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討論和結論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漢語普通話更為復雜的多焦點的語音實現。之前相關的研究顯示,在漢語普通話中存在音系上“核心重音”和“核心前重音”的對立,并且在雙焦的情況,只有句中最右邊的焦點成分實現為核心重音,左邊焦點實現為核心前重音[33]。在Kabagema-Bilan等[13]的研究中,雙焦點中的第一個焦點沒有F0上的抬升,也沒有隨后的下降和壓縮現象出現。因此,只有右邊的核心重音是不可缺少的。

而在我們的實驗設計中,通過設置修正焦點,將一個述位焦點控制在句子的左邊(主語),并且將實驗句的句子結構類型固定在漢語的雙賓句結構,考察此時焦點的語音實現,及其與句法結構和韻律結構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句子結構的不同類型和長度由增加和減少修飾語成分來進行變化,而不同的修飾語和賓語成分為不同的信息結構提供了足夠的載體和空間。信息結構的控制,體現在不同焦點情況的組合,分別是寬焦點情況,單焦點(主語位置)情況和多焦點情況。下面我們對感知實驗和聲學分析的結果進行總結討論。

(1)寬焦點的焦點域與重音實現域不一致,寬焦點的焦點域為整個語句,而核心重音實現在主語上,后面的直接賓語成分實現為核心后重音。這個結論不同于之前的寬焦點句的重音只在最右成分上實現,說明焦點重音的實現受到句法制約,同時在語音上也受到韻律結構的影響。主語單焦點句中,主語實現為核心重音,但沒有核心后重音出現。由于所選的雙賓語句型,句子的間接賓語O1后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韻律短語邊界。多焦點句,在我們控制的條件下,句子最左邊的主語成分實現為核心重音而后接的焦點實現為不同層級的核心后重音。因此,對漢語來說,在不改變韻律結構的情況下,核心重音既可以在句子最右側實現,也可以在句子最左側實現,核心重音與其后的重音呈現不同的層級關系。核心重音是唯一的必要的成分,而核心后重音是可選擇的成分。

(2)焦點重音的韻律特征。與重音相關的韻律特征有音域擴展抬高、焦點后壓縮(PFC)、時長拉長,但是擴展抬高或者拉長的幅度與句長相關。對非句末核心后重音來說,PFC特征相較F0來說更為可靠,但PFC下降趨勢受到其后的重音或者韻律邊界的逆向協同發音影響。因此,我們認為焦點實現的特征是音高、時長、PFC等韻律特征的融合特征,而且受到句法語義、韻律結構的制約。

第一,SV(M1)O1(M2)O2的韻律結構。

SV(M1)O1(M2)O2的韻律邊界感知,在O1后出現一個明顯的邊界,為韻律短語邊界,而在S和V后面有一個較小邊界出現,為韻律詞邊界。而M2和O2之間幾乎沒有感知到邊界的存在。因此,對我們選定的這個雙賓語結構,含有兩個韻律短語,第一個韻律短語又包含三個韻律詞[S,V,(M1)O1],而第二個韻律短語包含一個韻律詞[(M2)O2]。

第二,焦點、焦點重音與韻律和句法結構的關系。

我們對雙賓句的實驗分析,表明漢語焦點重音的實現受到句法、語義制約,并體現在韻律結構上。

首先,寬焦點句(BF)。句法語義研究發現,漢語寬焦句的重音通常落在句末的實詞位置上[28][45][49][51],針對漢語SVO句型進行的語音實驗,也驗證了寬焦點的重音實現在位于句子最后的賓語成分上[33]。

在我們選用雙賓語句中,寬焦點句的重音落在句子最左邊的主語上,實現為句重音,也即核心重音。同時,賓語O1和O2也可以感知為次級重音。在O1后存在一個韻律邊界,雙賓語句被劃分為兩個韻律短語。O2成為第二個韻律短語的短語重音。但是隨著句法成分的增加,特別是第一個韻律短語增加了M1以后,使第一個韻律短語內部的韻律結構發生變化,O1也被感知為一個重音成分的程度增加。比較圖5中的寬焦點和O1和O2窄焦點情況,可以支持寬焦點中O1和O2實現為核心后重音的事實。這再次說明漢語的寬焦點的焦點域與重音實現域不一致,焦點重音的實現與句法結構相關。

其次,來看單焦點句(F-S)。通過控制焦點類型,將修正焦點設置在主語上,與寬焦點很不同的一點就是主語被感知為核心重音的比例遠遠高于寬焦點句,因此主語位置為核心重音,兩個賓語被感知為次重音,但級別遠遠小于寬焦點的情況,并沒有實現為核心后重音。

