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木思齊
三月初五,他準備干農活的時候,廟祝又來告知他,明天知縣夫人和女兒將要來上香,希望他能夠告訴村民注意回避,尤其是茶肆里面的那些喝酒的酒鬼,千萬別鬧出什么事情來。
他沒有多在意,先去干活,到下午時候,告訴李大眼注意一點,明天要是有人來喝酒,就讓他裝著去別出喝,別在這里惹是非。
李大眼點點頭,問他要不要關門一天,反正這段時間他們賺的已經夠多了,也不缺這一天。
他想了想,點頭答應,錢倒是小事,惹出麻煩來就十分難辦了。
第二天,他先去干農活,讓梅大興兄弟在官道上看著,若是有帶著水火棍的衙役和兩頂轎子向這邊來的話,立馬通知自己。
知縣夫人是中午時候來到這里的,接到消息的他,忙放下鋤頭,一路快跑到天寶山腳下,看著轎子上山,才送了一口氣。
進了廟中,那就是廟祝的責任了,自己無需在擔心什么。
他準備繼續去種田的時候,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詢問說:“這位兄臺,請問鳳凰廟是不是在這一座山上。”
轉過頭,果然是那位公子站在官道上詢問。
那公子先是吃驚,然后一笑說:“真是有緣,沒有想到能夠再次見到兄臺。”
“不是有緣,公子喜歡奇,自然回來這鳳凰廟,在鳳凰廟遇到小人很正常,小人就在不遠處居住。公子倒是不湊巧,這剛好知縣夫人和女兒才進入上山進香,這時候廟里應該嚴禁男人進去。”
那公子聽到這話,笑了笑說:“看來今天出門忘記看黃歷了。”
“公子若是不急,可以暫且去歇歇,等知縣夫人上完香,在上山游玩如何?”
見公子點點頭,他帶著這位公子到了茶肆,他敲著門說:“大眼,開門,是我。”
李大眼聽到聲音,將大門打開,好奇的看著他說:“大牛哥,有什么事嗎?”
“這位公子暫是在這里歇涼,你去將廟祝送的云鼎茶拿出來,然后拿一個沒有人用過的杯子,洗干凈之后送上來。”
李大眼點頭稱是,前去廚房燒水了,他找了一根白帕子,將桌椅都仔細擦干凈,然后對著那位公子說:“請坐。”
“兄臺有心了,不知道兄臺如何稱呼?”
“小的叫李大牛。”
聽到這個名字,公子噗嗤一笑,好奇的看著他說:“原來你就是李大牛呀,我本來游玩鳳凰廟之后就去找你的,看來這木蘿娘娘真的靈驗。”
公子說到這里,再次開口說:“小生姓木名思齊,尚未有字。”
“好名字,好名字。”他也應和了一下。
木思齊笑著說:“有什么好的,還請兄弟賜教。”
他一下子尷尬了,一般人都是謙虛一下,哪有繼續追問的,沒有辦法,他只好說:“這書中不是有見賢思齊焉嗎?”
木思齊再次抿嘴一笑,繼續追問說:“不錯,不錯,沒有想到李里長還飽讀詩書。”
“讀口歌,讀口歌,你讓我口頭說還行,寫我就怎么不會寫了。”
木思齊笑了笑,和他聊了起來,話題是農業上的問題,詢問他如何有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聽著木思齊的問題,他有些疑惑的看著木思齊,思索這人的來歷,這人竟然知道兩季稻。
他也曾在詢問過賢賀府的香客,這些人都不知道有兩季稻的事情,河左總理應該沒有全面推廣才是。
心中的疑惑,他自然還是習慣性不向任何人訴說,將這個悶在心里。
他解釋就很簡單了,無非是種地的時候,無聊的想著,作為一個農民,自然要想辦法擴大一下產量,否則遇到災年,那就只有餓死了。
木思齊倒是一個很好聊天對象,對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會妄自評斷,有了想法也會巧妙的提出,讓他感覺到十分爽快。
內向的他很少這么敞開心扉一談了,他對木思齊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次能夠見到李里長,也算不枉此行,本來小生因為姓木,才來這陵水縣看看這鳳凰廟。這一次果然大有收獲,大有收獲呀。”
他連說不敢不敢,看到知縣夫人他們的轎子下山了,對著木思齊說:“公子,如今你可以上山了。”
木思齊點點頭,邀請他一起上山。
他沒有拒絕,和木思齊一路談笑到了山中,進入鳳凰廟,廟祝沒有來迎接,他也沒有在意,和木思齊到了大殿之中。
木思齊先是恭敬的上了一根香,然后也好奇的抽了一根簽。
拿著簽到了王瞎子那里,王瞎子看著簽說:“這位相公,是問前程呢還是錢財呢?”
木思齊搖搖頭,王瞎子嘆氣一聲說:“公子是要求姻緣吧,這簽倒是表示公子紅鸞星動了,可惜有情人難成眷屬。”
聽著王瞎子解簽,木思齊臉一紅,望了望西方,笑著說:“卦金多少?”
