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作者名: 朱蓉本章字數: 1635字更新時間: 2022-06-02 16:52:14
圖目錄
圖0-1 世界遺產地地圖/2
圖0-2 中國世界遺產地分布/4
圖0-3 我國世界遺產管理體系上的“十八龍治水”/9
圖0-4 本書的研究框架/23
圖1-1 “努比亞行動計劃”將古跡進行成功遷移/25
圖1-2 保護后的神殿/25
圖1-3 世界遺產標志/28
圖1-4 世界遺產青年保衛者 “帕特里莫尼托”/28
圖1-5 2014年擁有不同數量世界遺產的國家和地區/33
圖1-6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結構層級/39
圖1-7 世界遺產的申報程序與基本步驟/50
圖2-1 英國世界遺產分布/65
圖2-2 鐵橋峽谷/66
圖2-3 英國文化遺產保護內涵與方式的演變/68
圖2-4 新拉納克世界遺產/70
圖2-5 巴斯城內新建項目與老建筑及周邊環境的協調/72
圖2-6 倫敦2011年“遺產開放日”宣傳海報/73
圖2-7 英國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架構/77
圖2-8 愛丁堡新城建筑/84
圖2-9 從愛丁堡城堡看舊城皇家英里街/85
圖2-10 愛丁堡舊城(William Edgar,1742)/86
圖2-11 愛丁堡舊城區景觀/86
圖2-12 愛丁堡新城規劃(James Craig,1767)/88
圖2-13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新舊城區范圍/89
圖2-14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舊城和新城/90
圖2-15 愛丁堡皇家醫院的改造開發項目/92
圖2-16 干草市場火車站附近新建酒店建筑設計方案/93
圖2-17 愛丁堡干草市場改造計劃方案/93
圖2-18 蘇格蘭文物局的標志/96
圖2-19 《愛丁堡保護區特色評估》報告/100
圖2-20 愛丁堡的39個保護區/101
圖2-21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四個保護區的大部分地區/102
圖2-22 圣安德魯廣場環境的整治改善/103
圖2-23 愛丁堡舊城街道環境的整治改善/104
圖2-24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登錄建筑/106
圖2-25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主要街道王子街的建筑再開發改建模式/107
圖2-26 位于舊城區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108
圖2-27 蘇格蘭詩歌圖書館/108
圖2-28 蘇格蘭國會大廈/109
圖3-1 澳門市政廳廣場改造前后/125
圖3-2 大堂前地改造前后設計草圖示意/126
圖3-3 澳門傳統城市結構、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良好關系/131
圖3-4 沿江高層建筑群對澳門歷史城區自然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131
圖3-5 澳門城市路網格局中的“直街”/132
圖3-6 荷蘭園大馬路邊西式住宅建筑中的生態設計/133
圖3-7 盧家大屋傳統中式住宅中的生態設計/133
圖3-8 澳門城市交通系統發展概念規劃/135
圖3-9 公共空間閑置用地的改造更新/136
圖3-10 構建濱江景觀綠帶和保證生態海岸線的貫通,防止熱島效應/136
圖3-11 里斯本(上)與澳門(下)城市布局中均體現出商業性與防御性并重的葡萄牙沿海城市性格特點/138
圖3-12 澳門三盞燈廣場附近的路網布局/139
圖3-13 前地作為澳門歷史城區重要的公共空間節點/139
圖3-14 愛丁堡視線控制分析/142
圖3-15 愛丁堡天際線指南/143
圖3-16 愛丁堡老城、新城控高分析/144
圖3-17 21世紀后的澳門城市新意象/145
圖3-18 進行初步整修改造后的望德堂區/147
圖3-19 婆仔屋文化創意空間/148
圖3-20 圣母大教堂舊貌/151
圖3-21 重建中的圣母大教堂/151
圖3-22 港務局大樓修復設計/152
圖3-23 亞婆井前地的區位分析/157
圖3-24 亞婆井前地周圍建筑環境現狀/158
圖3-25(a)十月初五日街區位分析/159
圖3-25(b)十月初五日街區位分析/160
圖3-26 亞婆井前地SWOT分析/161
圖3-27 十月初五日街SWOT分析/162
圖3-28 營造綠化公共空間/163
圖3-29 整合亞婆井區域的歷史建筑/163
圖3-30 區域交通網絡設計方案/164
圖3-31 六國茶樓可適性再利用設計方案/165
圖3-32 氹仔歷史中心區/169
圖3-33 澳門益隆爆竹廠場地原狀鳥瞰/170
圖3-34 防爆夯土墻/171
圖3-35 位于工廠中心的長方形池塘/171
圖3-36 益隆爆竹廠基地及其環境現狀的三維模擬/172
圖3-37 益隆爆竹廠工業遺產的改造設計/174
圖3-38 路環城市演變/175
圖3-39 路環舊城區鳥瞰/176
圖3-40 造船廠現狀/177
圖3-41 路環街道停車現狀/177
圖3-42 路環舊市區船人街西側重整規劃設計概念/180
圖3-43 荔枝碗周邊環境分析/180
圖3-44 路環荔枝碗仍保留有數十間船廠/181
圖3-45 荔枝碗船廠設計概念生成/182
圖3-46 荔枝碗船廠改造設計中的功能分區與定位/183
圖3-47 荔枝碗船廠改造設計景觀節點分析/183
圖4-1 高園街上午11點的街道場景/191
圖4-2 澳門歷史城區部分景點的人流分析/192
圖4-3 目前澳門旅游市場上較為普遍的紀念品/194
圖4-4 葡國雞旅游紀念品/195
圖4-5 “官也墟”室內空間/197
圖4-6 “MOD Design Store”/198
圖4-7 文化創意產品“澳門·節”/198
圖4-8 澳門益隆爆竹廠場地區位,具有改造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潛力/200
圖4-9 愛丁堡世界文化遺產管理計劃的制定程序/202
圖4-10 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機制的運作方式/204
圖4-11 世界文化遺產旅游數字化管理系統的構成/209
圖4-12 “記憶小站”,歷史城區中文化旅游信息服務設施設計/210
圖4-13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工作過程/213
澳門:“文化之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