雙焦點句,控制句子最左側的主語位置為修正焦點,第二個焦點為后接的直接賓語、間接賓語或者其修飾語。感知實驗表明修正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其后第二個焦點實現為核心后重音。

三焦點句,同樣控制句子最左側的主語位置為修正焦點,主語位置實現為核心重音,而其后兩個焦點也可以實現為兩個次級重音,即核心后重音。

賈媛在[33]中指出,雙焦點句的后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而前焦點實現為核心前重音,本文研究結果,繼續回答了當雙焦點的第一個焦點為對比或者修正焦點的時候,焦點重音是如何實現的:第一個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而第二個焦點實現為核心后重音。同時,更進一步考察了三個焦點的情況,第一個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時,后面兩個焦點也實現為核心后重音。焦點重音有層級性,核心重音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

O1后均感知到一個明顯的韻律邊界,隨著句子成分的變化,韻律邊界的感知分布結果也有變化。

因此,焦點重音實現的重音等級,與焦點類型(句子語義)、句法結構相關,語音實現上也與韻律結構相關。結果還有一個發現,就是重音等級與韻律結構之間沒有嚴格的等級對應關系。比如,SVM1O1O2中F-S-O1的韻律短語邊界在O1后,但其后的韻律短語O2并沒有被感知為核心后重音。

第三,焦點重音的韻律特征。

我們以陰平句為例分析了焦點句的韻律特征,包括焦點重音F0、時長、焦點前后的音高變化,特別是焦點后的音高壓縮PFC現象。

圖10給出了SVM1O1M2O2結構中,四種雙焦點句對應的四聲聚合的音高變化。紅色實線框為焦點承載區,藍色虛線框為焦點后或者焦點前區域。通過四聲聚合語調的音域變化,說明焦點處音域顯著加寬,是焦點表現的主要特征之一[54]。賈媛等[11][12][33]和林茂燦[55]探討了“重讀”音節的音高變化模式。我們研究結果也表明,當句子中的音節負載焦點時,主要是由提高高音點來實現的,而在上聲的情況中,體現為低音點的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小于高音點抬升。

圖10 句法結構為SVM1O1M2O2的雙焦點四聲聚合的情況

核心重音和核心后重音的音高表現不同,核心重音的音域明顯要高于其他層級的重音音高,表現出高音點比其他重音高。對于核心重音而言,在相對較短的句法結構中(例如,SVO1O2),F0的抬升是非常顯著的(在差異性比較上與單焦點的抬升程度無顯著差異),而焦點后的壓縮現象卻并不明顯。在相對較長的句法結構中(例如,SVM1O1M2O2),F0的抬升程度要明顯小于單焦點情況,而焦點后壓縮的程度逐漸開始顯現,其壓縮程度和壓縮范圍趨向與單焦點情況相一致,但受到了其后音高重音逆向協同發音影響,以及O1后韻律邊界的抑制。音高重音逆向協同發音影響的大小與核心重音和核心后重音間距離遠近相關,兩個焦點間距離越小,逆影響作用越大,焦點后壓縮越不顯著;而韻律邊界的阻斷作用相對穩定,韻律邊界位置固定。對于非句末位置的核心后重音,其在聲學上的表現特征是F0音域的抬升程度隨著句子長度的增加而逐漸變小,但焦點后的壓縮現象一直有顯著的表現,O1后的韻律邊界對其也有抑制作用。對比發現,漢語普通話的焦點重音實現中,焦點后壓縮(PFC)作用是穩定的。而焦點重音F0抬升這一特征在句子結構較短時有明顯作用,在較長的句子結構中作用減弱。

焦點重音的時長作用在短句中大于長句。短句中,時長和F0變化、PFC等都是實現焦點重音的可靠韻律特征;長句中,PFC比其他兩個參數更為可靠。

第四,韻律結構對音高變化的影響。

焦點重音的語音實現與韻律結構相關。一個是焦點重音除了核心重音,其他焦點重音的層級與韻律層級結構盡管不是一一對應,但實現受到韻律層級的制約,比如韻律短語邊界對PFC的下傾有抑制甚至是阻斷作用。

