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梅蘭芳在崇文區(qū)的生活

第一輯 眾人談梅錄:似與不似之間

劉嵩崑

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故居,一般均指西城區(qū)護(hù)國寺街甲1號,實(shí)際這僅是梅蘭芳晚年的寓所,該處原為晚清慶王府的馬廄,民國時曾為禁煙總局辦事機(jī)構(gòu),后一度成為軍人住宅。此院共有房37間,新中國成立初曾作為招待所。1951年,梅蘭芳由上海遷回北京,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周恩來總理擬讓梅氏全家遷回?zé)o量大人胡同(今東城區(qū)紅星胡同)舊居。該宅第為秀麗纖巧的七進(jìn)院落打通的豪華大宅,建有花園、假山、游廊、荷花池、洋樓等。詩人李釋戡為梅蘭芳的書齋起名“綴玉軒”,自1923年至1932年冬,梅蘭芳一直住此,該處是梅氏一生最好的寓所,后因時局關(guān)系舉家南遷,1943年將此寓所變賣,以維持生計(jì)。梅蘭芳當(dāng)即婉言謝絕了周總理的美意,言道:“那所宅子我早已賣掉,今天我不能借共產(chǎn)黨的力量再把它收回來,請政府隨便給我安排一處住所吧。”最后定居護(hù)國寺寓所,直至1961年8月8日病逝,梅蘭芳在此居住整10年。1984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hù)單位,鄧小平題寫的“梅蘭芳紀(jì)念館”匾額,懸掛大門外橫楣上方。

梅蘭芳在京城內(nèi),除西城區(qū)、東城區(qū)的寓所外,在宣武區(qū)、崇文區(qū)亦有他的故居。清光緒二十年(1894)陰歷甲午年九月廿四日,梅蘭芳誕生于宣南李鐵拐斜街45號(今鐵樹斜街101號)。該寓所為其祖父梅巧玲(1842—1882)購置,是一所普通的四合院落。原宅院外沿街建有高墻,高大的門樓與宅門相對,倒座南房三間半,半間辟為門道,迎門為雕磚影壁,原兩廂房南山墻間為木隔墻,中為月亮門,東、西廂房各為兩間,北房為上“四破五”帶前廊,光緒八年(1882)梅巧玲病故北屋。梅蘭芳之父梅竹芬(1872—1897),因患大頭瘟亦故于此宅,梅蘭芳時年僅三歲。1900年庚子時隨祖母陳氏和伯父雨田遷居百順胡同租賃房,時年六歲,曾就讀于附近的萬佛寺灣(今萬福巷)私塾館。九歲從蒙師吳菱仙學(xué)戲,11歲首次登臺于廣和樓,客串昆曲《長生殿·鵲橋密誓》織女,此為戲中戲。

1907年,舉家由宣武區(qū)遷至崇文區(qū)居住,梅蘭芳時年13歲。先后在該區(qū)居住有四處之多,是梅蘭芳于京城住處最多的一區(qū)。首先遷入的住所是位于珠市口東大街北橋?yàn)车辣钡谋碧J草園,此時梅家的經(jīng)濟(jì)狀況正處于最窘迫的時期,故該住所是梅蘭芳一生居住最窄小簡陋的一處。就在遷入此宅的當(dāng)年,他帶藝搭喜(富)連成社借臺演戲,雖拿到的僅是一點(diǎn)點(diǎn)心錢,但心理上覺得自己已開始掙錢了,當(dāng)?shù)谝淮伟彦X雙手捧給母親時,母子倆的興奮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快慰之心使慈母激動地滴下了熱淚。孰料第二年的陰歷七月十八日,其母楊長玉病故于這所房內(nèi),享年僅32歲。

