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憶傅抱石先生

梁書[14]

傅抱石先生是我最早的畫友,說起我和他的第一次見面,倒還挺有趣呢!記得那是1926年秋天,我已在吉安陽明中學畢業,正在無所適從的時候,便到南昌洗馬池的一家古舊書店去買書,看到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身上背著一個挎包,正在那里看得入神,特別是他對一些古畫、字帖更是看得津津有味,一邊看一邊還用右手不停地比畫著,挎包里的東西還不時發出“嚓嚓”的響聲。我被那個青年的舉動吸引了,我兩眼盯著他,心里想:這一定是個有文藝修養、有藝術才華、有書畫水平的青年。因此,我走上前去問他:“朋友,你貴姓?”他說:“我姓傅,叫傅瑞麟。”“你呢?”他回問我一聲。“我姓梁,叫梁凱世。”我又問:“你是不是叫傅抱石?”他回答說:“是。”我一聽這個名字,心里恍然大悟,高興地說:“啊!久聞大名,今天能和你在書店巧遇,真是三生有幸。”于是,我就滔滔不絕地告訴他:“我從小喜歡美術,十多歲開始學畫畫,今年19歲了,已在吉安陽明中學畢業。”他聽了我的介紹,臉上眉飛色舞,似覺志同道合,極力鼓勵我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以后去考上海美專,那是劉海粟先生主辦的學校。我一聽,心里豁然開朗,好像在茫茫的夜里找到了北斗星。迷途中找到了方向,給我這個失學青年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從此以后,我就立志攻畫,于1929年考取了上海美專。

他挎包里是些什么東西呢?原來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圖章,有石頭的,有木頭的,也有牛角的,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雕刻神童”,一個金石家,后來他還給我雕了一顆圖章,文曰“壯志未已”。這四個字成了我的座右銘,一直鼓勵我在學業上樹雄心、立壯志,為發展祖國的美術事業而奮斗!直到現在我還留著這顆小小的閃光的圖章。

1932年,我在上海美專畢業后留校教書。當時,抱石兄在南昌中學任教,我與他經常通信和見面。1933年,他曾約我一起東渡日本留學,本來我非常想去,但因家事糾纏,沒有去成。

1936年,他從日本留學回國,我們在上海見面后,曾一起回到南昌聯合舉行了一次畫展,他的作品很有風格,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但卻激怒了國民黨反動派,南昌的《新聞報》發表消息,說我們賣門票,不過是“走江湖的畫家”。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的第二年,正值國共合作時期,為了抗戰的需要,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另設立了武漢三廳,負責抗日宣傳之報紙、雜志、出版以及文化藝術組織等宣傳審查工作。當時,政治部部長陳誠電告郭沫若,云:“有要事共商,請即命駕。”要郭沫若擔任三廳廳長之職,但遭到郭沫若的拒絕。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得知后,即面勸郭沫若從抗戰大局著想,一定要他前來擔任此職,但郭沫若仍然提出以三廳主要工作人員由他指定為條件。政治部答應后,他才赴任,抱石兄就是由郭老提名到三廳擔任郭老的秘書的。我和陳衛華女士也是這個時候由何香凝先生向郭老舉薦來到武漢三廳工作的,到武漢后,我與抱石兄住在一個房間里,經常議國事、評郭老、談技藝,推心置腹,無所不談,交情甚篤,特別是談到他與郭老的交誼,總是情切切,情緒極為激動。現在這兩老都已去世,他們生前親密交往的軼事,很少為人所知。那時,由于我與抱石兄親如手足,加上我工作熱情高,國畫又畫得不錯,很快得到郭老的器重,在郭老的關懷下,我與陳衛華女士很快在武漢結了婚,郭老是證婚人,抱石兄前來恭賀。婚后,我被調到河南洛陽擔任抗日戰地服務團總干事,我愛人擔任會計工作。由于我們抗日宣傳搞得轟轟烈烈,有的如“擴大宣傳周”“七七周年紀念”的運動震動了全國,從而冒犯了國民黨當局之禁令,下令解散了三廳和抗日戰地服務團。抱石兄被迫輾轉到四川重慶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我則由宜昌轉到江西。以后,我們就相隔27年沒有見面了。

1965年,傅抱石先生與世長辭了,當噩耗傳來,使我悲痛至極,回憶起我和抱石兄相處的日子,他對我的啟發和幫助,真使人終生難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龙里县| 陈巴尔虎旗| 白银市| 曲靖市| 双流县| 姜堰市| 东城区| 梓潼县| 怀化市| 桦川县| 嫩江县| 威远县| 杭锦旗| 东乌| 黄陵县| 来安县| 温宿县| 彰武县| 开阳县| 三河市| 池州市| 灌阳县| 司法| 马山县| 子长县| 晋城| 临江市| 盈江县| 海南省| 遵义市| 大荔县| 铜梁县| 宁河县| 香河县| 三河市| 拉孜县| 甘德县| 汉川市| 景德镇市|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