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無所依仗,所以必須強大
- 高瑞灃
- 2304字
- 2020-12-04 15:29:04
不要把對于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
有的人就是這樣,你比他們高,比他們有能耐,必定就會有人要說三道四,不過別擔心,如若你比他們高出許多,他們就服了,就只剩下羨慕了。
最近有一條新聞,說的是杭州有一個高三的女孩,得到了美國哈佛大學的面試官一個“近乎完美”的超高評價,于是乎,《錢江晚報》給了她專門的版面,騰訊新聞也給了她特別的推送,甚至,她還上了新浪微博的實時熱搜。一時間,大家開始紛紛關注這個女孩。
剛開始的時候,評論大多都是“美女學霸”“想想我們當年都在干什么”,可是沒過多久,畫風就開始變了,有人說這些評論的人就是諂媚,“上個外國的大學有什么了不起,上清華怎么沒見你們這么激動?簡直就是崇洋媚外?!薄叭思揖退憬跬昝栏銈冇惺裁搓P系?值得你們在這里歡欣鼓舞?”
然后,網上甚至還漸漸流傳出一些所謂的“真相”,比如雙博士的父母,父親是某某董事長,家中財力雄厚,姑娘在美國出生,根本就是美國人。隨即,網上言論就開始一面倒,“原來是一個美國人被美國大學錄取了,我們中國人跟著起什么哄?”“白富美參加的面試都是美國人才有資格參加的?!薄笆遣皇侵挥形矣X得她顏值其實沒那么高?”……
這些負能量多了,終于就有人忍不住站出來問,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把大家對于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的人,都見不得別人好?
事情發展到最后,真不知道是大家中了媒體原本的圈套,還是記者們始料不及,一個原本正能量、漂亮且優秀的女孩子,忽然就變成大家互相抨擊以及批判“人生本就不平等”的絕美籌碼。
其實大多數人也都知道,她應該很努力,也很優秀,就算是作為美國人,上哈佛大學也算是精英中的精英,可就是閑不住,上下嘴皮要扇一下,貶低她幾句。
這種情況,有人把它歸納為我們人類固有的劣根性,因為有的人就是這樣,你比他們高,比他們有能耐,必定就會有人要說三道四,不過別擔心,如若你比他們高出許多,他們就服了,就只剩下羨慕了。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喜歡跟你互相攀比的,還往往真的就是跟你差不多的人,更多的,還是你身邊你認識的人,比如你的同學、同事、朋友以及親戚等。而且,他們還最喜歡比那些最俗氣的事物,比如金錢,誰比誰富有,誰比誰收入多,誰比誰的房子更大,誰比誰車子更豪華??墒钦l也不會跟比爾·蓋茨比富有,因為他是全世界的首富,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有錢到超過他,所以,所有人在提到他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崇拜和羨慕。
當然,你說張三比李四富有,李四不一定會服氣,你說隔壁老王創業成功,有人就會說老王那是運氣好,但是,終究沒有人會鄙視你去夸獎比爾·蓋茨,因為你對比爾·蓋茨的崇拜直接就變成了勵志。
可是,那些比我們只優秀一點點的人,或者比我們優秀很多,但卻并沒有達到遙不可及、只可仰望的地步,難道就真的不值得我們去肯定了嗎?而如果我們去肯定,去贊揚了,就真的只是我們對此的諂媚嗎?
有一名作家,曾經在隨手翻看的一本雜志上,發現了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讀后十分欣賞和鐘愛,于是,他四處打聽這個作者的情況,盡管,這個作者在當時,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是,他卻依然十分真誠地對對方表達了自己的欣賞與肯定。
這名作家是寫了《父與子》的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
而那位作者,因為屠格涅夫的鼓勵,原本只是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涂鴉打發心中寂寥的他,重新點燃了自己內心的火焰,找回了自己人生的價值,他,就是托爾斯泰,他寫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以及《復活》等書籍,占領過我們很多人的書架。
這兩位作家相互保持了十幾年的動人友誼,直到最后,托爾斯泰在他如日中天的時候,也絲毫沒有吝嗇自己對屠格涅夫的由衷欣賞,在屠格涅夫逝世以后,他還曾在與妻子的信中提到自己始終懷念著屠格涅夫,深愛著屠格涅夫,想把屠格涅夫的作品都再讀一遍……
相互欣賞和肯定,共同進步,這算不算是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都能雙雙成為俄國的大文豪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是,我很肯定的是,每個人都有他們的長處和優勢,就算我們不甘心別人比我們優秀,但是,僅僅是不甘心,是絕對不夠的,要知道,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戰不殆,也只有學會去肯定別人的優秀,才能更好地超越別人,然后在最終的時候,超越我們自己。
知名主持人楊瀾,在有次接受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一個她在餐桌上問女兒的問題,她的女兒是先讀的公立小學,然后初中去讀的北京的國際學校,她問她女兒,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的時候,女兒給出一個讓她認為值得我們很多人都去深思的回答。
她女兒說,公立學校的老師,總是讓他們千萬不要去犯錯,而國際學校的老師,卻是鼓勵他們不要害怕自己出錯。
為什么我們的老師,會這么害怕學生們犯錯?
因為競爭的壓力早已經滲透進我們的每個人的骨髓里,所有的人都想在人生每一個時刻都能夠搶跑領先,而學生時期的競爭無疑是重中之重,所以大家對此更是格外看重,越是慎重就越是害怕犯錯,若是在不容易贏的情況下,那我們就會更在乎自己是不是犯錯,是不是先輸,我們害怕輸,因為我們認為我們自己根本就輸不起,而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怎么能夠去更好地發現別人的長處?
更何況坦然地肯定別人的優秀和成功,懂得欣賞別人,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因為往往承認別人,有時候就不得不否定自己,而我們的“不甘心”和自尊心,此時就會跑出來作怪。
我們往往都更傾向于自我欣賞,自戀的人比比皆是,不自戀的人也沒必要自己討厭自己,而欣賞別人應該要算得上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大的襟懷。所以,不要把對于成功者的認同,認為是世俗的諂媚,因為所有的人,都各有長處以及不足,學會認同別人的優秀,我們才能更好地超越我們自己,成就屬于我們自己的別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