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藏族人口相關數據分析研究
- 王娜
- 620字
- 2020-12-10 15:57:00
二 西藏人口的自然增長情況
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前,人口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增長極其緩慢。據有關資料記載,公元1737年,西藏人口以達賴、班禪轄區的戶數約計為96萬,若加上不屬于達賴、班禪轄區的昌都地區和部分那曲地區,人口已過100萬。西藏和平解放時地方政府上報人數近100萬,后經1952年核實,總人口約115萬。[2]
1952年西藏剛和平解放,還沒有進行民主改革,舊西藏地方政府依然存在,封建農奴制還沒有廢除,經濟社會發展依然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然較低,因此人口增長數量不大、增速緩慢。1952~1959年7年間,人口從115萬增加到122.8萬,增長了6.78%,年均增加1.11萬人,年均增長0.94%。
西藏全區人口由1952年底的115萬人增加到2000年的261.63萬人,48年間共增加146.63萬,增長了127.50%,年均增加3.05萬人,年均增長1.73%,這一增長速度是新中國成立以前任何時期所沒有過的。事實證明,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促進西藏人口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2000~2010年10年間,西藏人口共增加38.58萬人,增長了14.75%,年均增加3.86萬人,年均增長率達1.39%,比全國0.57%的平均增長水平高出0.82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屬于“高出生、高增長”地區,人口再生產模式也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長”向“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長”轉變。西藏人口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平解放60多年來,西藏已成為我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比1951年噶廈政府上報的人數增加了2倍,結束了歷史上人口長期停滯甚至下降的局面,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的歷史性跨越,是西藏人口走向繁榮興旺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