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天目山淡竹積雪的茶

安吉,一直以為是“安寧”與“吉祥”的含義,到了安吉才知道,“安吉”二字出自《詩經·唐風》的句子:“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妻親手縫制之衣,穿著比全天下的衣服都安寧、都溫暖。清簡真摯的情感,催人潸然的情思,情真意切。

安吉,地處浙江天目山北麓,這里重巒疊嶂、土壤肥沃、竹樹交雜、云霧繚繞,氣候溫和,無霜期短,冬季低溫時間長,紫外線直射較少,年降雨量非常充沛。優越的生態環境是安吉養育出好茶的重要自然條件。

安吉白茶,是由一種特殊白葉茶的嫩葉,按照綠茶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其本身就是一種白色的綠茶。白茶之“白”,是因茶葉本身缺失葉綠素所致。清明前,茶樹萌發的嫩芽為白色,到谷雨前色澤漸淡,多呈玉白色;谷雨后至夏前變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季則呈全綠色,與一般的綠葉無異。

白茶茶樹產“白茶”的時間非常短,通常就一個月左右,故,異常珍貴。

安吉白茶最大的特點是淡爽。到了安吉,一定要選取當地的山泉水沖泡安吉白茶,充分領略其與眾不同的淡雅與鮮爽。

安吉白茶原葉異常細嫩,葉片較薄,沖泡時水溫不宜過高,應控制在80℃~85℃。除了品飲,還一定要欣賞安吉白茶在水中的姿態,品其味、聞其香,更要觀其“形似鳳羽,葉片玉白,莖脈翠綠”的獨特品相,充分滿足味覺、嗅覺、視覺,全方位的體驗,才不辜負白茶之品。

安吉除了茶,還有一清新高雅之物——竹。

安吉,自古被稱為“竹鄉”。

竹,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之中,是一種傳統的文化符號與象征。梅、蘭、竹、菊被尊稱為“四君子”,梅、松、竹被尊稱為“歲寒三友”,故,贊譽“竹無俗韻”。

竹的空心,被喻為謙謙君子的“虛心”;其竹節,被喻為寧折不彎的“氣節”。竹,在中國就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化身,自古就象征著超凡脫俗與高風亮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好一個“任”字,道出了竹的傲然風骨。

安吉,茶竹之緣,相得益彰。也正是安吉竹鄉這般獨特的自然環境,才成就了安吉白茶淡雅鮮爽與清麗脫俗的清逸之香。這種清亮高遠之香,舉世無雙。

到安吉,不僅為了安吉白茶,也為了竹林的清雅竹韻。

安吉的竹與其他地方的竹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淡”,那是一種清淡、恬淡、淡然與淡泊。這“淡”就像竹笛吹出的與世無爭的天籟之音。“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好似葛坡龍化后,卻留清影在虛堂。”


世間的茶有千百種,每個飲茶人都在費心費力地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茶,我選了安吉白茶。因其“淡竹積雪”之品,正合我淡然、清冷的心意。品茶就是品人生,就要獨自一個人品,無聲無息地品,品酌自己的人生到底應是個怎樣的滋味。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找自己。年輕之時找自己人生的方向,也就是,去哪里。待到年齡大了,找自己內心的歸宿,我從哪里來,要回到哪里去。

曾經的我最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理解萬歲嘛。現在的我最需要理解自己,“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曾經的我總是向上看,就像在爬山,看到的是一片藍天,告訴自己:那里就是我要去的地方;現在的我卻總是向下看,就像在下山,看到的只是一方凈土與回家的路。

攀登的時候好艱辛,但充滿了憧憬,未來的希望讓我無比興奮,我不斷提醒自己:快!再快!更快!回家的路上好恬靜,充盈著溫暖,家的滋味讓我步履祥和、安然,推門的一剎那,一句“我回來了”便是人世間最親、最愛的語言。

這一程回家的路,正如閑信地行走在清風徐徐的安吉竹林;這一份回家的心情,正如品安吉白茶,清淡、清寧。

喝了安吉白茶,就想回家。


突然發現,今天竟是我的結婚紀念日。23:35,差一點兒就錯過了。好險!

給妻發了一條微信:“謝謝你13年前的今天嫁給我。”

妻秒回:“虧你還能想起來!”看來就在等我“入甕”。

我繼續問:“后悔了?”

過了一會兒,妻回復:“有點兒。不過想想,如果沒有你,我和誰吵架?生誰的氣呢?有總比沒有強,我將就點兒吧。”

13年前,妻責怪我沒有對她說“我愛你”,但我自己知道,我在心里悄悄地對她說了。13年之后的今天,我還是沒對她說那三個字,因那三個字太長,要用一生來慢慢地對她說。

雖然愛得沒有當年那般激蕩飛揚、熱烈,也被光陰凝成了生活中平凡、清淡的一部分,但清淡的愛更加悠長,就像口中的安吉白茶,雖不濃烈霸道,卻總能滲入人的心底,那滋味能讓人記一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阿尔山市| 太仓市| 芜湖市| 云龙县| 平潭县| 合江县| 外汇| 仙游县| 上蔡县| 博白县| 宣威市| 苗栗县| 永宁县| 大连市| 岱山县| 武汉市| 驻马店市| 黄山市| 池州市| 印江| 阿勒泰市| 甘谷县| 会东县| 正阳县| 康保县| 万安县| 双鸭山市| 大厂| 遂宁市| 夏津县| 乳源| 公安县| 历史| 治县。| 台东县| 九江市| 西安市| 禹州市| 汾西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