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決策模型及其應用
- 蔣相嵐
- 7347字
- 2021-02-08 14:51:05
二 研究現狀
為了更好地分析白酒行業可持續供應鏈的研究現狀和研究熱點,以下分別對可持續供應鏈、白酒行業、供應鏈網絡設計、供應商選擇、風險管理、供應鏈評價的現有文獻進行歸納分析。為了客觀、全面、準確地分析國內外學者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情況,主要選用了兩個重要的數據庫:Web of Science (SCI)核心集合數據庫和 CNKI 核心期刊數據庫來檢索現有中英文文獻。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分別選用“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supply chain supplier selection”“distilled spirits supply chain”“supply chain evaluation”“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等作為檢索詞。在 CNKI 數據庫中,選用“可持續供應鏈”“白酒行業”“供應鏈網絡設計”“供應鏈評價”等作為檢索詞。所有文獻檢索結果截止時間是2017年2月15日。采用NoteExpress軟件導入題錄,為了保證文獻與主題有較大的相關性和適當的數據量,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以及與主題相關性不大的題錄,得到關鍵詞的數據庫。并運用NoteExpress與 NodeXL軟件的系統化文獻研究方法 (NN-SRM)對文獻進行系統整理與匯總,該文獻研究方法分析流程如圖1.7所示。
(一)文獻整理
以下分別從可持續供應鏈、白酒行業、供應鏈網絡設計、供應商評估選擇、供應鏈風險管理和供應鏈績效評估六個方面進行文獻梳理。
1.可持續供應鏈
我們在 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ustainability+supply chain”,為了保證較高的相關性和避免過多的文獻,只選取檢索詞在“title”中出現“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ustainability+supply chain”的文獻,總共得到747條記錄。在CNKI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可持續供應鏈”,得到70條記錄。從兩個數據庫中總共得到了817條記錄,采用 NoteExpress 軟件導入題錄,查找重復題錄,重復判定字段設置為“題錄類型”“期刊”“年份”“標題”“關鍵字”和“作者”等。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得到記錄數為734的可持續供應鏈的數據庫,如圖1.8所示。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對“年份” “期刊”“作者”進行統計,如圖1.9、圖1.10和圖1.11所示。

圖1.7 基于 NoteExpess 與 NodeXL 軟件的系統化文獻研究方法
從圖1.9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關于可持續供應鏈問題的研究文獻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1999—2006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可持續供應鏈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2007—2013年研究文獻數量穩步上升。2014—2016年達到數量巔峰。學者們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框架。

圖1.8 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文獻在NoteExpress中的匯總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匯總,表1.1展示了題錄中論文的發表年份、論文發表的雜志和作者的統計結果。從表1.1中可以看出,重要的可持續供應鏈管理雜志包括 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Sustainability 和《WTO 經濟導刊》。在研究學者方面,Seuring、Govindan、Gunasekaran和Walker等在可持續供應鏈管理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Seuring 在可持續供應鏈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17],有12篇文章。Govindan 在可持續供應鏈績效、優化模型方面有所創新[18],有10篇文章。Gunasekaran 重點研究了可持續供應鏈中的社會責任維度、網絡設計等問題[19]。Walker 則重點研究了可持續供應鏈的理論和應用[20]。

圖1.9 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10 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圖1.11 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文獻作者分布
表1.1 可持續供應鏈文獻總體統計

