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自卑感和優越感

自卑感

“自卑情結”這個個體心理學的重大發現之一,已經馳名于世了。許多學派的心理學家都采用且在實踐中使用了這一術語,但我卻不敢肯定他們是不是真的了解或準確無誤地使用了這一術語。例如,對病人說他有自卑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樣不僅無法幫他克服自卑感,反而會加重他的自卑感。我們必須找出他認為的人生缺失,在他缺少勇氣的時候鼓勵他,才有可能真正地幫助到他。每一個神經官能癥患者都有自卑情結,所以,自卑情結的有無,并不能把某一個患者和其他患者區別開來。如果我們馬虎地告訴他“你現在被自卑感困擾著”,那根本無濟于事,這就好比對一個頭痛的病人說:“我知道你有什么病,你頭痛!”

被問到是否覺得自卑時,許多神經官能癥患者都會搖頭說:“沒有。”有些患者甚至會說:“你說反了,我感覺周圍的人還不如我呢!”所以,我們根本不用問他們是否自卑,只需要觀察他們的個人行為。行為會告訴我們一個人會用什么偽裝來證明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假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傲慢自大的人,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測出他的感覺:“別總瞧不起我,我一定會讓你們看看我是什么樣的人物!”假如我們看到一個說話時手勢、表情過多的人,我們也能推斷出他的感覺:“如果不反復強調,誰會注意聽啊!”我們相信,所有盛氣凌人的言行背后,都有一種必須特別努力才能消除的自卑感。就如怕別人感覺自己個子太矮,要踮起腳尖走路以顯得高一點兒的人一樣。在注重身高的孩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行為。如果問他:“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太矮了?”千萬不要指望他會承認這一事實。

因此,并不能因為一個人有強烈的自卑感,就認為他一定是柔順、安靜、拘束且與世無爭的人。自卑感表現的方式是五花八門的,也許,我用三個孩子初次進入動物園的故事能說明這一點。三個孩子站在獅子籠前面時,第一個孩子躲在他母親的背后,全身發抖地說道:“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臉色蒼白地站在原地,聲音顫抖地說:“我一點兒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獅子問:“媽媽,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其實,在這樣的環境中,三個孩子都害怕極了,但是每個人害怕的表現,因為人生態度的不同而有了不同。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自己還是希望所處的環境更好一點兒,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底氣,那么,我們就能用直截了當、見效神速的方法迅速改善環境,來消除我們的自卑感。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的折磨,自卑感會讓人們尋找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的出路。即使一個人已經灰心喪氣了,他認為再怎么腳踏實地也無法改善自己的處境,他也受不了自己的自卑感,仍然會想方設法擺脫這些感覺,只不過此時他所采用的方法未必能真正地幫助自己,雖然他的目標仍然是“克服困難”,但他所做的事卻不再是設法克服障礙,而是用一種虛假的或錯位的優越感來麻醉自己,但在這樣的麻醉中,自卑感卻與日俱增,因為這樣的麻醉一點兒效果都沒有。由于產生問題的根源沒有消除,他為克服自卑感而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他在自欺欺人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而所有壓在他身上的問題,也會變得越來越沉重。如果我們只能看見他的行為而不能理解這些行為背后的意義,我們只會以為那些行為是漫無目的的。就我們對他的表面印象來說,他似乎沒有改善自身處境的意愿,雖然他和其他人一樣,也在竭力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但是,他卻對改變客觀環境不抱任何希望,那么,他所有的行為就變得沒有意義了。如果覺得自己軟弱,他會跑到能讓自己覺得強大的環境中去,不是把自己鍛煉得更強壯、更有適應力,而是欺騙自己,讓自己眼中的自己顯得更強大。他這種方法不會永遠都有效。如果他感覺自己無法勝任工作,那么,他可能會在家里發威來重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無論他怎么自欺欺人,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如影隨形。一旦遇到的情況和過去導致他自卑的相似,自卑感就會被激發,它們是他精神生活中長期潛伏的暗流。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便可以真正地說一個人有“自卑感”了。