1909年,15歲的梅蘭芳已是失去雙親的孤兒,這年又隨祖母和伯父遷至南橋?yàn)硸|側(cè)的鞭子巷頭條一所小四合院內(nèi)(2001年因擴(kuò)建兩廣大街該巷已不存)。16歲時因變聲“倒倉”離開了喜連成社停止演唱。不滿一年嗓音恢復(fù)后,正式搭玉成班演出,有了固定收入。此時孝服已滿,于此宅與前室王明華(名老生王少樓之姑母)結(jié)婚,次年其子大永出生。

1912年,梅蘭芳18歲時,全家又移居鞭子巷三條(今錦繡三條26號,現(xiàn)為天壇派出所)。這是一所普通的小四合院,寓所原坐北朝南(現(xiàn)從南房西側(cè)開門通往前院辦公室),該院北房為上,共五間,左首兩間為其祖母臥室,右首兩間為其伯父、伯母居住。因其祖母喜歡看經(jīng)念佛,故當(dāng)中一間辟為佛堂。院落內(nèi)東、西廂房各為三間,梅氏夫婦住西房,東屋為廚房。南屋三間為倒座房,兩間為客廳,一間是書房。其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的琴師,長期輔佐譚鑫培,曾被選入升平署進(jìn)宮承差,凡場面樂器無一不精,常于客廳接待前來討教京昆音樂問題之人,并于此課徒傳藝。遷居此宅不久,其伯父便將銀錢來往、日常度用的賬本交付與他,自此梅蘭芳便開始掌管此家。梅雨田于秋季病故此院,享年43歲。該年,梅蘭芳得譚鑫培提攜,于天樂園(華樂園前身)首次與譚合演《桑園寄子》,自此身價倍增。年內(nèi)女兒五十在此院出生。

1913年秋,應(yīng)上海丹桂第一臺許少卿之邀,掛二牌旦角隨頭牌老生王鳳卿赴滬演出,月包銀為1800銀圓,時年尚不足20歲。因首次出遠(yuǎn)門,故由其伯母陪同照顧。琴師茹萊卿,梳頭師傅韓佩亭,跟包的“聾子”宋順等同往。此行不僅在滬唱紅,而且得王鳳卿提攜,以《穆柯寨》首次演大軸戲,這也是梅第一次唱扎靠戲。為期45天的演出,于年底載譽(yù)返京。從未出過遠(yuǎn)門的梅蘭芳,離家日久多么思念家人呀!歸途中深深體會到“歸心似箭”的心情。出了北平東車站,忙與伯母坐上家里來接的車,回到闊別兩月之久的家,更感受到“祖母倚閭,稚子候門”的滋味。一進(jìn)家門直奔上房祖母屋內(nèi)請安,“奶奶,您好吧!可想您啦,我給您帶回許多南邊的土產(chǎn),有火腿、龍井……等打開行李來孝敬您。”他的長子大永,跑到爸爸身邊要糖吃。當(dāng)全家人圍坐一起吃飯時,祖母說道:“常言說得好,‘勤儉才能興家’,你爺爺一輩子幫別人的忙,照應(yīng)同行,給咱們這行爭了氣。可是自己非常儉樸,從不浪費(fèi)有用的錢。你要學(xué)你爺爺為人處世,也要學(xué)他勤儉的美德。我們這一行的人成了角兒,錢來得太容易,就胡花亂用,糟蹋身體。等到漸漸衰落下去,難免挨餓受凍。像上海那樣繁華的地方,我聽到有許多名角兒都?xì)г谀抢铩D愕谝淮稳ゾ统t了,以后短不了有人來約請你,你可得自己把握好,別沾染上那套吃喝嫖賭的壞習(xí)氣,這是你一輩子的事,千萬要記住我今天的話。”祖母這一番訓(xùn)誡,成為他一生立身處世的指南。

梅蘭芳愛好養(yǎng)鴿子,在東房旁搭有鴿子棚,里用木板隔成許多鴿子窩,每個小門上都有一流通空氣的小洞,窩內(nèi)放有草囤。每日天一亮,他就給鴿子喂食、換水、清掃,然后開始放飛訓(xùn)練,他亦睜大眼睛隨著鴿子飛行注目觀望,日久天長,竟把雙目鍛煉得炯炯有神,對他的舞臺表演藝術(sh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次由滬返京,見到這些暫別重逢的小寵物,猶如朋友相聚般的格外親切。