2.白酒行業
我們在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liquor (distilled spirits, alcohol, white spirits, baijiu)industry” “liquor (distilled spirits, alcohol, white spirits, baijiu)supply chain”“wine supply chain”“beer supply chain”。為了保證較高的相關性和避免過多的文獻,只選取檢索詞在“title”中出現“liquor (distilled spirits, alcohol, white spirits) industry”“liquor (distilled spirits, alcohol, white spirits)supply chain”的文獻,共得到381條記錄。在 CNKI 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白酒行業”“白酒產業”“白酒供應鏈”得到442條記錄。從兩個數據庫中總共得到了822條記錄,采用 NoteExpress 軟件導入題錄,查找重復題錄,重復判定字段設置為“題錄類型”“期刊”“年份”“標題”“關鍵字”和“作者”等。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會議紀要、通知、工作報告、刊訊、訪談等172條,得到記錄數為650的白酒行業的數據庫 (如圖1.12所示)。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對“年份”“期刊”“作者”進行統計,如圖1.13、圖1.14和圖1.15所示。文獻總體統計結果如表1.2所示。從年份分布可以看出,關于白酒行業的研究文獻數量呈一個遞增的趨勢,同時可以看到在1995—2010年發表的文章約占60 %。2014年文章數最多。也就是說,白酒是一個經久不變的話題,是一個長久的研究主題。同時從這里也得到啟發,白酒行業定性研究持續的時間遠遠多于白酒行業定量研究的時間。從期刊分布來看,《釀酒科技》、Addiction、《釀酒》、BMI-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和 Drug and Alcohol Review 等是白酒研究領域的重要雜志。可以看出,在研究學者方面,McCambridge、Babor、Hawkins、Kypri 和 Roche 等在蒸餾酒行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水質處理、污水排放問題和酒糟處理不當,易造成可利用資源的嚴重浪費及環境污染。白酒屬于食品飲料行業,據統計,到2017年2月中旬,關于食品業的可持續供應鏈研究文獻有81篇,占總文獻的11.04 %。

圖1.12 白酒行業研究文獻在 NoteExpress 軟件中的匯總
蔣玉石等基于 CSSCI 數據庫白酒企業經濟領域的相關文獻,利用Cite Space 科學計量工具,探討了相關白酒企業經濟研究者的階段性研究規律、白酒企業經濟的研究熱點主題演變路徑和研究機構的演變特征。他們以 CSSCI 數據庫中1990—2015年112篇白酒企業經濟文獻為研究數據,利用 Cite Space 科學計量工具繪制了白酒企業經濟研究學者、研究機構和研究主題的知識圖譜,用數據可視化的方法還原了近15年來中國白酒企業經濟研究的發展歷程[21]。李桂英以沱牌舍得酒業為例,從白酒企業新形勢下所面臨的經營狀況出發,論述了供應鏈整合管理對白酒企業參與行業競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從渠道管理和供應鏈整合等方面出發,對提升沱牌舍得酒業的競爭力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議[22]。盧琳主要研究供應鏈整合對宜賓白酒業競爭力的提升問題,通過選取宜賓市74家白酒生產企業樣本研究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證明了供應鏈整合與企業競爭力存在正向影響關系[23]。并針對宜賓目前供應鏈現狀,針對各個要素提出了整合白酒企業供應鏈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宜賓白酒企業整體競爭力[24]。嚴娜以白酒茅臺供應鏈為例,得出優化供應鏈結構的可行措施是調整生產者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優化供應鏈[25]。祝進城等將酒業園區與供應鏈理論結合起來,對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供應鏈現狀及供應鏈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26]。

圖1.13 白酒行業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14 白酒行業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圖1.15 白酒行業研究作者分布
表1.2 白酒行業研究文獻總體統計結果

3.供應鏈網絡設計
企業界和學術界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對供應鏈設計和操作的優化模型和方法十分感興趣[27]。在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和 CNKI 數據庫中,將“供應鏈網絡設計”(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作為關鍵詞,并考慮中英文的不同表達形式,在主題中進行檢索。將檢索結果導入 NoteExpress軟件,依次查重和分析題目類型,剔除重復題錄,選擇期刊文章,最終確定421條文獻記錄。其中,Web of Science 數據庫篩選出337, CNKI 數據庫篩選出84篇。供應鏈網絡設計數據庫如圖1.16所示。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統計“年份” “期刊” “作者”信息,如圖1.17、圖1.18和圖1.19所示。文獻總體統計結果如表1.3所示。從圖1.17來看,關于供應鏈網絡設計的研究文獻數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表1.3可以看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和《物流技術》是供應鏈網絡設計研究領域的重要雜志。在研究學者方面,Rezapour、Farahani、Georgiadis、Longinidis、Pishvaee 等在供應鏈網絡設計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1.16 供應鏈網絡設計研究文獻在 NoteExpress 軟件中的匯總

