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研究思路

本書遵循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辯證把握現代化轉型與其文化價值支撐之間的內在關系?,F代化轉型意味著文化的變遷、思想的碰撞以及價值觀的交鋒,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實踐,必然產生與資本主義制度相適應的價值觀念,經濟層面上的理性化、政治層面上的科層化、文化層面上的個性化以及社會層面上的世俗化等,要言之,要保障“資本”(物化個體的表征)的“自由”交換和“平等”權利。但我們同時也要認識到,現代化轉型并不是自發的社會形態更替,離不開先進文化的思想引領和價值支撐,尤其是在新舊社會形態交替的歷史大變革時期,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運動,把宗教束縛和鉗制下的“沉睡的人”解放出來,變成了理性的人、俗性的人、個體的人,進而徹底釋放了個人的欲望和激情,表征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金錢”等,吹響了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來臨的號角。

20世紀的新文化運動和思想解放大討論,為中國現代化提供了持續轉型的源動力,個人的出現、市場的發育以及資本的推動,等等。但是,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獨特的國情,它的發動并不是西方式的“資本+個人”推動的,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從歷史上說,中國擁有著大一統的或者說集體主義的文化傳統,從現實國情上說,中國是一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它的現代化必然要開啟一個不同于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新范式,這個新文明類型不以構建殖民體系“掠奪”為宗旨,而是以合作共贏“互利”為目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這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普世價值觀所引領的,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支撐。

本書試圖從學理上厘清現代化的不同范式:資本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資本主義文明創造了世界歷史,但有其自身的歷史限度,那就是世界范圍內的“少數人的富裕”建立在“多數人的貧困”之上,正是在此意義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倡議的“共贏范式”“共享理念”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彰顯出引領未來文明類型發展方向的世界歷史意義。當然,論及現代化的“中國特色”,還應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對比的層面上具體展開,諸如西方大國的霸權秩序觀與中國全球治理觀的差異,資本主義的全球生態觀與中國的生態文明觀的不同,以及西方文化的擴張性質與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比較等,這是本書的不足之處,也是有待筆者深入研究的內容。


[1]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5日。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頁。

[3]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凉山| 乌鲁木齐县| 容城县| 馆陶县| 水城县| 新化县| 安吉县| 岗巴县| 宜丰县| 康平县| 西畴县| 东光县| 威远县| 确山县| 友谊县| 东兴市| 康保县| 思南县| 莱州市| 临澧县| 大方县| 洛扎县| 甘德县| 娱乐| 余姚市| 长沙县| 达尔| 白城市| 确山县| 闽清县| 太仓市| 宁城县| 塘沽区| 富平县| 汉中市| 望谟县| 名山县| 永兴县| 定远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