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金融經濟周期理論的演化路徑與方法論

20世紀80年代,以Kydland和Prescott(1982)為開端和代表,實際經濟周期理論一度成為經濟周期研究領域的主流方法[1]。實際經濟周期理論遵循新古典的傳統,認為經濟波動的絕大部分可以被實體經濟的沖擊所解釋,從而經濟周期是“實際”的(與“名義”相對),是對實體經濟環境變化的有效反應??梢钥吹?,實際經濟周期理論與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是對立的,貨幣是“中性”的。

然而,該理論在對現實經濟波動的解釋上越來越暴露出缺陷。一方面,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的相繼爆發讓人們認識到,“金融因素正成為影響實體經濟周期波動、引發各國經濟危機的重要根源”(周炎和陳昆亭,2014),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對金融因素的忽視已顯得與現實嚴重不符。另一方面,為了模擬現實經濟的短期劇烈波動,實際經濟周期理論要求模型中的生產率沖擊等實際沖擊足夠大,而這種大沖擊缺乏微觀證據的支持。金融經濟周期理論很好地彌補了這些不足。首先,金融經濟周期理論摒棄了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對經濟系統具有完備性的理想假設,通過引入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摩擦等因素,使理論模型更加符合現實。其次,金融經濟周期理論揭示了金融摩擦對沖擊的傳導和放大作用,這意味著小沖擊也能產生大波動,從而有效解決了實際經濟周期理論難以解釋的大沖擊問題。金融經濟周期理論對金融因素的關注,符合我們對現實經濟的觀察,為我們理解和分析現實經濟周期波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宏觀經濟學家對金融因素影響經濟周期波動的關注可以追溯到Fisher(1933)提出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其將金融因素作為導致經濟周期的主要原因解釋大蕭條的產生。根據他的觀點,信貸市場條件的惡化,如債務負擔的增加和資產價格的下降,并不僅僅是經濟衰退的被動結果,相反地,是導致經濟衰退的重要原因。然而,相關的理論研究長時間停留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層面上,直到Bernanke和Gertler(1989)在一個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對這一機制進行了刻畫。在此基礎上,一批包含金融摩擦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涌現出來。其中,最重要的兩篇文獻分別為 Kiyotaki和Moore(1997)對抵押約束機制的研究,以及Bernanke等(1999)對外部融資溢價機制的研究。這兩種金融摩擦被統稱為金融加速器機制(financial accelerator),共同奠定了金融經濟周期理論的研究基礎。

從方法論的角度,金融經濟周期理論繼承了實際經濟周期理論的建模技術,以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DSGE)模型為理論研究的主要工具。DSGE模型的優勢在于其具備良好的微觀基礎,從而可以有效避免Lucas批判[2],且其結構性特征為數值模擬和政策分析提供了理想的條件。此外,在RBC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壟斷競爭的廠商進而引入價格粘性,可以研究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該類模型也被稱為新凱恩斯(New Keynesian,NK)模型(Clarida等,19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姜堰市| 延吉市| 大英县| 文成县| 德兴市| 长子县| 郸城县| 临夏市| 洛阳市| 封开县| 栾城县| 胶南市| 泸定县| 利津县| 独山县| 运城市| 灵武市| 明水县| 清水河县| 客服| 光泽县| 商城县| 云安县| 平远县| 长宁县| 承德县| 汉寿县| 青岛市| 黄山市| 彩票| 哈巴河县| 绵阳市| 东方市| 邵阳县| 吉隆县| 碌曲县| 阳东县| 博罗县| 宜宾市|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