圖1.17 供應鏈網絡設計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18 供應鏈網絡設計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圖1.19 供應鏈網絡設計研究作者分布
表1.3 供應鏈網絡設計文獻總體統計結果

4.供應商評估選擇
我們在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supply chain supplier selection”“supply chain supplier evaluation”,為了保證較高的相關性和避免過多的文獻,只選取檢索詞在“title”中出現“supply chain supplier selection”“supply chain supplier evaluation”的文獻,總共得到209條記錄。在 CNKI 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供應鏈供應商選擇”,得到130條記錄。從兩個數據庫中總共得到了339條記錄,采用 NoteExpress 軟件導入題錄,查找重復題錄,重復判定字段設置為“題錄類型”“期刊”“年份”“標題” “關鍵字”和“作者”等。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36條,得到記錄數為303的供應鏈供應商數據庫 (見圖1.20)。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對“年份”“期刊”“作者”進行統計,如圖1.21、圖1.22和圖1.23所示。文獻總體統計結果如表1.4所示。從圖1.21可以看出,關于供應商選擇的研究文獻數量呈遞增的趨勢。從表1.4可以看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物流技術》、《物流科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 是供應商選擇領域的重要雜志。在研究學者方面,可以看出,Ghodsypour、O'Brien、Reuter、Amid、Foerstl 等在供應商選擇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供應商的選擇研究最早、影響也最大的是 Dickson,早在1966年他通過分析170份對采購經理和采購代理人的調查結果,整理出23條供應商選擇準則,Dickson 認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供應商的績效[28]。Weber 等綜述了1967—1990年關于供應商選擇的74篇文獻后,統計出提及 Dickson 的23項供應商選擇標準的次數[29]。他們發現價格是討論最多的一項標準,接下來依次是交貨、質量、生產能力/生產設施、地理位置、技術能力、管理和組織等,而其他的因素則很少提及。這一問題被后來的很多學者加以改進和完善,出現了分層次的評價準則體系。不同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不同的評價準則。Ho 等回顧了2000—2008年國際期刊發表的關于多準則供應商評價和選擇方法[30]。Govindan 等回顧了1996—2011年在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綠色供應商選擇文獻[31]。Wu和Barnes回顧了2001—2011年發表的供應合作伙伴決策的文章[32]。Chai 等提供了一個2008—2012年決策者做供應商選擇的系統的文獻綜述[33]。Igarashi研究了綠色供應商選擇問題。回顧了1991—2011年21年間的60篇文章[34]。Wetzstein等研究了1990—2015年主要期刊的221篇關于供應商選擇的文章,得出數學方法成為供應商選擇的主流。關于綠色和可持續戰略方法的供應商選擇正處于研究的早期階段,代表著未來研究的主流方向。隨著外包的廣泛流行,選擇合適的供應商越來越重要[35]。可見可持續供應商的選擇已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關注點。可持續供應商選擇是一個包括定性與定量因素的多準則決策問題,因此有必要采用多準則決策方法來研究[36]。

圖1.20 供應鏈供應商選擇研究文獻在NoteExpress軟件中的匯總

圖1.21 供應鏈供應商選擇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22 供應鏈供應商選擇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圖1.23 供應鏈供應商選擇研究作者分布
表1.4 供應鏈供應商選擇文獻總體統計結果

5.供應鏈風險管理
我們在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supply chain risk evaluation”,總共得到338條記錄。在CNKI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供應鏈風險管理” “供應鏈風險評估”,得到153條記錄。從兩個數據庫中總共得到了491條記錄,采用 NoteExpress軟件導入題錄,查找重復題錄,重復判定字段設置為“題錄類型”“期刊”“年份”“標題”“關鍵字”和“作者”等。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29條,得到記錄數為462的可持續供應鏈的數據庫 (見圖1.24),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對“年份”“期刊”“作者”進行統計,如圖1.25、圖1.26和圖1.27所示。文獻總體統計結果如表1.5所示。從圖1.25可以看出,關于供應鏈風險管理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越來越得到學者的重視。從表1.5可以看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科技管理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物流技術》、《商業時代》是供應鏈風險管理領域的重要雜志。在研究學者方面,劉永勝、Bandaly、Goh、陳敬賢、Satir 在供應鏈風險管理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1.24 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文獻在 NoteExpress 軟件中的匯總