1914年,梅蘭芳開始學(xué)習(xí)繪畫,以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在此居住時,結(jié)識了王夢白、陳師曾、金拱北、姚茫父、汪藹士、陳半丁、齊白石等許多名畫家,他們常來鞭子巷三條梅家歡聚作畫,使梅蘭芳的繪畫藝術(shù)迅猛提高,造詣頗深。1915年陰歷九月二十三日白天于吉祥園首演了第一出古裝戲《嫦娥奔月》,編劇齊如山,服飾、扮相參考諸多仕女畫設(shè)計(jì)而成。劇中梅蘭芳飾嫦娥,俞振庭飾吳剛,李壽山飾后羿,謝寶云飾王母,李敬山飾兔兒爺,路三寶、朱桂芳、姚玉芙、王麗卿飾四仙姑,新穎的演出轟動一時。該年,其子大永4歲夭折,次年,女兒五十亡故,梅蘭芳極為傷感,這促使他早日另遷新居。

1916年,演出收入日漸增多,遂以兩千幾百兩銀圓典了南蘆草園一所宅院。該寓所為兩所打通的四合院,有房30余間。在此居住之時,其表演藝術(shù)更趨純熟。有幸又與譚鑫培合作演出了《汾河灣》《四郎探母》等。《木蘭從軍》《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童女?dāng)厣摺贰都t線盜盒》《麻姑獻(xiàn)壽》《牢獄鴛鴦》《宦海潮》《鄧霞姑》《一縷麻》等戲的首場演出,均是在此居住之時。1916年底,朱幼芬組“桐馨社”,梅蘭芳、楊小樓同時應(yīng)邀加盟。梅、楊于舞臺首次合作演出《長坂坡》,楊飾趙云,梅飾糜夫人,“掩井”一折,二人配合默契,至今無人能比。梅蘭于該班新排《春秋配》中飾姜秋蓮,楊飾配角張衍行,使戲大為增色,這是楊有意捧梅,使梅獲益匪淺。1919年,梅蘭芳為其祖母辦八十大壽堂會,于距住所頗近的織云公所舉辦了一場名家薈萃的堂會戲,開場是梅蘭芳的《麻姑獻(xiàn)壽》,大軸反串戲是《艷陽樓》,余叔巖飾高登,梅蘭芳飾呼延豹,傳為梨園佳話。同年四五月梅蘭芳率團(tuán)首次赴日演出,夫人王明華陪同前往,以照顧梅氏飲食起居。演員有高慶奎、貫大元、王毓樓、姜妙香、姚玉芙、芙蓉草、陶玉芝等,樂隊(duì)茹萊卿、高連奎、何慶斌等,領(lǐng)隊(duì)齊如山,一行35人。劇目為《御碑亭》《女起解》《武家坡》《游龍戲鳳》《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游園驚夢》《思凡》《琴挑》等。演出盛況空前,載譽(yù)而歸。該年經(jīng)羅癭公力薦,15歲的程硯秋拜25歲的梅蘭芳為師。1923年,梅蘭芳于寓所為其伯母辦六十大壽。后梅氏全家告別崇文區(qū),喬遷至內(nèi)城無量大人胡同新寓,開始藝術(shù)生涯的新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三明市| 长宁区| 邮箱| 启东市| 广州市| 彭水| 鲜城| 甘孜| 宜良县| 勐海县| 鹤山市| 巴彦县| 黄陵县| 荆州市| 大姚县| 高雄县| 上高县| 东乡县| 嘉义市| 治县。| 安顺市| 南皮县| 开江县| 泉州市| 丘北县| 彩票| 苏州市| 楚雄市| 马边| 祁阳县| 兴宁市| 高尔夫| 曲沃县| 咸宁市| 大方县| 安义县| 澄城县| 竹北市| 德令哈市|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