現在,我們可以給“自卑感”一個準確的定義了:一個人遭遇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并且認為自己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出現的情緒就是自卑情緒。根據這一定義,我們可以發現:憤怒、眼淚和道歉一樣,可能都是自卑感的表現。由于自卑感會讓人極度壓抑自己,所以需要用優越感來緩解這種壓抑,但這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因為我們往往只會在沒有用的地方爭取優越感,真正的問題卻被擱置一邊。如果一個人十分自卑,那么,他就會苦心孤詣地避免失敗,而不是追求成功,稍有困難,就會猶疑不決、不知所措,甚至打退堂鼓。這在廣場恐懼癥患者身上能很明顯地看出來,他們持有這樣一種觀念:“我不能走太遠,必須待在熟悉的地方。生活處處都有危險,我應該盡量躲起來。”如果一個人持有這種態度,他就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或一直躺著不肯下床。

面對困難時最徹底的退縮表現就是自殺。產生自殺傾向的人,放棄了所有生活問題的解決之道,他相信自己已經無力回天。如果我們知道自殺是一種譴責或報復的話,就能理解自殺者是如何爭取自己的優越感的。在每個自殺案件中,我們都會發現,死者一定會把自己的死亡歸罪于某一個人,仿佛在說:“我是所有人類中最脆弱、最敏感的人,但你們卻對我這么殘忍!”為了避免跟整體環境的接觸,每一個神經官能癥患者都會限制自己的活動范圍,唯一的差別是強弱程度不同。他喜歡和自己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保持距離,且把自己局限于自己可以控制的環境里,為自己造一間狹小的牢籠,關上門窗,就能遠離一切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他可以控制的地方,是怒吼呵斥,還是滿腹牢騷,就看他的修養了。自卑的人為了更快地達到目的,他會選出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覺得某一種方法不夠好,也會試另一種。但無論他用什么方法,目的卻是一樣的——不是努力改善自己的處境,而是為了獲得優越感。如果一個孩子發現眼淚是控制別人的最佳武器,他就會變成愛哭的孩子,而愛哭的孩子長大后又很容易患上憂郁癥。帶有水性力量的眼淚和抱怨,是一種有效的破壞合作、駕馭他人的武器。使用這一武器的人和過度害羞、忸怩作態及有負罪感的人一樣,會愿意承認自己軟弱,承認自己照顧不好自己,但這些行為背后,隱藏的是自己耿耿于懷的超越目標和不惜任何代價都要凌駕于別人之上的欲望。一個喜歡吹牛的孩子,他的自大情結會成為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如果我們觀察他的行為而不是聽他的言論,很快便能發現他同樣有著自己所不愿意承認的自卑情結。

所謂“俄狄浦斯情結”,其實只是神經官能癥患者“畫地為牢”的一個特例。如果一個人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愛情問題,就無法成功地克服戀母情結。如果他只在家庭這個小圈子里活動,那么,他也只能在這個范圍內設法解決性欲問題,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除了最熟悉的少數幾個人外,他無法再關注別的人。他害怕與別人相處,因為他擔心沒法兒以自己習慣的方式來面對一切。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大多數是被母親寵壞的孩子,從小到大的教育經歷讓他們相信:自己天生就有欲望被滿足的權利,他們從來不知道可以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家庭之外贏取溫暖和愛情。所以,成年后,他們仍然得抓著母親的圍裙帶生活。他們在愛情里尋找的,不是平等的伴侶,而是可以使喚的仆人,而最能讓他們放心的仆人就是他們的母親。任何孩子身上都可以誘發出俄狄浦斯情結,只要讓他的母親寵他、慣他,不讓他關注其他人,讓他與父親冷漠相處,讓他得不到父親最正常的關心。

各種神經官能癥患者都有某些行為限制。我們可以從口吃者的話語里看到他的猶疑,殘余的社會感使得他渴望和同伴交往,所以他很想找別人說說話,但他的自卑心理使他害怕與別人交談,這和他的社會感多么沖突啊,所以他說起話來就結結巴巴的。學校里的“差生”、三十多歲還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一直怕談婚論嫁的年輕人、重復做出同一行為的強迫癥患者、白天總是精神萎靡的失眠癥患者等,都有著深深的自卑情結,這種情結使得他們不愿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手淫、早泄、陽痿和性變態的人,生活態度都有重大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他們在與異性的交往中得不到滿足感而導致的。如果我們問他們:“為什么會這么害怕行為不當?”唯一的答案是:“因為把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了!”

