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稅務會計篇
第一章 稅務會計概述
【學習目標】
掌握稅務會計的定義;理解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熟知稅務會計的模式;熟悉稅務會計的特點、職能和目標;理解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則。
引導案例
預付卡增值稅處理有變化
持卡消費越來越普遍。購物卡、餐飲卡、美容卡、健身卡、加油卡、商通卡……很多人持有不止一張卡。這些卡都是先付費后購買,通稱預付卡。對于這些在購買時未實現消費的預付卡,發卡單位應當如何進行增值稅處理呢?
發卡單位銷售預付卡時,未發生增值稅行為,但是如果在預收款時開具發票,根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判定原則,在開具發票時即達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存在著預收款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使企業這部分業務的涉稅核算比較混亂。有的企業售卡時開具了發票,開了票便視為收入實現,增值稅和所得稅同步處理。有的企業售卡時沒有開票,只開了收據,會計稅務處理都可以不做收入不繳稅。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2016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改增試點若干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對預付卡的增值稅處理較之前的政策發生了較大變化,并且解決了之前遺留的諸多疑難問題。公告明確了預付卡的開票和納稅時間。在售卡環節,發卡單位雖然取得了預收資金,但未實現銷售,因此這筆預收資金不計繳增值稅,同時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發票稅率欄應填寫“不征稅”,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當預付卡實現消費時,即持卡人購買貨物或服務時,銷售方實現了銷售,應計繳增值稅,同時不得向持卡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明確了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也明確了企業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啟發思考
1. 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會對會計處理的內容產生何種影響?
2. 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有何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