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研究的起步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截斷了中國大陸的學術研究,中國近代軍事史學科也不例外。自“文化大革命”后期起,工作有所恢復。197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的資料書《清末新軍編練沿革》即是其中的一項。該書大多選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檔案,編選得體實用。而197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保衛海疆斗爭史》,則明顯留有那個時代的色彩,政治性沖淡了學術性;但作為中國大陸第一部敘述1840年至1974年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的專題性著作,在研究海軍海防問題上尚有一定參考價值。未過多久,中國近代軍事史的研究,如同其他學科一樣,發展漸漸增快。

最先突起的是中日甲午戰爭史及相關的海軍史研究。1981年,戚其章的《北洋艦隊》(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孫克復、關捷的《甲午中日海戰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張俠、楊志本編《清末海軍史料》(海洋出版社)出版;1983年,戚其章的論文集《中日甲午戰爭史論叢》(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4年,孫克復、關捷的《甲午中日陸戰史》和《甲午中日戰爭人物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此題目下同時還有許多研究者發表了一大批論文。這是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出現的第一個熱點,初步建立了關于甲午戰爭與清末海軍的知識體系,且對后來研究的深入有很大的推力。與此同時興起的另一個熱點是太平天國軍事史的研究。1982年,酈純的《太平天國軍事史概述》上、下編出版(中華書局),張一文、舒翼、沈渭濱等數十名研究者在此前后對太平天國的戰役戰斗及戰略決策發表了上百篇論文。其他的領域雖沒有如此的熱度,但牟安世的《鴉片戰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江南造船廠廠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等書也有不少相應的軍事史內容。

張玉田、陳崇橋等人編著的《中國近代軍事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是在此題目下第一部嘗試性的著作,內容涉及1840年至1919年軍事史的各個方面。這部書的弱點正如許多批評者所言,軍事特點不夠充分,這恰恰反映出那時中國近代軍事史的各個領域研究尚不充分,作為綜合性的著作也一時無法達到人們所企盼的水準。而由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部第三室編寫的《中國近代戰爭史》上、中、下3冊(軍事科學出版社1984、1985年版),正以其較強的軍事特色引人矚目。該書敘述了1840年至1919年歷次內外戰爭,并對戰略戰術的得失作了初步的分析,且附有34幅彩色作戰示意圖,是一部成熟之作。

這一時期最具權威性的著作應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這部三卷本的大書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編輯相關史料的基礎上,于“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正式編寫而成的。該書反復征求意見,多次修改,以極高的成本確保其準確性和嚴肅性。書后附有作戰地圖和各類統計表。讀者對這部權威性著作的好評,時時可聞,但該書作者對于解放軍戰史中的經驗教訓,似過于惜墨。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性的軍事史刊物也于此時出現。1985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創辦知識性雙月刊《軍事史林》;1986年,上海空軍政治學院創辦學術性季刊《軍事歷史研究》;同年,原為《軍事學術》增刊的《軍事歷史》,也改為學術性與知識性結合的雙月刊,由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主辦,獨立發行。中國近代軍事史是以上各刊關注的主要內容。1987年,《抗日戰爭研究》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創辦,這一學術性的季刊,也以相當大的篇幅論及軍事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叶城县| 石楼县| 阜新| 清远市| 喀喇| 蒙城县| 福安市| 乌鲁木齐市| 阿拉善左旗| 邵武市| 尚志市| 罗城| 抚顺市| 凤台县| 柞水县| 上高县| 万荣县| 天门市| 枣强县| 永泰县| 金阳县| 多伦县| 温宿县| 沙田区| 焉耆| 迭部县| 广汉市| 山东| 赤水市| 泉州市| 泰顺县| 吴旗县| 宁国市| 新龙县| 闻喜县| 精河县| 娱乐| 辽宁省| 溧水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