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近代史研究(1949—2019)(全2卷)
- 曾業英主編
- 598字
- 2021-02-08 14:53:00
第七章 思想史
思想史在中國是一門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在中國悠久的史學發展史上,思想史歷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豐富的思想史資料以及獨特的理論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卻是在20世紀初伴隨著西學東漸而來的外來詞,20世紀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開始出現(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國思想史》,大北書局1935年版),思想史才擺脫傳統學術史的局限而成為一門嶄新的學科。也就在此時,一批進步學者開始嘗試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致力于此項研究工作,在當時的思想史學術園地里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對于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作出了貢獻,也為以后思想史的學術研究開辟了道路。就中國近代思想史而言,需要提及的是侯外廬的《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重慶三友書店1944年版)有關近代的部分,這是1949年前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顯著成果。
但誠如作者所言,寫作此書時正處于特殊的戰爭環境,受種種客觀條件限制,此書并不是一本系統完整的近代思想史著作。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蓬勃發展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曲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按照研究發展的情況,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1949年到1976年為第一階段,從1977年到現在為第二階段。長期以來,不論研究和教學,中國近代史下限到五四運動前,此后為中國現代史。與之相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下限也止于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后為中國現代思想史。本章所論重在五四運動之前,兼及五四運動后,特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