我們來看圖9中的兩個例證。第一個是三焦點“F-SU-O1-O2”中,M2作為O1的焦點后區域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壓縮,而是作為O2的焦點前位置,相較于寬焦點情況沒有太大的改變。焦點后會有焦點后壓縮現象,但對焦點前的成分影響不大,焦點前區域基本沒有變化[22][33]。這表明,M2與之后的O2作為一個韻律單元,關系更為緊密,而與之前的成分有一定距離。這里O1后確實是一個韻律短語邊界。第二個例子,三焦點F-SU-M1-O2中,焦點M1后的區域有明顯的壓縮(在O1位置上有所體現),而這種壓縮現象到了M2的區域突然停止,M2的音高出現了陡升,升至寬焦點情況的程度。之前的研究表明,焦點后的壓縮現象會一直延伸至句末[22][33],但在F-SU-M1-O2這種情況中出現了明顯的阻斷,M2并沒有受到延伸的壓縮作用的影響,而是作為O2的焦點前區域同寬焦點相比差異不顯著。因此,我們認為有一個明顯的韻律短語邊界起到了抑制甚至阻斷作用。這一韻律邊界表明有兩個韻律短語的存在,韻律短語起始處有一個音高重音。

而對于焦點處于主語位置而言,其后謂語動詞的位置有焦點后音高壓縮的現象,而這個壓縮影響有時會延伸影響至M1,比如在F-SU-M2和F-SU-O2(見圖8下)中;有時又不會對其產生太大影響,如F-SU-O1-O2和F-SU-O1-M2(見圖9)。這說明在謂語動詞后還有一個小級別的韻律邊界,我們認為是一個韻律詞的邊界。這又進一步說明,在這個特殊的句法結構中,可以實現為核心重音和多個核心后重音的對立。

本文針對漢語多焦點情況下核心后重音的實現情況,集中考察了漢語雙賓句在不同信息結構組合下的焦點實現情況。回答了引言中提出的問題,總結如下:

第一,焦點與焦點重音的實現。

焦點重音的實現與焦點類型、句子結構等相關,同時受到韻律結構的制約。

常規寬SVO焦點句,焦點重音是現在最右邊的賓語上;在我們設定的句式和信息結構中,寬焦點句的主語實現為核心重音,其后雙賓語實現可以為核心后重音。單焦點句中,只有焦點成分實現為核心重音。

雙焦點情況下,有兩種實現形式:常規情況下(SVO),右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左焦點實現為核心前重音[33]。非常規情況,如本文討論的句首成分為修正焦點,句首主語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右邊的焦點成分都實現為核心后重音;三焦點情況下,第一個修正焦點實現為核心重音,后面的兩個焦點都實現為核心后重音。

可見,焦點重音實現為不同級別的重音,核心重音是不可缺少的。重音分布與語義(焦點類型)、句法結構、句長等相關。如何按照C-ToBI[14]中重音的分類,核心重音對應語調短語重音,核心后重音或者核心前重音對應韻律短語重音,那些感知得分小的次級重音,有一些對應韻律詞重音。

第二,多焦點句的韻律特征與韻律結構的關系。

韻律特征考察了重音位置的基頻和時長變化以及重音前后的音高變化等。對于核心重音,這幾個韻律特征都是其語音實現的相關特征。但其重音音高范圍拉寬抬高的程度以及時長拉長都與句子長短有關,句子越長,音高拉寬或者抬升程度和時長作用越小。非句末的核心后重音,重音的F0變化并不是一個穩定的特征,相比之下焦點后壓縮(PFC)的表現更明顯且穩定。同時,PFC的壓縮程度受到后接焦點遠近的制約和韻律邊界的抑制,也就是PFC會受到逆向協同發音影響,后接焦點距離越近影響越大,PFC就越不明顯;同時后接的韻律短語邊界對其有一定的抑制甚至阻斷作用。

對比發現,普通話的焦點重音實現中,PFC貢獻最大。焦點重音的音高在短句中明顯擴大,長句子中作用不大,因此是一個不夠可靠的特征;在本實驗中時長的作用也是總體受到句子長度的制約,但也與焦點成分的句法結構相關,在一些組合關系中,承載焦點重音的音節與其后接音節可以產生足夠大的輕重對比,從弱讀變化為輕聲,導致重讀音節后接音節失去本調,引起焦點位置的后字音域壓縮和時長變化。

因此,我們認為焦點實現的語音特征是音高、時長、PFC等韻律特征的融合,而且受到信息結構、句法語義、韻律結構的制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涿鹿县| 杭锦后旗| 尤溪县| 凭祥市| 柳河县| 依安县| 睢宁县| 汾西县| 霍城县| 富民县| 治多县| 元江| 岢岚县| 台前县| 东城区| 英吉沙县| 凤台县| 凤阳县| 临邑县| 乳源| 天镇县| 临猗县| 扬州市| 梧州市| 永靖县| 教育| 德安县| 阳江市| 成都市| 博客| 江陵县| 鹰潭市| 正蓝旗| 山阴县| 莱西市| 桐城市| 石门县| 黄陵县| 大新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