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辯證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變化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解文:
軌跡運動的方向,總是在矛盾之間變化;我們所發生的作用,只能去順應軌跡的變化。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來源于所面對的客觀存在;我們以對外界的探索,不斷地擴充人生的承載,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世界。
每一樣事物的軌跡都是客觀而獨立的存在,總能找出其運行中辯證統一的矛盾雙方。事物的呈現,都是在其矛盾轉化中的一個截面。
事物剝離舊有的軀殼,萌發新生的血肉,事物的狀態就是新舊更替中動態的和諧,這種狀態就是最為符合事理的狀態。
解意:
每一樣事物都是一道獨特的軌跡,每一樣事物都呈現出不同的風景,每一樣事物都沿循自我的道路變化發展。要理解這就是事物本來的面目,就是事物無比精彩的所在。
細心去觀察,事物的運行就是辯證統一的矛盾轉化。事物隨著內外的因素不斷做出調整。剝離舊有的軀殼,萌發新生的血肉。其間的狀態就是最符合事理的狀態,其間的變化就是發展中當然的進程。
我們認識事物的錯誤,往往在于只相信事物某個方面、某種結果。要么正確,要么錯誤;要么向往,要么厭惡。
所以,不要去相信事物的一成不變,不變的只是我們觀察事物的思維;不要凝固我們與事物的關系,凝固的還有一切變化的可能。
所以,需要重新確定物我的關系,重新形成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們應該做的,只是順應事物的變化,截取我們的所需,做出我們的理解,達成我們的收獲。
我們通過接觸當下的種種存在,做出自己的理解,滿足自己的需求,達成自己的景愿。我們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愈加向未知的世界出發。這一過程中,生命的承載不斷擴充,世界的存在若般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