圖1.25 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26 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圖1.27 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文獻作者分布
表1.5 供應鏈風險管理文獻總體統計結果

企業的每一個過程和決策都容易產生不確定性。由于錯誤的評估和判斷失誤可能導致不可預見的風險,當發現得太晚時可能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不確定性需要持續的監測和管理。隨著不確定性的增加,風險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幾十年來,風險管理這個術語被廣泛應用于決策理論、金融、精算科學、醫療、營銷、管理、應急計劃和心理學等領域。
(1)風險含義
盡管有很長的歷史了,但是“風險”這個概念還是模糊的,經常是不明確的。“風險”的起源不能清楚地界定,因為這個詞似乎起源于不同的文化[37]。一種說法是“風險”的歐洲概念的詞源分析表示其來源于希臘的導航術語“rhizikon”,描述需要避免“海上的困境”[38]。從這個意義上說,“風險”的最佳定義就是恐懼或冒險。前者指商業活動和身體、精神上的困擾,后者意味著將金錢冒險作為一項戰略。另一種說法是“風險”最早源于意大利語“Risicar”,意思是“膽敢”(大膽、無畏),“膽敢”是對人類有冒險性的一種描述[39]。冒險意味有獲利的機會。在英文中,“Risk”強調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Claypool 等將“風險”定義為測量不良反應的概率和嚴重程度[40]。因此,“風險”的本質應當是指損失的不確定性[41]。
(2)供應鏈風險
供應鏈風險在過去幾十年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42]。典型的供應鏈風險包括由供應風險引起的中斷和延遲,比如供應能力限制、質量問題、供應商流動性問題,以及供應商依賴性、產品設計變更、交貨延遲[43],而采購相關的風險則有匯率變化、存貨、缺貨[44]。物流運輸風險方面,供應鏈相關風險有套牢的風險和道德風險,需求風險有由牛鞭效應引起的需求變動和不準確的預測、信息失真和存貨堆積,基礎設施和系統風險有中斷、設備失靈。風險可以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45],也可以分為操作風險和中斷風險[46]。供應鏈風險是組織、網絡或環境中的不可預測變量。由于未來的不確定性,這些風險可以在供應鏈中的任何時間點出現[47]。減少供應鏈脆弱性水平已被確定為供應鏈管理領域的一個關鍵研究問題[48]。Wagner 等將供應鏈風險定義為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里的負面后果[49]。Christopher 將供應鏈風險定義為“從最初的供應商到最終產品之間的物流、信息流和產品流的任何風險”[50]。應通過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協調或合作來管理供應鏈風險,以確保盈利能力和連續性。風險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與公司的聲譽利害攸關[51]。供應鏈風險作為風險的一種,既具有風險的普遍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特點。總體來說,供應鏈風險具有客觀性、傳遞性、多元性、復雜性、動態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等特點[52]。其中風險傳遞生命周期如圖1.28所示。

圖1.28 風險傳遞生命周期
(3)供應鏈風險管控
由于全球化的發展,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更加注重供應鏈風險管理[53]。因為更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和不確定性的增加,供應鏈風險管理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挑戰[54]。不同的趨勢加重了風險的暴露度[55]。Neiger等人認為供應鏈風險目標為最小化供應商缺少遵守要求的能力的風險,最小化糟糕供應商的合作的風險、最小化供應商財務不穩定的風險、最小化與供應商交流之間不標準的工作流的風險、最小化供應商依賴的風險和最小化供應商成為競爭者的風險[56]。
(4)供應鏈風險管理過程
風險管理是人們對各種風險的認識、控制和處理的主動行為,它包括識別風險來源,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嚴重程度 (評估風險級別),并決定如何處置風險的全過程[57]。風險管理中往往存在風險與效率的沖突,怎樣在較低風險情況下取得較高的效率是風險管理的目標。一般而言,風險管理大致可以分為風險識別 (Risk Identification)、風險衡量 (Risk Measurement)、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風險控制(Risk Control)四個階段[58],其過程圖如圖1.29所示。

