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歡(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829字
- 2022-06-20 20:58:28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注釋
怨歌行:樂府《相和歌·楚調曲》。
新裂:裂,截斷。指剛從織布機上剪斷。
齊紈素:紈素都是細絹,紈比素更精致。齊地(今山東省泰山以北及膠東半島地區)盛產紡織品,這里的精細絲絹最為著名。
合歡扇:繡著合歡圖案的團扇。合歡圖案象征和合歡樂。
君:指心愛的人。
懷袖:胸口和袖口,這里是指隨身攜帶。
涼飆:飆,疾風,冰涼的疾風。
捐:拋棄。
篋笥:盛放物品的竹箱。
簡析
這首詩又被稱為《團扇詩》《紈扇詩》《怨詩》,是一首著名的宮怨詩。詩中借秋扇被棄比喻不受寵的嬪妃遭遇遺棄的命運。前兩句描寫了從織機上新裁下來的精美絲絹像霜雪一般鮮明皎潔,暗示出身名門的少女品質純美,志節高尚。三、四句描寫這樣一塊絲絹裁制成繪有合歡圖案的雙面團扇,如同天上一輪圓圓的明月,暗指女子的光彩照人和對團圓的熱望。“出入”二句寫到扇子可置于懷袖之中隨身攜帶,這里一方面是指女子受到寵幸,另一方面也暗指即便受寵,也不過是侍候君側,供其歡娛愜意的玩物而已。后面四句寫出夏季備受恩寵的團扇,其實時刻擔心秋天的到來,涼風吹走炎熱的同時,自己也將被棄置在竹箱里。這里運用了語義雙關,“秋節”隱含韶華已衰,“涼飆”,象征另有新歡;“炎熱”,比喻愛戀熾熱;“篋笥”,比喻冷宮幽閉。詩人用隱晦的語言,將幽深的哀怨娓娓道來,讓人不得不驚嘆她的才情,同時感慨她的不幸。
背景
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被選入宮的班氏因為文采斐然,備受漢成帝寵信,被封婕妤,后來因被趙飛燕和趙合德排擠,在長信宮供養太后。在漫長而寂寞的冷宮生活中,班婕妤內心抑郁,作此《怨歌行》以感傷自己的身世。
名家點評
〔南朝梁〕鐘嶸:《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詩品》)
〔清〕沈德潛:用意委婉,音韻和平。(《古詩源》)
〔清〕吳淇:“裁作”句,既有此內美,又重之以修能也。(《選詩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