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別把認識當朋友
- 在孤獨的世界里,點一盞心燈
- 孫偉航
- 1139字
- 2020-11-25 17:35:38
幾個朋友聊天,A說她遇到了一件令她特別不高興的事。
本著一顆八卦的心,朋友們都紛紛熱情的表示關心。
A說,她最好的朋友打電話向她借錢了,她能想到任何人向她借錢都沒想過這個朋友向她開口借錢。因為她這個朋友的經濟基礎遠在她之上,家族企業,不大也不小。
大家忙問是不是遇到困難了。
A說道:他投資的一個項目,對方要求的資金數他還差一些,他另一個項目的錢還沒有收回,問能不能借一百多萬暫時周轉兩個月。
“一個大男人,還是你最好的朋友,能向一個女人開口一定也是遇到了困難?”
“他說是兩個月,萬一到時候不還呢,做生意這事可說不準。”
“那他為什么不向金融公司借?”
“利率高嘛。”
“他給你多少利息?”
“他都沒提利息的事。”
“那你借了嗎?”
“沒有,我說你要找投資人我可以幫你找到,但我的錢都投資了,如果是兩三萬還行,一百多萬我拿不出。”
朋友們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議論。
這讓我想起了和一個朋友的對話。
我問他什么是朋友。
他說朋友是等價的交換,利益的共存。
他說朋友是可以相此利用的,而且朋友必須相互利用,這才是真正的朋友。只不過利用和利用的方式不一樣,因為朋友之間是互相信任的,很容易利用,而且朋友之間知道感恩,是雙贏的結局。而生人之間就很難利用了,因為不信任,也不會知道感恩。
“如果是朋友介紹的朋友呢?”
“這是用朋友的信任做背書,你對朋友信任,所以也會對介紹的朋友信任。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這個信任不能是盲目的。就像你遇到的,你因為是朋友的朋友的原故而忙前忙后幾個月,他卻轉臉將你踢開轉賣他人,這不是朋友。朋友有很多種,能一起吃喝玩樂的,因為你跟他在一起能玩的很嗨,但一起工作就很煩;能一起做事的,因為他工作起來很認真負責,卻玩不到一起;極少有既能工作又能一起吃喝玩樂的,所以要分清,即使是吃喝玩樂的朋友,你們也是相互的,因為雙方都得到了所需。”
“朋友之間能借錢嗎?”
“我有一個朋友,一起吃完飯后他說‘你沒錢了吧。因為你沒有主動的結賬。’第二天他給我送了兩萬塊錢來。當然這只是極小的一個例子。”
也許只有時間才能檢驗出朋友的真偽。
俄羅斯有句諺語叫:認識一個朋友你要和他吃一夸脫的鹽。意思是說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的了解一個人。但這都比不上遇到事兒,有些朋友認識的時間再長,也只是認識而已。而有些朋友雖然認識短,卻在遇到事情時能真正的拿你當朋友。
雖然會有朋友眾多,但真正的朋友沒幾個,所以才會有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真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一個人一生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那這個人本身就有問題。朋友是要付出的,但付出不能是盲目的,一定要認清,別把認識當朋友。
是呀,別把認識當朋友。
這世間最重要的有三樣事情:信任、愛、希望,朋友是可以承載這一切的人,他和家人一樣,占據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份,別讓“認識”浪費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