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貨幣供給內生環境下促進內需可持續增長的財政政策研究

一 引言

近年來,關于如何通過擴大內需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而保證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成為政府、學界乃至普通民眾日益關心的問題。2011年中國財政收入103740億元,財政支出108930億元,[1]占GDP比重分別達到22%和23.1%,占比比2010年分別提高1.4個和0.7個百分點。[2]由此可見,政府掌握著巨大的經濟資源,政府的財政收支行為通過改變國民收入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的分配,它會直接影響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從而成為影響中國宏觀經濟的重要因素。

其實,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國政府就曾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擴大內需,關于財政對內需影響的理論研究也盛行起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更是使得這一問題得到空前關注,與此相關的爭論也此起彼伏,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從這些研究的特點來看,以傳統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理論為基礎,以貨幣供給外生為假設前提的居多,尤其缺乏使用財政稅收收入增長率和政府投資支出增長率這樣的動態指標來深入分析財政影響內需的機理,進而探討財政影響內需路徑的研究。

隨著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財政收支通過金融體系的作用而影響貨幣供給,使得貨幣供給外生的假設已越來越難以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一致,貨幣供給內生的基本前提和現實條件已經客觀存在,而貨幣供給可能成為影響內需的重要傳導因子。這就導致以往主要基于貨幣供給外生假設為條件的相關研究可能難以全面和真實地反映財政對內需的影響。因此,如何客觀而深入地考察財政收支對內需的影響,以及它影響內需的路徑和機制,從而揭示出財政影響內需的某些規律,這為豐富學術研究以及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都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鑒于此,本章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ARDL方法驗證中國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問題,以及導致貨幣供給內生的財政因素。在此基礎上,使用財政稅收增長率和政府投資增長率(分別刻畫財政收支行為),以及貨幣供給增長率指標,采用SVAR方法構建擴展的內需模型,對中國1985—2010年的經驗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并在貨幣供給內生環境下對財政對內需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進行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射阳县| 政和县| 梧州市| 海伦市| 佛冈县| 沧州市| 井研县| 鄂托克前旗| 东乌珠穆沁旗| 四川省| 和田县| 樟树市| 改则县| 松溪县| 开封市| 寿宁县| 乐安县| 山东省| 新昌县| 广宁县| 彭山县| 延边| 喀喇| 澳门| 和政县| 肥城市| 科技| 综艺| 阿瓦提县| 西贡区| 西宁市| 合江县| 柳江县| 万年县| 沿河| 泸溪县| 福鼎市| 宝鸡市| 运城市|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