“公子和里長一起來,這卦金瞎子就不受了,承蒙里長多多照拂,我這瞎子才能勉強有口飯吃。”
木思齊掩嘴一笑,取笑他說:“李里長,看樣子你還是一方惡霸呀。我是不是也要拜托你才能在這里混口飯呀。”
他無奈的搖搖頭,這時候,廟祝走了過來,對著木思齊說:“公子,請上轎吧。”
木思齊對著他長鞠一躬說:“李里長,暫且告辭,日后有緣再見。”
他連忙還禮,木思齊和廟祝到殿外,一群人已經在外面等著了。
在這一群人之中,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人。
李田敏,這個知府護衛的衛長,怎么會親自來到這里。
看著李田敏恭敬的跪在地上行禮,他對木思齊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轎子啟程,路過他身邊的時候,木思齊揭開窗簾,對著他一笑。
他注意到了木思齊手中握著一支笛子,這笛子像極田員外描述的那一支笛子。
對于這個木思齊的身份,他心中更加好奇了,他隨便的詢問了一下:“不知道這位公子是什么來歷?”
廟祝看了看,謹慎的說:“貧道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張孺人(知縣夫人)交代貧道,見到這位公子,讓他盡快回去。”
他點點頭,不在追問這件事了,到了王瞎子那里,和王瞎子說:“半仙,剛才那簽真的是那么回事嗎?”
王瞎子摸著自己尺長的山羊須,笑著說:“里長,小老兒和那些人不同的地方便在此,小的有一說一,說二說二,絕不會為了討人歡心,或是恐嚇他人而胡編亂造。”
他點點頭,這個王半仙能夠出名,果然有自己的本事。
離開鳳凰廟,他順便讓李大眼開始營業了,李大眼和他開始算賬,順便告訴他,家里的酒已經沒有,希望他能夠再去買一點。
李大眼因為買了茶葉,酒錢這邊就有一些不足了。
他點點頭,和李大眼核對了一下賬本,從正月到三月,三個月一共賺了六貫錢,他分了一貫二百文,勉強將這桌椅茶杯錢給賺了回來了。
李大眼生活也改善了很多,他家的地也送給族長去種了,反正也就十多畝,當賣族長一個人人情。
李大眼順便詢問了他一下,他家兩丁人這次交稅應該叫多少錢?
他算了一下,告訴他們準備兩到三貫已經足夠了,如今天平盛世,賦稅還是很輕,他們兩個可以安心經營茶肆。、
“大牛,最近來燒香的有一些商人,他們出的起價格,我準備買一些好茶葉,你看如何?”
他想到沒有什么壞處,于是點頭說:“可以,這茶肆你看著辦吧,記得不要干那缺德的事情,錢可以算賺一點,不能把名聲給壞了,這名聲一壞了,別人不來我們這里喝茶了,到時候就沒錢賺了。”
“這個是自然,我曉得,這又不是開一天就不開了。我告訴我婆娘,這比種地輕松了,人要知足,知足。”
這邊沒有問題,他就去田里干活了。
在傍晚收工的時候,田員外走在路上,見到他笑著說:“大牛,收活路呀,有空沒有,來坐下聊聊。”
他點點頭,和田員外在路上隨便找了一個石頭做了下來。
“大牛,你現在有百多貫錢了吧?”
田員外第一句話就把他驚住了,心中不明白田員外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田員外拍了拍的他肩膀說:“大牛,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時候找一個婆娘了,楊家溝那邊的楊員外托人我做個媒,這彩禮錢就是十貫錢,不知道你意下如何?他家姑娘倒是不錯,人長的還是有那么體面,娶回來你不會吃虧就是了。”
他靜靜的聽田員外說著,想了想,然后感謝田員外好意,這好意自己心領了,只是自己家境貧寒,送了這彩禮錢,自己就更加窮了,現在就勉強吃飽,關于娶妻的事情,還是等他將林大人吩咐的事情做好了再說。“
田員外搖搖頭,還是勸他要早一日結婚,這越早結婚也越好,這時間過得很快,三十歲前不結婚的話,以后就難找老婆了。他這么一個優秀的小伙打光棍真的可惜了。這窮也只是窮一時,有老婆在一旁幫忙的話,富起來也快。
田員外說到這里,開始舉例,就說李大眼屋里,現在夫妻兩個多清閑,若是李大牛而已娶一個老婆,將茶肆收回來自己弄,一年賺三十多貫錢也不成問題。
田員外疑惑的問他,他又不是很窮,為什么就不急著找老婆呢?
他自然回答是自己家里窮不想找,等到有錢了再說了,現在他只是外表風光,其實還是很窮的,連房子都沒有修。
田員外見他執意如此,也不在多什么了,拍拍他的肩膀,對著他說:“大牛,該說的我都說了,你不愿意就算了。”
他多謝了田員外的好意,和田員外分開之后,他搖搖頭,這些人是怎么了,不時的想要給自己說媒。
自己對婚姻的事情還不怎么上心,想了想,應該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一般的人自己的確不太看的上。
他對外貌沒有多大要求,主要是想找一個知心的人過日子,女人的顏值其實也就只有那么幾年,因為顏值而在一起,最后人老色衰,自然也會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