我們已經說過,自卑感本身并沒有不正常,相反,恰恰因為自卑,人類才會致力于提升自己,文明也才得以進步。例如,因為發現了自己無知,發現了自己對預測未來的需要,科學才大行其道,因為科學為人類改進了整體生活環境,要更加了解宇宙也離不開科學,科學是我們因希望更好地控制自然而努力奮斗的成果。其實,在我看來,整體人類文化的發展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如果有一位理智的外星人來到我們的地球,肯定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從人類的各種協會、機構和設施,就可以看出他們為安全感做出的一切努力,如為了防雨而建造屋頂,為了保暖而穿上衣服,為了交通便利而修建街道——顯然,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地球上所有居民中最弱小的群體!”就某些方面來說,人類確實是動物界中最弱小的群體,沒有獅子和猩猩的強壯,也不像別的動物那樣能獨立面對生活的困難。雖然有一些動物也會因為自身不夠強大而聚集在一起,成群結隊地生活,但就合作的程度來說,人類卻比其他動物更多、更深刻。人類的嬰兒極度弱小,需要多年的照顧和保護。每個人都是從最弱小、最幼稚的嬰兒長大的,如果人類沒有合作,便只能任由環境宰割,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如果一個孩子不在學習合作中訓練自己,一定會越來越悲觀,陷入難以擺脫的自卑感里。我們也明白,生活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即使最有合作精神的人也不例外。沒有哪一個人會覺得自己已經強大到可以左右任何環境的程度。生命太短,而我們的身體又太脆弱,但關于人生的三個現實問題,卻不斷地要求我們尋找更多,更完美的答案。我們只能不斷地接近答案,所以我們永遠無法滿足于自己已有的回答。無論如何,為尋找終極答案而進行的努力是要永遠繼續下去的,但是只有熱愛合作的人,才會進行有希望、有貢獻的努力,真正地改善我們所處的環境。

毋庸置疑,我們永遠無法實現人生的最高目標。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或全部人類,在一個完全沒有困難的環境中生活,一定會非常無聊。在這里,任何事都在意料中,一切都可以提前計算好,明天不會發生任何意外,未來也沒有什么好期待的,這樣的生活得多無趣啊。其實,生命的最大快樂,恰恰是讓我們痛苦地缺乏確定感。如果我們能確定所有事,我們對每一件事都了如指掌,哪還用得著討論和發現?這兒是科學的末路,宇宙的故事也只值得述說一兩次。讓我們想象未實現目標的喜悅的藝術和宗教,也不再有任何意義。幸好,生命并不那么容易耗盡,所以人類才能永不停歇地奮斗,我們也能夠一直不斷地發現新問題,并創造出合作和奉獻的新機會。但患有神經官能癥的人,成長之初就已經遭遇了挫折,所以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始終非常低級,所以他的困難要比一般人大。正常人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能接受新問題,也能給出新答案,因此能對別人做出貢獻,他不會心甘情愿地落后于人而成為他人的負擔,不需要也不要求特殊關照,因為他可以根據自己的社會感,獨立而果斷地解決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古田县| 交城县| 炉霍县| 桐梓县| 甘德县| 司法| 囊谦县| 千阳县| 彰化县| 错那县| 宁南县| 罗定市| 水富县| 富民县| 余江县| 平潭县| 宽甸| 永昌县| 广西| 红安县| 星子县| 安平县| 罗定市| 枣强县| 舞钢市| 金平| 任丘市| 绥中县| 娱乐| 来凤县| 江安县| 民乐县| 仙游县| 监利县| 巴塘县| 鲜城| 定边县| 图片| 阜南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