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全球金融治理
- (新)尚達曼 朱民
- 1119字
- 2020-11-26 14:10:34
中文版序一
全球發展和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從未像現在這樣艱巨、復雜而緊迫。毫不夸張地說,一些人口眾多的地區正面臨著發生經濟和社會災難的風險。
二十國集團(G20)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組(EPG,以下簡稱名人小組)于2018年10月就全球金融架構和國際金融機構體系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議。2020年,全球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疫情加劇了全球發展中已有的問題,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幾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面臨被疫情吞噬的風險,并使得未來十年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增長的挑戰成倍增加。
我們需要更加強有力的全球行動以重啟面向未來的增長。但是,我們的財政資源因為新冠疫情而變得更加緊張,債務水平比十年前要高得多。
因此,名人小組的建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在落實其中一些建議方面,名人小組已經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尤其是建立國家發展平臺框架的建議已獲得G20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的支持。這個國家發展平臺可以將各種發展伙伴聚集在一起,并在動員私人投資的過程中努力保持各方的一致性。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也已著手建立伙伴關系,向世界銀行集團以外的多邊發展機構提供政治風險保險和其他產品,從而分散并降低風險。為了應對當前的新冠疫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引入了短期流動性額度,為各國受到全球沖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我們必須保持這一勢頭。我們必須利用當前危機的緊迫性,在解決我們今天面臨的直接威脅的同時,著手解決國際金融體系中長期存在的遺留問題。我們推遲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已經太久,拖延的時間越長,挑戰就越大,最終的成本就越高,而失敗的風險也會越大。
名人小組這份報告的核心是呼吁建立新的國際合作秩序。但是,在新冠疫情下,國際治理與合作被進一步削弱了。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保護主義、“本國優先”措施以及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然而,疫情也格外凸顯了各國在國際合作方面的共同利益,包括確保關鍵醫療產品和服務的廣泛和公平分配,刺激全球增長以及加快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實踐。
新冠肺炎不會是世界經歷的最后一場危機。我們必須增強發展中國家應對危機的韌性。我們可以并且必須改善國際金融體系,以應對資本流動的波動和跨境溢出效應。我們必須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作用,將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各個層次結合起來,并加強全球金融監督,以便提早發現脆弱點。
我要感謝朱民博士和中國人民銀行的同事將這份報告翻譯成中文,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名人小組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咨詢和深入的討論,并提出了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內切實可行的建議。建議的落實需要各國共同下定決心,并達成一個簡單卻強有力的共識,即我們在全球增長、穩定和維護全球公共資源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并且希望造福于所有的國家。
新加坡內閣資政、
二十國集團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組主席
尚達曼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