圖1.29 風險管理過程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有效進行供應鏈風險管理的基礎,借助工具識別出所有與供應鏈相關的風險[59]。風險衡量確定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對供應鏈的影響程度。通過主客觀估計結合的方法對供應鏈上的風險進行估計和量化。風險評估是對已識別出的風險進行相對重要性排序,分析風險的潛在原因和后果等,為風險應對策略提供依據[60]。風險控制是提出風險應對策略并監控其影響,識別由于供應鏈動態性引起的或政策法規的改變引起的任意變動,然后提出新的解決辦法[61]。采用基于全球供應鏈環境的有效風險管理策略越來越具挑戰性[62]。許多學者已經發展了各種不同的策略去管理供應鏈風險[63]。風險緩解和控制策略分為主動和被動兩類方法[64]。一般來說,風險應對策略主要有規避、控制 (減少)、轉移和接受 (自留)四種策略。現將這四種常用的供應鏈風險應對措施介紹如下。
規避 (avoid)可以避免導致風險出現的行為[65]。控制 (control)是努力降低風險實踐發生的可能性。分擔 (share)是和供應商合作實現風險分擔,這可能包括通過保險進行風險轉移[66]。自留/接受 (retain/accept)是接受潛在發生損害,以免其他策略的實際損失 (成本)比潛在損失的最大成本還要高[67]。
6.供應鏈績效評價
通過在 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supply chain evaluation”“supply chain assessment”,共得到759條記錄。在CNKI數據庫中輸入檢索詞“供應鏈評價”,得到80條記錄。從兩個數據庫中總共得到了839條記錄,采用 NoteExpress軟件導入題錄,查找重復題錄,重復判定字段設置為“題錄類型”“期刊”“年份”“標題”“關鍵字”和“作者”等。刪掉其中的重復題錄7條,得到記錄數為832的可持續供應鏈的數據庫(如圖1.30所示)。然后選擇“文件夾統計信息”,分別對“年份”“期刊”“作者”進行統計,如圖1.31、圖1.32和圖1.33所示。文獻總體統計結果如表1.6所示。從年份分布圖可以看出,關于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研究從2004年開始進入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對文獻年份、作者、期刊等信息統計如表1.6所示。可以看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Production Planning&Control、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是供應鏈績效評價領域的重要雜志。而在研究學者方面,Ji、Wang、Govindan、Li等在供應鏈績效評價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1.30 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文獻在 NoteExpress 軟件中的匯總

圖1.31 供應鏈評價研究文獻年份分布

圖1.32 供應鏈評價研究文獻期刊分布
(二)綜合分析
我們從可持續供應鏈、白酒行業、供應鏈網絡設計、供應商選擇、供應鏈風險管理和供應鏈績效評價六個方面對文獻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閱讀標題與摘要來確定相關性,對所有文獻進行初步刪選整理,得到文獻數目分布如表1.7所示。

圖1.33 供應鏈評價研究文獻作者分布
表1.6 供應鏈評價文獻總體統計結果

表1.7 可持續供應鏈文獻總體統計

選擇題錄中最新的314篇可持續供應鏈和白酒的相關文獻的關鍵詞輸入NodeXL,將出現同一篇文章的關鍵詞添加連線,并將屬于同一個子圖的關鍵詞進行分組,得到圖1.34。可見,文獻關鍵詞表現得比較集中,說明關于可持續供應鏈的研究主題比較集中。在 NodeXL 中添加網絡圖中的頂點標簽,并計算各關鍵詞頂點的連線數,以頂點的大小區別顯示連線從多到少的關鍵詞,過濾連線少于20的關鍵詞,得到圖1.35。可以看出,可持續主題在研究中排第一,排第二的是方法類主題。可以看到最顯著的關鍵詞“Sustainability”,說明可持續供應鏈的研究重點在于可持續性,其次是生命周期評價 (Life Cycle Assessment)和社會責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說明可持續供應鏈研究的熱點集中在可持續性、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和社會責任上。

圖1.34 可持續供應鏈研究關鍵詞網絡圖

圖1.35 過濾后可持續供應鏈研究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