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心靈與肉體

心靈和肉體之間的聯系與沖突

對于“到底是心靈支配肉體,還是肉體控制心靈”這個問題,大家一直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很多哲學家也參加了爭論,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唯心論或唯物論的問題。即使他們給出了數以千計的論據,但這個問題還是懸而未決。在這個問題上,個體心理學可能會提供一些幫助,因為個體心理學研究的正是肉體和心靈之間的動態關系。即使是重病患者,也是有肉體和心靈的,如果治療的理論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就不會有治療效果。所以我們的理論必須以經驗為推導基礎,必須經得起實際應用的考驗。找到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正確的理念。而作為心理學家,我們也必須接受找出正確理念的挑戰。

個體心理學的發展,使上述爭論變得簡單起來。這不再是一個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問題,肉體和心靈二者都是整體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用整體概念來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人是動物,生命需要運動,但不能只注重肉體鍛煉,還要注重心靈的修煉。種子在土地中生根發芽后,就被固定在了一個特定的位置,不能隨便移動。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植物也有心靈的話,一定會驚訝不已。但即使植物可以預知未來,對它也沒有任何用處。即便植物知道:“有人來了,他馬上就要踩到我了,我會死在他腳下……”但這又有什么用呢?植物仍然無法逃脫自己的劫難。但所有動物在能預見未來情勢時,會制訂自己的行動計劃,且據此行動。人更是能在預見事態發展方向后,制訂行動計劃并執行。這使得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都是有心靈或靈魂的。

心靈最重要的作用是預見事態發展的方向并指導自己的行動方向。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心靈是如何支配肉體的——它為肉體定下了行動策略。如果沒有行動目標,那么,肉體只能做出一些沒有用的毫無章法的散亂行動。心靈決定了行動的方向,所以是生活的主宰。肉體也影響著心靈,因為執行行動的是肉體。心靈只能在肉體已有能力及可發展能力之內支配肉體。假如心靈希望肉體飛到月球上去,除非先發明出能克服身體能力限制的航空工具,否則這是不可能的事。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善于活動。不僅方式較多(這一點可以從人類復雜的手的動作中看出來),而且善于利用活動來改變周圍的環境。

因此,不難預見的是,人類的心靈會越來越有預見性,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類奮斗的目標性也會越來越強。我們還會發現,所有實現細分目標的行為,其實都指向一個目標,即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一種克服所有困難、讓周圍環境都處于自己掌控之下的感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心靈活動和它指導下的行動必須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整體。心靈和肉體的一體化,在胚胎形成初始就開始了。如果皮膚受了傷,整個身體都忙著為它復原,但這并不只是肉體的責任,心靈也得發揮它的指導作用。運動、訓練和一般衛生學知識已經證明,傷口的愈合是身體在心靈的幫助下完成的。生命從形成第一天開始至結束為止,人的生長和發展都沒有離開過心靈與肉體的合作。

肉體和心靈是一個相互作用的共同體,彼此必須互助合作,不能各自為政。心靈就像發動機一樣,可以激發人體的全部潛能,使身體變得更健康、更有力量克服困難。我們的心靈活動可以通過肢體運動、表情表現出來,只要有動作,就是有意義的。眼睛、舌頭、臉部肌肉有了運動,才使臉上有了表情,這些表情的意義恰恰是心靈給予的。這下我們知道心理學(或心靈的科學)真正在研究的是:探討一個人各種表現的意義,找到他的目的,然后和別人的目標互相對照。

任何動作都是有目標的,心靈能使動作的目標變得更加具體。如果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那么,心靈時時刻刻都在判斷:“那個安全的地方在某處,我一定要朝某一個特定方向走才能到達。”當然,心靈的判斷也有錯誤的可能,但如果沒有一定的目標和明確的方向,根本不能有任何動作。如果我舉起了雙手,那說明我心里已經有了這個動作目標的存在。其實,心靈的選擇有時可能會出現紕漏,但它之所以如此選擇,是因為心靈誤以為它是最有利的。行動上的所有錯誤選擇,都源于心靈的錯誤判斷。安全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但一些人弄錯了獲得安全感的方法,采取了讓他們誤入歧途的具體行動。

如果我們看到了一種無法得知其隱含意義的表現或征兆時,了解它的最好方法就是簡單地把它歸納于一種純粹的行為。以偷竊為例,偷竊就是把別人的東西秘密地據為己有。首先,我們分析這種行為的目的:讓自己更富有,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安全感。因此,這種行為是貧窮感或匱乏感所導致的。其次,我們要了解此人的出身,他是處于何種境地、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匱乏感?最后,我們要看的是他為了改變自己的處境、克服貧窮感或匱乏感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恰當,行為方向是否正確,獲取所欲之物的方法是否用錯了。我們不必指責他的本質目標,但可以指出,為了實現他的個人目標,他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我們所謂的文化,是指人類對環境的改造,且我們的文化就是人類心靈指導肉體進行各種行為的結果。工作的靈感來自心靈的啟發,身體的成長則受惠于心靈的指導和幫助。

總而言之,人類的各種表現都有心靈的目的性。然而,過度強調心靈的比重,卻是絕對不可取的。要克服生活中的困難,身體必須十分健康。由此可見,心靈通過對環境的管理,來讓身體得到保護,防止我們遭遇虛弱、疾病和死亡,并避開災害、意外及功能損傷。心靈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和痛苦,也給了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和鑒別環境的優劣等能力,為了對某種情況做出某一最明確的回應,我們的感覺會讓身體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想象力和鑒別力是預力的工具,不僅如此,它們還能激發出許多讓身體行動的感覺。個人情緒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身體,但身體卻很難控制情緒。個人情緒主要是由個人目標和生活方式決定的,顯而易見,支配一個人的,并不僅僅是生活方式。如果沒有其他力量,一個人的態度并不足以導致什么行為,必須被情緒加強后,才能產生各種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攀枝花市| 隆林| 葵青区| 松溪县| 特克斯县| 安新县| 濮阳县| 改则县| 五常市| 辉县市| 营山县| 定日县| 凯里市| 闻喜县| 游戏| 肇源县| 阳高县| 朔州市| 贡山| 浪卡子县| 宁津县| 四平市| 萨迦县| 建湖县| 南皮县| 陆良县| 三门县| 徐水县| 辰溪县| 桃园市| 台州市| 盐边县| 土默特左旗| 运城市| 舒兰市| 施甸县| 延长县| 海城市| 大洼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