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宛如夢境

  • 我們的俗世生活
  • 蘇錦瀾
  • 1652字
  • 2021-01-12 22:50:32

從墳上下來,一家人開車去了天山村,天山村是蘇玉家鄉所在地市最靠西北的村莊,離其他附近的村莊都很遠。媽媽和舅舅幼時上學,要走幾十里的戈壁灘才能到鄉里的中學。

天山村很小,最主要的街道只有一條稍微寬敞一點的土路,在村子里呈南北走向,最南端是村里的小學,最北端是一條大水溝。土路兩邊是村民的房子,矮矮的小土房。蘇玉和姥姥,曾經住在其中的一間。

蘇玉小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在天山村跟著姥姥生活。那個時候蘇玉大概三歲左右,很多記憶的片段非常清晰,但是對于整個時期卻很難串聯起來。

讓蘇玉記憶猶新的是那個時候農村的孩子們,都不穿鞋,在鄉間土路上飛跑,偶爾腳會被草芥之類的東西刺一下,但是好像也沒有聽過有人受傷。蘇玉常常在村子里跑來跑去,包括大中午。

大人們在田地里勞作了一上午,總是想午休,于是告訴孩子們,中午有鬼,不能到處亂跑。可是孩子們哪里能待得住呢,依舊成群結隊地去河邊玩水,去莊稼地里摘一些可以采摘地農作物,或者是抓一些小麻雀直接烤了吃。下午大人們都從田地上回來,辛苦了一天,簡簡單單做一鍋湯面,大人孩子胡亂吃一些。

蘇玉最愛的項目是和姥姥去小樹林深處采蘑菇,姥姥那個時候不到五十歲,身體硬朗健康,多年的農村生活和勞作把她打造的結結實實。姥姥大而粗糙的手牽著小小的蘇玉,走在不陡峭卻蜿蜒的山路上,一開始兩邊都是農田,走著走著兩旁就成了松樹。山上有一些石窟,里面有非常精美的壁畫,但是因為長時間損害,很多壁畫殘破的無法修復,那些石窟也成了牧羊人和途徑客人的避雨處。蘇玉走累了,就和姥姥坐在石頭上,拿出一個軍用水壺和幾個干凈的西紅柿,有時候也是黃瓜。蘇玉開心地吃著,抬頭看著密可蔽日的松樹,耳朵旁是沙沙的風聲和遠處溪流的聲音。姥姥有時候坐著,有時候臥著大石頭上。蘇玉總是想,那個時候的姥姥真年輕,真年輕。

兩個多小時后,姥姥和蘇玉帶著一筐白白胖胖的蘑菇原路返回,回去的路程總是要快一些,晚上回家做成一鍋湯飯,真的是再美味不過了。那種蘑菇的香味,夾雜著泥土的氣息,讓蘇玉終身難忘。

還有一些難忘的片段,比如說姥姥早晨去田地勞作前,會在院子里曬一大盆水,一整天太陽的暴曬后,回來可以洗個簡單的澡,還可以分一些給蘇玉來個淋浴。可是蘇玉呢,和孩子們玩了回來后,左等姥姥不回來,右等姥姥不回來,干脆穿上媽媽在城里給買的紅色塑料涼鞋(蘇玉后來也想不明白,為什么瘋跑的時候不穿鞋,這個時候要專門穿上涼鞋。)站在巨大的澡盆里,和衣躺下去。身上的泥巴和污垢,隨著水慢慢淡化。當然澡盆里的水越來越臟。姥姥回家后看見這幅景象,只能河東獅吼……

還比如炎熱的夏天,村里的人喜歡睡到房頂上,夜晚的風吹來,會很涼快。可是,蚊子是相當地多,經常把小孩子們咬得鼻青臉腫。這個記憶對于蘇玉來說,那簡直是噩夢。長大以后,蘇玉最怕的也是被蚊子咬在臉上……

除了夏天,秋天應該是村里的孩子們最熱愛的季節,因為要“打場”。打場是將收割下的麥子的麥穗和麥稈分離后,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把麥穗輕壓,簡單地分開麥子和麥殼,然后根據風向,將這些混合物揚起,麥殼吹走,麥子留下。那個年代應該是90年初期,還沒有很多現代化的機器,農民們靠著自己的臂膀帶動雙手,靠著這一揚一灑,獲得了一次次的豐收。在大人們勞作的時候,孩子們早就在高高的麥垛上面玩耍了,藏貓貓和打牌是玩得最多的游戲,有時候躲在麥垛里,負責找的人還沒有結束游戲,就被大人喊回家吃飯去了,藏的人困了就在麥垛里睡著了。一覺醒來,是漫天星河,揉揉眼睛,走向歸家的方向……

蘇玉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十多年前的一切又浮現在了眼前。一家人在老房子面前下了車,駐足了很久。爸爸和舅舅在看房子的根基,媽媽和舅媽陪著姥姥去看鄰居,蘇玉看見弟弟被一只蜻蜓吸引了。

蘇玉想,1990年的天山村和2010年的天山村好像沒有什么變化,沿路其他村子的房屋都因為新農村建設而改頭換面,但是這個最遙遠的小村莊,好像被人遺忘了一樣,還是靜靜地在那里,什么也沒有變化。小學的國旗沒有變,房前的饅頭花沒有變,村里的房子沒有變,還有蘇玉那份懷念卻又再也無法重溫的感受,更是永遠不會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宾阳县| 大埔区| 石河子市| 巨野县| 宁蒗| 北流市| 长春市| 丰顺县| 昆明市| 卢龙县| 呼和浩特市| 太白县| 兰坪| 恭城| 铁岭县| 高州市| 白水县| 内江市| 府谷县| 镇康县| 蒲城县| 嵩明县| 青神县| 潼关县| 宜阳县| 梨树县| 都兰县| 灵武市| 广东省| 额济纳旗| 阜城县| 呼图壁县| 三原县| 兖州市| 襄垣县| 勐海县| 休宁县| 惠水县| 阜宁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