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間一切為之而停的茶
2018年春節,無意間犯了一個大錯。我知道,自己從小就是一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很難放下很多人、很多事,尤其難放下的是自己,無論有心之錯,還是無心之過。這次依然如此,何況面對的還是近10年間自己犯的最糟糕的一個錯。
實在太煎熬!苛求自己的人往往是世間最痛苦的一類人,也是最難改變的一類人,因為苛求自己實際上就是自找苦吃,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在外灘逡巡許久,依然無法原諒自己,實在鬧心,信步進了東方明珠旁的國際金融中心。
是大吃一頓,還是……猶豫著,隨意踱進了一間英式下午茶坊。
我是傳統中式茶忠實虔誠的信徒,沒想到英式下午茶也會瞬間吸引到我。
首先是坊間典型的英式建筑裝飾風格。
英式建筑與裝飾最大的特點是教堂風格,具有一種強烈的儀式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莊嚴而凝重,不由自主便拘謹起來。而那深邃與幽暗又賦予了它神秘的色彩,使人不禁遐想萬千,中世紀的騎士、盔甲、酒窖、傳教士,還有修女……
但稍停片刻,其中所蘊含的那股濃郁的英格蘭鄉村氣息,又會讓人漸漸產生愜意的輕松之感?;蛟S這就是英倫文化獨具的迷人魅力吧。

點了英式下午茶中非常古典的一款——伯爵紅茶。
英國雖是全世界茶葉人均消費量最大的飲茶國度,但英國本身卻不產茶。這款伯爵紅茶是以印度大吉嶺紅茶為主要原料,并配以意大利佛手柑油制成的一種傳統的調和茶。

中國曾是世界上唯一生產茶葉的國度,最早將茶引進歐洲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
由于荷蘭掌控著當時的中外茶葉貿易權,所以,英國只能從荷蘭進口茶葉。1652年,英荷兩國為爭奪利益而爆發戰爭,英國打敗荷蘭,奪取了荷蘭的霸主地位,也奪走了世界茶葉的貿易權,從此,英國所需的茶葉開始直接從中國輸入。
但真正開創英國飲茶之風的卻是葡萄牙公主凱瑟琳。
相傳這位公主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時候,嫁妝中有件重要的東西,就是中國的紅茶。之后,飲茶之風由這位皇后的個人嗜好逐步發展成為皇室乃至整個英國上流社會的風尚。
到了1840年,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因下午通常都會覺得有點餓,便讓仆人每天4點整為她準備些面包與紅茶,她還會邀請其他好友一起品嘗聊天,好友們對此贊不絕口,紛紛效仿。這便是英式下午茶的起源了。
品味頗具英倫文化印記的英式下午茶,應先品嘗純茶,第一泡茶通常會沖泡得濃郁些。印度大吉嶺紅茶源于中國的正山小種,帶有一種特殊的葡萄香味,故被西方稱為“紅茶中的香檳”。印度大吉嶺紅茶柔和而細膩的溫暖口感,再配以清新而香郁的意大利佛手柑油,這伯爵紅茶頓時讓我原本緊繃著的情緒漸漸地松弛下來,看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英式下午茶一定要配些英式茶點。
此時正值午后,我便沒有選擇“high tea”這種奢侈的方式,甚至沒有要英式下午茶中傳統的三層茶點架。因為平日里我就不喜歡甜食,“low tea”對我而言已經足夠。司康不用提,自然會搭配,我只單獨點了些英式松餅。
盡管英國人一貫以古板聞名于世,講究墨守成規,但英式下午茶卻是閑暇而恬適的。我開始不再注意優雅與端莊,隨意享受起了只屬于我的悠閑與自在。
經過兩次沖泡之后,當茶湯由濃純轉向清淡時,可以加入奶與糖,制成奶茶。在香郁四溢的奶茶緩緩地催化下,整個人徹底進入舒緩狀態。此時此刻,感覺時間都好像暫時停止了;此情此景,好像只有溫暖在四處彌漫。
英式下午茶,除了口感與味蕾之外,還有一個美妙的享受,那就是欣賞英國精美的骨瓷茶器。
英式茶器與中式茶器有著明顯的不同。首先,英式骨瓷在工藝上具有鮮明的特點,它在原料中加入了動物的骨粉,這樣燒制的瓷器不僅質地堅硬輕薄,而且外觀晶瑩剔透,極具貴族氣質。此外,配以英倫味兒十足的各種彩繪圖案,讓人充分體驗到濃郁的英倫風情,也使下午茶平添了幾分情趣。
此時,雖然我知道那些煩惱的事情還在,但所有的懊悔、不安、焦慮與傷心都因為英式下午茶而暫時停止了。
就要離開的時候,在餐桌的提示卡中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懲罰惡人是上帝的事,我們應該學會寬恕?!薄逗魢[山莊》
是??!
我能從現在開始嘗試著學會寬恕自己嗎?
曾幾何時,我已經忘記了去善待自己。其實在壓力中能夠善待自己是一種最好的解壓方式,就像今天把自己徹底置身于溫柔的下午茶之中,讓自己溫柔下來,讓整個世界溫柔下來,這也是一種成熟與成長。
成熟,就是能擁有一顆坦然的心,越來越坦然地面對現實,而不是自身變得越來越現實。因為每天努力著的我們,不僅是想改變世界,更是為了不被世界輕易地改變。
我終于體會到了“When the clock strikes four, everything stops for tea”這句話的內涵。
中國有句老話:“渡人,就是渡己;渡己,亦是渡人。”人生的長河要學會如何去渡。很多人、很多事如果看不開,舍不得,放不下,那就先背著、記著、留著,總有一天,漸漸模糊了,忘記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過去了。要學會,把問題留給時間。
人生有時需要主動按下暫停鍵。暫停,不僅是一種心態與情商,更是一種能力與智慧。
回過頭去,再一次體會了一番“當下午4點的時鐘敲響,世間的一切,瞬間都為茶而停止”的感覺,突然間想起,今天竟是農歷大年初一。還是暫時放下所有的羈絆,到城隍廟感受一番紅紅火火的中國年味兒吧!至于其他種種,就讓他們該去的去,該來的來。
生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我們,受到的傳統教育是“苛求自己,善待他人”?!吧拼恕睕]錯,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引以為豪的人格之美、人性之光,但為何要“苛求自己”呢?為何不能像善待別人一樣,也善待自己呢?
善待自己,絕對不是自私。善待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善待生命、尊重生命。
我對自己鄭重地說:“從現在開始,我定要全心全意地取悅自己、善待自己,而且要比以往更加珍惜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