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成為月薪過萬的“都市窮人”?
伴隨著“90后”陸續走入職場,他們中間開始流行一句話:月薪過萬,一無所有。
當“70后”在談論基準利率和搶國債,“80后”在談論還車貸、還房貸、還人情債的時候,“90后”好像只熱衷于討論吃、買、玩。所以,即便有不少“90后”月薪過萬,但每月工資一到手,還完各種消費債務以后不僅沒得剩余,還有很多消費需求得靠分期付款才能維持。
看得出來,“90后”在錢這件事情上,普遍會比“70后”“80后”這些“老一輩”們更為樂觀。這種瀟灑任性的作風和這一代人的成長環境緊密相關。
“70后”“80后”小時候物質生活普遍較為匱乏,而且在當時的年代,沒有太多的行業及崗位可以選擇,這一代人的安全感往往比較薄弱。
而“90后”成長在不愁吃喝、經濟高速發展、追求彰顯個性的年代。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的安全感,他們都遠比“70后”“80后”要強。
這種狀態是不是可以一直維持下去,無須改變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人生有四大“錢關”,第一是結婚關,第二是買房關,第三是子女教育基金關,最后就是退休關。要順利通過這幾關,都需要金錢作為支撐。
“90后”如果想要一步步順利通關,請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1.好好工作,多多掙錢,別當一個月薪過萬的“都市窮人”。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就可以先放開玩幾年,而忽視工作能力的提升。實際上,初入職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就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投資,讓自己的工資上漲的速度高于通貨膨脹的速度,這是每一個參加工作的“90后”首先應該做的。
2.學會存錢,完成個人資產的“從0到1”。
存錢是所有人生規劃的開始,消費、借貸消費,甚至無節制地借貸消費則不是。不管“90后”心中有多少花前月下、享受人生的夢想,學會延遲滿足,開始存錢才是實現夢想的前提。
3.積累財商,嘗試理財,開始滾自己的財富雪球。
理財的根本,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提高我們對錢的掌控力。小到日常的消費規劃,大到進行股票、房產等投資,都需要足夠的財商積累,才足以駕馭。
所以,在提升完自己的賺錢能力,開始學會存錢之后,就得開始有計劃地學習與理財相關的知識,并從日常的點滴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財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理財的目標應當是保值增值,而非一夜暴富。那些總是幻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人,最終往往輸得一無所有。
4.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并建立長期規劃。
對于初涉理財的“90后”來說,最簡單的資產規劃就是找到自己的固收類、保障類和權益類資產搭配,在確保穩固收益的同時,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保障,適度博取更高的收益。
當然,這種搭配并沒有最優解,也不必完全聽從主流的意見和觀點。畢竟投資理財是非常個性化的理財經驗總結。不同的資產儲備、不同的理財目標、不同的風險意識和不同的生活際遇,都會帶來不同的財富人生。
你需要做的,是不斷自我提升,讓自己學到的每一點理財知識、接觸過的每一款理財產品、交過的每一次“學費”,都能成為未來人生和財富決策的依據,而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