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站在船頭,手捧骨灰盒,凝視著奔流的河水,頭腦中閃過了相神的話:水是構成一切的根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又想到水遇圓則圓,遇方則方,沒有固定的形狀,可萬物都離不開水。有一句歌詞說提好啊“抽刀斷水水更流”。他覺得水一定會和自己發(fā)生些什么。
此時,揚淮市教育學院的教室里,輔導員呂芳老師正聲情并茂地演講:“同學們,一年的學習馬上就要結束了,是好是壞都要有一個結果。在這一年同學們都能認真學習,我相信大家都會取得好的成績,我想成績的好壞與接下來的復習有很大的關系。我希望大家能全力以赴,打好復習這一仗,過好復習這一關,我不想我們班有人過不了萬歲關。”下面的人露出會心的微笑,萬歲者,六十分也。呂芳老師是一個年輕的老師,她對工作充滿激情,但她是揚淮市本地人,對同學們一視同仁,但在有些問題上對本地學生有一種本能的偏愛。312宿舍的幾個人都在。老四陳書兵正與老五陳龍在下面竊竊私語,在李峰的旁邊有一個空位,那是楊歡的座位,可除了陳書兵偶爾掃過的目光,并沒有多少人注意到教室里少了一個人。順著王軍火熱的目光,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絕色美女正靜靜的坐在自己的坐位上,對老師的講話,似聽非聽,在神游物外呢。她就是揚淮市教育學院的十大校花之首:蘇瑩,她是揚淮市最大的民營集團——蘇華集團董事長的千金。呂老師在上面的動員,卻引來了下面同學們的世間百態(tài)。
船逆水而行,似快實慢,等船要到墓地的時候,四個小時已經過去了。岸邊的人翹首以待,望眼欲穿。船上的也饑腸轆轆,鎖喇的聲音也低沉起來。
船靠岸了,二哥楊軍高舉白布幡,率先上岸,楊歡一手拎燈,一手拿孝棒,把骨灰盒緊緊地貼在胸前,徐進撐著半開的大黑傘,在楊歡旁邊一步一趨,大黑傘把楊歡罩在下面,大嬸扶著媽媽跟在后面。一陣忙亂,所有的人都來到事先挖好的墓穴旁。安豐的這個墓地也經很古老了,楊歡的祖先都葬在這里。從魏晉以來,除了死在外面的人,其他的安豐人都在這兒安息。甚至在過去還有死在外面的人也運回來安葬,最出名的是明尚書宋玉,號安民,死在任上,從京城千里迢迢地運回來,他的墓是安豐最大的墓,也是最豪華,保存最完好的墓。放眼望去,墓地里到處都是招魂的白布幡。有的還新,在風中飄動;有的已經破舊了,和掛幡的竹桿纏在一起,分不清彼此的顏色;還有的就更老了,連掛白布幡的竹桿都斜了;最早的墓前,連竹桿也沒了。地上到處都是祭掃的痕跡。墓地最神奇的傳說是:那四周的大片竹林,就是過去掛白布幡的竹子生長出來的,現(xiàn)在掛幡的竹子都來源于此。過去有一年,這里發(fā)洪水,洪水中垮了河堤,淹沒了墓地,水有一人多深,只有竹梢露出水面。一個小孩被從上游沖下來,抓住竹梢得救了,事后小孩說是有一個老人將幾根竹梢連在一起,才救了他。洪水退了,連在一起的竹梢尤在,老人已杳無音信。人們認為老人是楊家的一個先祖。
安葬儀式開始了。
楊歡跪在挖好的墓穴前,馬燈和孝棒被放在一邊。地上鋪了紙,骨灰盒端端正正地放在上面,徐進半蹲撐傘,小心地遮蓋住骨灰盒。大叔用事先準備好剪刀從楊歡的頭上剪下一縷頭發(fā),又從他的腰間解下麻繩,從中抽出長長的一根細麻絲,將頭發(fā)和麻絲用一張寫滿經文的紅紙包好,放在骨灰盒的右上角。一根長釘按在上面,楊歡的表叔舉起用毛巾包著的斧頭,輕輕敲在釘上,邊敲邊說:“楊再夢,楊再夢,這里就是你的家。”
墓穴里被楊靜鋪滿了紙,骨灰盒被輕輕放在紙上。這時,楊歡的媽媽過來了,一把幾十個硬幣灑進了墓穴。楊家四口被大嬸她們帶到了一邊。就要封墓了,如果他們在旁邊,楊歡的爸爸會不安心走的。
“封墓了。”楊歡的大叔一聲喊。鎖喇高昂地吹響了,幾個老人手中鐵鍬,此起彼落,很快,一個新墳出現(xiàn)了。事先準備的祭品放在了墓前,孝棒和白布幡插在墓前,楊歡和徐進的孝帽放在孝棒頂上,姐姐和媽媽披的孝布放在了墓上。酒滿上,香點燃,最后的祭拜開始了。楊家四口跪在墓前,淚流滿面卻無語,雙肩抖動卻無聲。幾個老人點燃了從家中帶來的紙錢,當紙錢燒完時,這場葬禮也就要結束了。
燃燒的紙錢漸漸要熄滅了。
楊家四口依次在墓前磕了三個響頭,在別人的攙扶下,先回到船上。等待大叔他們做完收尾工作。
楊歡的媽媽坐在船尾,低沉著頭,她也許在回憶自己和楊歡爸爸,從相識到相知再相戀,最后相愛的歷程,也許在回憶自己夫妻倆的風雨人生路,也許在思考今后的路,更可能是什么也沒有想,現(xiàn)在她已經悲痛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楊歡坐在旁邊,憂郁地看著他媽媽,嘴角動了動,想安慰她,可他也不知道如何開口,總不能說:媽媽,別傷心,相神告訴我,我會感覺到爸爸的另一種存在,我還能和爸爸溝通交流。姐夫和姐姐坐在船的另一邊,倆人偎依在一起,好像在互相安慰。
宋愛萍和大嬸們在一起,眼光不時地望向楊歡。想走過來,也有顧慮。最后嘆了一口氣,低下了頭。
所有人都上了船,船開了。楊歡看了看電子表,1:39。
船很快到了碎石子路邊的碼頭。
楊歡把媽媽扶上了岸,然后回頭,長時間地看著宋愛萍,輕聲說:“謝謝,我無以為報,但我銘記在心。”宋愛萍臉紅了,搖搖頭,沒有說話。
這時,從碎石子路上傳來混雜的人聲:“快救人,快救人,有小孩落水了。”聲音焦急而惶恐。
楊歡一看,兩個小孩順流而下,只有頭露出水面,間或小手也伸出水面,已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
楊歡丟掉腳上拖著的鞋子,跑到小孩的下方,撲進河里,奮力向中間劃去。楊軍也下了水,跟在楊歡的后面,很快小孩就漂到和楊歡平行的地方,離楊歡只有幾米的距離,楊歡猛劃幾下,伸手抓去,碰到了小孩,可一個浪頭,小孩又離開了幾米,楊歡猛吸一口氣,潛到水下,奮力前劃,一把抓住小孩的小手,轉身和楊軍把小孩向岸邊推去。看另一個小孩,下游也有人下水了。
楊歡覺得自己的速度在變慢,水流的速度在加快。自己的力量在飛速地流失,水流的壓力在不斷地增加。
堅持到了岸邊,岸上已經有人伸手拉小孩了,楊歡雙腿一麻,人飛快地向下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