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碑文所述及的歷史

愛新國最早和西藏或西藏僧人的接觸,可以追溯到入關之前。其中尤以努爾哈齊時期的斡祿打兒罕囊素喇嘛為最早[24]。但清政府對西藏地方的直接統治則要到康熙年間通過平定西藏的準噶爾之亂以后,其標志性事件是駐藏大臣的設立[25]。而此四體合璧碑文中所記述的主要內容就是清政府平定西藏的準噶爾之亂。現依據碑文敘述順序,簡要介紹如下。

太宗崇德七年(1642),固始汗、達賴喇嘛、班禪喇嘛派使者出使盛京,使者受到后金政府的禮遇,并留滯盛京達八個月之久,《太宗實錄》有載“是日(崇德八年五月初五日),賜土白特國大賴喇嘛所遣問安一拉古格山庫土格兔喇嘛、俄勒特國歹青綽里吉等宴。……。每五日賜一小宴,如是相待者八閱月,于五月初五日方令回”。“并賞賜各使者禮品有差,并由同一拉古格山前往藏地的后金使者插干格龍等人帶去給達賴喇嘛、班禪喇嘛、亦兒桑巴汗(藏巴汗)、古式汗等九人信函及禮物”[26]。這是愛新國首次向西藏成功派遣使者。

康熙二十一年達賴喇嘛去世,當時的第巴桑結嘉措(sDe pa sangs rgyas rgya mtsho)隱匿不報,并假五世達賴喇嘛之名行事16年之久。碑文所述的“任意妄行”,要者有以下幾件:達賴喇嘛圓寂后匿喪不報、未經清廷同意選任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倉央嘉措(Tshangs dbyangs sgya mtsho)、“陰與噶爾丹朋比”[27]等,并最終被拉藏汗于1705年執殺。拉藏汗是固始汗祖孫四代在拉薩稱汗中的最后一位,其與第巴桑結嘉措的矛盾起于1703年,為了改變汗的無權地位,利用六世達賴喇嘛和第巴桑結嘉措的矛盾打擊桑結嘉措,1705年桑結嘉措稱奉達賴喇嘛之命,驅逐拉藏汗離開西藏,但最終反被拉藏汗執殺。[28]

策妄阿拉布坦(碑文漢文作策妄阿喇蒲坦,1665-1727年,清實錄譯為策妄阿喇布坦)是噶爾丹(γaldan)同母兄僧格(Sengge)的長子。在清政府平定噶爾丹叛亂的過程中,策妄阿拉布坦利用時機積極擴展自己勢力,1690年,利用噶爾丹東進喀爾喀的機會,占據了額爾齊斯河至烏布薩泊的廣大地區,實際控制了準噶爾部并與清政府取得了聯系,配合了清政府的軍事行動,故1697年因助剿有功,承認了他對準部的統治。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的堂兄弟策凌敦多卜(Cering dondob)率軍出現在拉薩附近,拉藏汗向清政府求援,但未等到援軍的到來。策凌敦多卜占領拉薩后,廢除了拉藏汗所立的六世達賴喇嘛,破壞掠奪寺院,殺戮或放逐僧人。[29]

1717年,拉藏汗的求援到達清政府,并于1718年為了驅逐準噶爾部出藏,派遣親軍侍衛色楞率兵進討策凌敦多卜,八月,陷入重圍,全軍覆沒。消息傳到北京,圣祖皇帝于1718年十月丙辰,命皇十四子固山貝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往平西藏準噶爾之亂。經過商議,確定大將軍統帥進藏之兵為一萬兩千名,噶爾弼為定西將軍,率兵七千名,由四川入藏,再由云南派兵三千到昌都一帶策應。復命阿爾泰、巴爾庫爾兩處將軍分別以一萬五千兵、一萬兵深入烏魯木齊以作牽制。1720年正式冊封塔爾寺的新呼必勒罕為達賴喇嘛,封為“弘法覺眾第六輩達賴喇嘛”并派遣滿漢官兵及青海蒙古之兵送往西藏,并使之坐床。[30]第八世達賴喇嘛強白嘉措(Byams spel rgya mtsho)時期,清高宗撰寫的《須彌福壽之廟碑記》才記道“黃教之興……八轉世而為今達賴喇嘛”,意即承認了強白嘉措第八世的身份,也就是承認了倉央嘉措第六世達賴喇嘛的身份,而默認了碑文中所載第六輩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第七世的名分。

事實上,碑文亦有不符史實之處,或者說撰文者有夸大之詞。如“一矢不發,平定西藏,振興法教”,據研究,康熙五十七年,“侍衛色楞、總督額倫特分別率軍自西寧南下,因二將領未能協調一致,會師遲誤,……與自藏北上的準部相持達四個月之久,終因缺馬缺糧,約三千軍士全部覆滅,一將戰死,一將被俘”[31],之后康熙才授命皇十四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瓮安县| 砀山县| 当涂县| 苍山县| 北宁市| 南召县| 承德县| 突泉县| 抚远县| 丽江市| 专栏| 彭泽县| 仲巴县| 合水县| 灵璧县| 茌平县| 黄石市| 镇巴县| 都江堰市| 栾城县| 福泉市| 揭阳市| 漾濞| 临安市| 夏津县| 宝应县| 墨江| 儋州市| 陇川县| 商丘市| 盖州市| 镇远县| 太和县| 乐亭县| 克什克腾旗| 巴彦淖尔市| 宁晋县| 芦溪县| 临江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