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字《水滸傳》
- 侯會
- 1789字
- 2020-11-29 09:43:42
奇葩皇帝因何嘆氣
說罷明代嘉靖皇帝,再說說另一位皇帝吧。北宋倒數第二位皇帝是徽宗趙佶,這位剛巧也是個迷信道教的。而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就發生在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
此前的公元1100年,宋哲宗趙煦駕崩,因無子嗣,作為弟弟的趙佶繼位為君,即宋徽宗。小說開篇,趙佶身為端王,尚未登基。駙馬王晉卿派隨從高俅送兩件玉器文玩給他,他見高俅會踢兩腳氣球,便連同高俅一起“收下”。——小說寥寥幾筆,便為這位貪玩好貨的浪子皇帝勾勒出一幅簡筆肖像。
徽宗大概投錯了胎,他壓根兒不是當皇帝的料,但他絕對是一位出類拔萃的藝術家,有著很高的藝術天分和感悟力。他畫得一手好花鳥,又自創“瘦金體”書法,“筆勢勁逸”,獨成一家。
他登基時,天下尚屬太平,國庫也還充裕。然而他的興趣,幾乎全在寫字畫畫、搜覓文物、砌石構園等方面。由于他的倡導,宋代的繪畫藝術得以空前發展,那幅有名的《清明上河圖》,便是宣和年間宮廷畫師張擇端所繪。徽宗還憑借皇家財力搜羅文物字畫,讓人編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成為珍貴無比的美術史資料。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些臣僚宦官投其所好,在蘇、杭一帶設置匠作局,制造牙角、犀玉、金銀、竹藤、織繡等新奇文玩,每日役使工匠數千,所需大量金錢物料,全由老百姓負擔。
徽宗還在京師汴梁大興土木,修造艮苑,從各地運來花木湖石,充實園林。江南人家若有奇石美木,無不提心吊膽;說不定啥時,就有官差闖進門來,給花石貼上黃封紙,這東西平白就成了皇家的。搬運時若遇花木湖石體積過大,還要拆墻毀屋,多少人因此“破家”!花石一路由專人押運,稱為“花石綱”(成批貨物叫綱)。——《水滸》中楊志便因押送花石綱在黃河翻船,丟了官職。
艮苑中堆有假山,稱萬歲山。宦官小人拿油絹為囊,以水浸濕,用來“貯云”。趕上徽宗來游,侍從將云囊打開,山間頓時云霧騰騰。又有專人訓練禽鳥,徽宗一來,便有數萬飛禽前來“接駕”。由于艮苑占地廣大,馴養了大量禽獸,每當秋風夜靜之時,猿啼鶴唳,此伏彼起,搞得京城如同郊野,“識者以為不祥”。
為何要修建萬歲山呢?原來徽宗沒兒子,聽道士說,在東北方堆壘假山,可保子嗣不斷。山建成后,后宮果然接連生子,徽宗也由此迷信道教,尤其崇信道士林靈素,大建宮觀。道士恭維徽宗為“教主道君皇帝”。——其實后宮中被廢黜的后妃才稱“教主”,這同樣又是“不祥之兆”。
這位風流皇帝不滿后宮的三千佳麗,不時微服出行,與京師名妓李師師打得火熱。——《水滸》中的宋江、燕青等不止一次拜訪李師師,便是為了打開“通天”的門路。這些看似荒誕的情節,多少都有著史實的影子。
可是說到治國,徽宗卻昏庸得可以。他重用宦官童貫,讓他帶兵打仗——歷史上宦官當樞密使的,大約僅此一位。小說中說梁山兵馬曾“兩贏童貫”,則純屬虛構。宋江義軍人數有限,“殺雞焉用宰牛刀”?還用不著童樞密親自出馬。不過兩人又確有交集,宋江受招安后隨官軍征討方臘,官軍最高統帥正是童貫。
徽宗在政治上倚重蔡京,言聽計從。——在小說中,蔡京是以權奸的面目出現的,他大權獨攬,爪牙遍地:北京留守梁世杰是他的女婿,江州知府蔡九是他的兒子,華州賀太守是他的門人……蔡京還跟童貫、高俅、楊戩等人沆瀣一氣,始終跟梁山作對。宋江等接受招安后,北討南征,功勛卓著,蔡京仍不肯放過他,宋江終于死于御賜藥酒,背后黑手正是蔡京。
歷史上的蔡京也非善類,他借口恢復王安石新政,殘酷打擊政敵,把司馬光、蘇軾等人打成“元祐”黨人,將他們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說是永不準翻案!他還下令銷毀蘇軾、黃庭堅、秦觀等人的文集,哪怕是藏在民間的一篇文章、一封書簡,也要搜繳銷毀,搞得人心離散……
經過昏君、奸臣的一通折騰,北宋王朝國庫空虛,民生凋敝,而北方強鄰遼、金、夏討要“歲幣”,胃口則越來越大。宋江、方臘起義,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爆發的。
宣和三年(1121),宋江、方臘兩場起義先后被終結。然而宋朝元氣大傷,勉強又支撐了五六年,至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入開封,已經當上太上皇的趙佶和兒子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往北地,關押在五國城,北宋政權至此覆亡。
金人攻入開封前,徽宗已將爛攤子傳給欽宗,自己離開京城南下。半路不斷有消息傳來:金人獅子大開口,要金要銀,甚至索要宮女。徽宗聽了,都不動心;唯獨聽說金人索要“三館書畫”,他才大動感情,嗐聲嘆氣!(《三朝北盟會編》)——老百姓在這位皇帝心目中占著多少斤兩,也就可想而知,難怪人們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