及其親屬滿門遇難。因巫蠱的之由株連受死者前后達數萬人。
口訣聯想詞:

口訣記憶法:入伍時,瞅見留在車上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