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特么不是在逗我?
- 華娛從94開始
- 二哈奇士
- 2106字
- 2024-05-13 23:35:49
魔巖文化。
“阿塵,你這是早有準備啊!”
看著曹塵在律師的指點下,于合同上落筆簽字,張陪仁忍不住發出感慨。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沒想到,曹塵竟然早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此次簽約合同,直接走的個人工作室的名義。
曹塵合上鋼筆,不以為意地打趣道:
“張生,我這還不是跟你們港臺藝人學的!”
個人工作室還真不是啥新鮮玩意兒,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香江娛樂圈的那幫人就開始這么干了。
便是放在內地,曹塵也不是第一個,就在去年,原黑豹樂隊的吉他手郭川林就成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鴻鈦音樂!
曹塵選擇成立自己的“時代音樂工作室”,也是為了方便。
有些錢,該交的必須要交,但能避也可以避的嘛。
張陪仁哈哈大笑,手指點著曹塵感嘆道:
“阿塵,有的時候我真不敢相信你出生在內地。”
他這話看似稱贊,卻帶著一股歧視的味道。一如未來的港臺人,在內地面前總是居高臨下,滿身優越感。
曹塵也沒慣著他,臉色一正,直白揭破:
“張生這話偏頗了,自改-開以來,內地發展迅猛,這年頭比我有見識的可太多了。”
“啊,哈……,確實,是我孤陋寡聞了。”
張陪仁也意識到剛剛話有不妥,打了個哈哈,連忙轉移話題:
“對了阿塵,不知道第一張專輯的歌曲,你準備了幾首?”
曹塵也沒抓著不放,聞言笑道:
“早就準備好了。”
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一疊紙張,放在桌子上推到了對面。
“這么快?”
詫異中,張陪仁拿起面前的稿紙,粗略一數,大概有十余張,每張紙上都寫了一首歌:
最上面的兩張是已經見識過的《一生有你》和《再度重相逢》
接下來八首分別是:
《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死了都要愛》、《假如》、《離歌》、《傷心太平洋》、《天涯》、《過火》
一張專輯一般10—12首歌,曹塵喜歡整數,就選擇了十首。
作為一名音樂人,張陪仁在音樂上的造詣比絕大部分詞曲作家都要強。
甚至,灣灣著名音樂人李宗勝還在他的歌曲《和自己賽跑的人》中,寫有這么一句:
【親愛的landy我的弟弟,你很少贏過別人但是這一次你超越自己】
這個被李宗勝稱為弟弟的landy便是張陪仁。
此時,張陪仁捏著稿紙一首一首往下看,腦海里情不自禁地照著曲調默默哼唱。
漸漸地,他的手開始顫抖,臉色越來越紅,心中更是涌起滔天波瀾。
強忍著內心的震撼,一直到看完最后一首歌,張陪仁才緩緩抬起頭。
此時,他雙眼通紅,看向曹塵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只怪物。
“你確定,要把這十首歌放在一張專輯里?”
他聲音嘶啞,明面上雖然在問專輯的事,但那眼神卻仿佛在說:
【你確定,你特么不是在逗我?】
不怪張陪仁反應這么大,一般而言,唱片公司為了利益最大化,俗稱割韭菜,一張專輯也就一兩首主打歌。
而他手中的十首歌,卻首首都有著爆火的潛質,將它們放在一張專輯里,簡直就是浪費。
可不要懷疑專業音樂人的素養,舉個例子,劉德樺爆火的兩張專輯“忘情水”和“天意”,最火的就是同名的兩首歌。
如果不是唱片確定這兩首歌會火,又豈會直接用歌名作為專輯名?
曹塵早就意識到,自己拿出這十首歌后,會引來張陪仁何種反應,他微微一笑,故作不解道:
“有問題嗎?”
“有!”
張陪仁霍然起身,咬著牙喘著氣,兩眼直直瞪向曹塵:
“你知不知道,你后面還有四張專輯,第一張專輯你就這么搞,后面你打算怎么辦?”
“后面?后面當然是繼續寫歌啊!”
“你確定,你后面還能寫出這種品質的歌?”
張陪仁聲音徒然拔高,眼中充滿了懷疑,以及想打人的沖動。
避免無辜被揍,曹塵聳聳肩,沒有再逗弄張陪仁,他緩緩收起笑容,凝視著對方,直到張陪仁猶疑不解時,才沉聲道:
“張生,我既然敢這么干,自然是有著足夠的信心,更何況,合同上明文規定,專輯歌曲由我做主。”
“而張生你,現在要明白的是,你我簽約后,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此時該考慮的是如何宣傳包裝,以便專輯大賣!”
說到這,曹塵頓了頓,然后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目光看著張陪仁,繼續說道:
“張生,說句不好聽,哪怕今后期滿,我離開了魔巖,也不代表往后我們沒得合作!”
張陪仁聽完這話,臉色唰的一下就變了。
曹塵話語中的敲打與拉攏之意太明顯了。
什么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什么叫“往后還能合作”?
這不是明擺著告訴自己,他曹塵才華橫溢,寫歌如喝水,你張陪仁不要再打什么歪心思,大家好好合作,日后好相見嘛?
說實話,張陪仁一開始確實擔心曹塵調子起高了,后面不好整,但緊接著,當他想到曹塵展現出的謀定后動的特質后,他又不禁焦急起來。
如果曹塵后面的四張專輯真的能保持住第一張的水準,他完全不敢想象,最后的總銷量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驚人數字。
不出意外,超過六百萬是毋庸置疑的了!
然而,再想到這種“恐怖”的專輯版權卻不在自己手里,這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那一刻,張陪仁確實生出了一些別樣的小心思,比如故意壓制專輯的灌錄,拖延出貨的速度,又或者,直接瞞報真實銷量,等等……
但這些念頭剛剛浮現腦海,他就不由地搖頭苦笑起來。
因為,他想起了之前商議合同時,曹塵故意加上的一些他當時不太理解的附加條款。
這些條款包含了唱片公司不得故意拖延出貨速度,以及曹塵本人在懷疑專輯銷量時,有權引入第三方監督,唱片公司必須配合等等……
可以說,曹塵將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魔巖想要使壞心思,基本不可能成功!
當然,最重要的是,沒人是傻子,如果曹塵的五張專輯都是這種水準,你就算瞞報銷量,也沒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