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婚禮
吹奏著熟悉的曲子,往事不斷浮現出來。
他和她是在古琴社認識的,那時候的她是古琴社的社長,在看到她專心彈琴的樣子,他的心動了。他開始苦連古琴,表現自己,吸引她的注意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也注意到他,兩人從社友變成了朋友,在那銀杏大道,她接受了他的表白,成為他的女朋友。
那時候的他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首曲子,他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是喜歡桔梗,或許是因為這笛子的哀傷和自己心相映。
漆黑的夜,孤獨的人坐在床上靜靜的吹奏這哀傷的曲子。
一曲完畢,他已經淚流滿面了,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哭,那段初戀他應該早已經釋懷才是。
不過這一哭,他的睡意倒是來了,在夢中他夢到了農田,夢到茁壯成長的秧苗,他不由自主的笑了。
第二天早上,他醒過來的時候,探春班的人已經開始在練習早課,看著他們舞刀弄槍的樣子,他心中暗自感嘆,這個社會對女子那么的不公平,她們還不是要努力的活著,自己一個大男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在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盡自己做大的努力活下去。
沒有過多久,田老七就帶著幾個仆人用飯盒帶來飯菜,有四個肉菜,四個素菜,還有一大盒上白米飯。
“幾位姑娘,所謂遠來是客,我自當盡地主之誼,飯菜簡陋,還請見諒。”
聽到田老七的話,一個姑娘打趣說:“田少爺,你這還叫簡陋呀,我們豈不是天天吃豬食。”
田老七摸著自己的后腦勺,只是靦腆的笑著。
紅娘子這次反而沒有拒絕,開始吃了起來,順便邀請李大牛一起吃。
他也推辭不過,勉強吃了幾口就算了。
等他們吃完飯,紅娘子對著田老七說:“你真的打算迎娶春英嗎?”
田老七沒有想到她會這么直白的問,一時反應不過來,求助的看著春英。春英也羞紅了臉,哪里還顧的上別人。
他咳嗽一聲,對著田老七說:“你是否真的打定主意了。”
田老七聽到他的話,才回過神來說愿意,表明自己的心意。
紅娘子見她這么說,于是和他說要見他的父母,田老七高興的不行,立馬帶著紅娘子去田府了。
大概一個時辰之后,紅娘子回來對著她的姐妹說,田員外已經答應了,對于賤籍田員外也不在乎,只要自己兒子愿意就行,他也拿出一處房子,讓探春班的人先住下,結婚之后收回來。
聽到這個消息,探春班的人無不為春英感到高興,這四處流浪賣解可不能過一輩子,很多姑娘心中還是想著找一個好人家嫁了。
他在一旁聽著,聽到這些人祝賀春英找到一個好人家,心中突然一愣,這田員外算是好人家?典型一個地主老財田扒皮。不過轉念一下,對春英來說,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好人家,有錢有地有仆人,只要田老七日后不敗家,他們夫妻可以無憂無慮的過上一輩子。
探春班把東西收好,向他告辭了。
接下來就上找媒人說媒,這就是一個形式,不過在禮教社會,這個形式還很重要的,接下來就是打庚帖,然后交換庚帖,紅娘子這方的庚帖是委托他寫的,田家自然是他家賬房先生。
然后就找縣里的李瞎子算了他們八字,然后選日子。日子定下來之后,就是男方先送聘,也就是彩禮,這田員外本來想送三金(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的,但是因為春英是賤籍,只能作罷,改成玉鐲子,玉簪子和一塊玉佩。
至于女方的還禮,還是田員外準備,一床被窩,三床毯子,還有一個蚊帳。
雙方禮過完,就等到吉日結婚了,那一天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田老七那六個哥哥更是熱心的操辦一切,他們早就盼著老七早點結婚了,這樣田員外就沒有借口不分家。
村里的人都收到喜帖了,大家前去的時候,田員外在又穿從首府回來的那一身衣服,面帶笑容,紅光滿面,人看著倒是精神。
在場的人多是言不由衷的祝賀田員外,這田員外占了這村里半多的田地,多是從他們,或者他們親人那里不正當的奪過去的。
因為低頭不見抬頭見,他們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見到田員外,還是要笑著叫一聲田老爺。
田員外這次筵席就沒有上次好了,只是有幾個炒菜,幾個湯菜,肉菜就一個。
當然比起他們用面招待客人,這筵席可以算的上是豪華的了。
大家對田員外的誹怨,隨著油水進入肚子,瞬間的消失無影無蹤,他們甚至有那么一絲錯覺,田員外似乎也不那么討人厭了。
他坐在席上,看著其他七個人目光都盯著那一盤白菜炒肉,但是筷子卻不敢去夾的樣子,不由感覺好笑,這是禮教的作用,雖然很多方面并沒有達成儒生說的王化,但是某些小細節還是成功了,這長輩若是不去先動筷,那么他們只能干看著,若是動筷了,會被說沒有家教,被村里人鄙視。而且長輩還有權利將他的筷子打掉,讓他現場丟人,
這一桌子雖然年齡和他都差不多,但是他有個身份是里長,于是按照道理,是他先吃才是。不過他剛才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只是想自己這段時間經常吃肉,這一盤給他們吃。卻是苦了這七個和自己坐在一起的人。
他于是伸出筷子,順便夾了一口吃了下去,看著他動筷了,這些人立馬跟上,開始狼吞虎咽起來。
吃了午飯,還有晚飯,按照這邊的規矩,晚上才是正席,在下午的時候,大家也不去干活,等到傍晚的時候婚禮儀式。
虞朝實行古制,不但官制上恢復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就連五禮也完全按照古制來。不過這都是朝廷自己的不負責構思,民間小農哪知道一千年之前的紅白事是怎么辦,他們多是按照傳統來,而地方上的知縣,也懶得一個個糾正,細節雖然不能恢復到古制,但是某些不重要的還是可以,比如黃昏舉行婚禮。
到了黃昏之后,看著迎親大隊熱鬧非凡的樂隊,他心中又是一笑,按照他查閱的,這個按照古制應該是不能太過喧嘩的。農村覺得這樣有面子,自然不會按照古制去做了,按照他們的話,這紅事不熱鬧還能叫紅事?
