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也許是錯的·動物與植物
- 徐牧心 李敏
- 1061字
- 2020-12-04 17:36:52
大象的鼻子是自己抻長的嗎?
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那么長呢?
“那是大象自己抻長的。”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通常是用“用進廢退”的理論來解釋這類現象的。為了適應環(huán)境,所有的生物都努力地使用有用的器官,結果這些器官就發(fā)達起來;相反,那些長期不用的器官就萎縮了。隨著大象的身軀逐漸肥大,身體也漸漸變高,嘴巴和地面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為了取食方便,大象的上唇就慢慢地延長了,鼻子也跟著伸長。仔細觀察象鼻,你會發(fā)現象鼻的前端下部有一個指狀突起,它就是上唇留下的痕跡。象的長牙也是一樣。最早的大象門牙并不長,但它經常用牙挖掘樹根,鑿斷樹干或剖開果實,牙就漸漸變長了。


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大象的鼻子是自己抻長的。其實,這個解釋是禁不住推敲的。世界上有那么多食草動物,比如斑馬、羚羊、牦牛等,它們只是臉長一些,可能是長期低頭吃草抻長了,但鼻子并沒有抻長。于是,有人就在原有的解釋上做了修正,他們說大象的鼻子不是后來抻長的,而是隨著身體的一點點變高而變長的。這種解釋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同樣禁不起推敲。身體變高后,鼻子肯定會成比例地變大,但不一定非得變長。如果大象能有意識地不低頭吃草,它的鼻子可能被迫加大長度。很顯然,大象不會有那種意識,而它只要低頭能吃到草,鼻子就沒有必要變長了。
近年來,有些科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新的結論。原來,大象的祖先生活在水下。為了便于在水下活動,免得經常來到水面上換氣,它的鼻子就越變越長,這樣就可以伸出水面進行呼吸。后來,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大象從水下走上陸地,靈活自如的長鼻管就保留了下來。也就是說,大象的鼻子從一開始就是長的。這個說法很有新意,但還沒有成為定論,除非能找到化石做依據。

科學小講堂
大象鼻子的用途
大象長達數米的長鼻子是由近四萬塊富有彈性的小肌肉組成,能夠極為靈活地伸縮,簡直稱得上一只“萬能手”。它能伸長鼻子輕而易舉地把樹上的果子和枝葉掠下,然后送進嘴里。吃地面上的草時,它能用鼻子將其連根拔起,在腿上拍打掉泥土,再送到嘴里。喝水時,它先用鼻子吸水,然后再把水噴進嘴里。洗澡時也是用鼻子吸水,再噴灑到身上,就和人淋浴一樣。大象還常用鼻子往身上涂泥巴或沙子,以防止蚊蟲叮咬,保護皮膚。經過訓練的大象,還能用鼻子握住口琴吹奏曲子。
大象的鼻子很有力氣,有的大象能拔起十幾米高的大樹。被馴服的大象能輕松地卷起幾百千克重的樹木或貨物,一頭象抵得上20~30個人的勞動力。象鼻還是大象用來攻擊其他動物和保護自己的絕好武器。當它暴怒時,會用長鼻子像鞭子似的抽打敵手,然后將其卷起拋向空中,摔個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