看著迎親隊伍里面的轎子,他下意識的轉過頭,裝作沒有看見。
這個又亂了規矩了,賤籍是不能乘坐轎子的。
這種事情,大家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太管這些的,除非是大不逆才管,這些小事情,就算稟告到上面,上面也會以禮不下庶人這個不是借口的借口給糊弄過去。禮教社會最大的矛盾就是,一方面要用禮教教化萬民,一方面是萬民的文化水平確是堪憂,讓這億兆子民記住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飽讀十年詩書的書生也未必能做到時時刻刻保持禮數。
媒婆解開轎簾,然后就是跨火盆,過了這個火盆之后,春英就是田家的人了,這邊沒有火藥,于是只能敲鑼表示,三聲鑼響,新娘正式成為田家的人了。
接下來就是三拜,拜天地,拜父母,最后對拜。
新娘送入洞房之后,穿著喜服的田老七開始敬酒,因為是米酒,度數不是很高,不過大家能夠飲用的還是很少,朝廷每逢大災就有限酒令,這些酒還是田員外幾年釀造的了。
晚上的一頓筵席,的確要豐盛太多,有十六個菜,其中有兩盤肉菜,一盤紅燒肉,還有一盤爆炒雞丁。其他菜雖然是素菜,但是油和佐料的放的足,吃起來倒是好吃。有些中午吃的太飽的,看著這一桌子菜肴,不由有一些悔恨了,自己中午應該少吃一點才是。
田員外和自己的兒子一桌一桌的敬酒,到了他們這一桌,田員外客氣的說:“菜肴有些簡陋,諸位還請見諒呀。”大家連說不敢,然后他為自己舀了一碗湯,和田員外干杯了。
他也說了幾句好話,什么百年好合,早生貴子,至于金榜題名這話還是省了,田老七娶了春英,已經不能參加科舉了。
田員外聽到他的話,笑的合不攏嘴,連忙說多謝吉言,多謝吉言。然后祝他身體安康,無病無災,步步高升。
大家互相祝福之后,田員外又去下一桌了。
筵席的結束之后,這里倒是沒有鬧洞房的習俗,不過倒是會捉弄新郎,要新郎反穿衣服,然后拿著一個鐵盆,拿著木勺在那里敲,敲的時候要說一句吉祥的話。田家的兄弟這才好像找到了兄弟之情,不時的捉弄自己的弟弟。
在天黑之后,有些路遠告辭離開了,田員外讓仆人打著火把送他們回去。
離開的時候,大家還是要說吉祥話才走,不過農村人會的吉祥話就那么幾句,無非夫妻安好,無病無災,家庭和睦。
他告別的時候,田員外在他耳邊小聲的說:“大牛,那紅娘子也算不錯,你若是有意思,我可以讓媒婆幫你說媒。”
“多謝田員外好意,我現在還無心婚事,等到加冠之后再說吧。”
田員外搖搖頭,也不在多說什么。
和他一起離開的還有幾個村民,其中有一個小孩子突然說:“大牛哥哥,我們開春之后是否能夠到學堂呢?”
聽著孩子的這話,他心中咯噔一下,突然才想起,自己還要弄私塾的事情。
“嗯,開春之后就先生來了,你可要好好學習,日后中舉之后,不要忘記村里的人。
孩子高興的點點頭,高興的對著自己的父母說著自己要讀書了,要讀書了。
看著孩子的那高興的神情,他心中開始計劃起來。
這學堂的沙盤自己到時候可以弄,桌椅也行,唯一的難點就是教室了。
最后他想了想,決定借薛老三的家來當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