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深化鐵路改革更需“穩中求進”

深化鐵路改革更需“穩中求進”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鐵路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當如何作為,如何變革?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為什么要深化鐵路改革?

國企改革的目標簡單講,就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對于2017年的國企改革階段性目標,政府工作報告中講,“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今年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骨干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支撐。2013年由鐵道部變身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企業化、市場化發展探索也僅4年時間,與其他早已完成市場化、資本化、證券化改革的國企相比,“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還在逐步理順中,市場化經營發展機制還未成熟建立,公司制企業人事機構設置、產權所有制、資產監督等制度都需要建立和完善,鐵總與各鐵路局、所屬公司的權力、業務、清算等界面還需進一步明晰,鐵路整體效率效益提升還有較大空間。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鐵路企業長期以來代表中央政府投資鐵路基礎建設、承擔公益性運輸,產生了巨額的債務,國家不可能給予資金補虧,需要以創新發展的手段,以市場化、資本化的方式逐步化解,這也就是國家力主不斷深化鐵路改革的根本原因所在。

要不要深化鐵路改革?

國企改革由來已久,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至今歷程中,我認為令學界最尷尬的一個案例就是鐵路。

因為長期以來,社會輿論普遍認為,鐵道部是所謂計劃經濟的最后一個“堡壘”,制約了行業和社會的發展,將本世紀初之前的鐵路發展滯后問題都歸結于此,提出鐵路早應深化改革發展。

但是現實發展卻證明,在這種政企不分的體制下,中國鐵路卻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鐵路行業整體性走到世界前列,中國高鐵現在是中國為數不多領先世界的發展成果。相反,一些深化改革行進較早的行業和領域,卻業績平平,甚至發展成效甚微。

這就給我們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特別是鐵路改革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就是為什么要深化鐵路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央實施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堅持“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對此,絕不能再為改革而改革,中國再也經不起太多的“折騰”,而應是根據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實際進行戰略性選擇,推進務實性改革。

2017年全國“兩會”所傳達的中央政策很明確,中國是以公有制為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國企改革的目標是把國企做大做優做強,而不是在混改中把國企搞沒了。如果這一共識沒有達成,國企改革就會出現失誤。所以,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按照“宜改則改,穩妥推進”的原則,不設時間表,一企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

中國鐵路改革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鐵路改革必須堅持:“有利于保持路網完整性、有利于運輸集中統一指揮、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這是鐵路深化改革的底線,不應突破。

怎樣深化鐵路改革?

深化國企改革是持久戰和攻堅戰,對于鐵路企業而言,更是如此。鐵路深化改革中,更加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刻領會“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的國企改革精神。

一方面,本世紀以來,中國鐵路戰略發展、砥礪前行、勇創一流,實現了整個行業的整體性躍升,引領世界軌道交通業邁入朝陽產業,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是“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軍”和“鋪路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發展態勢前景期好。深化鐵路改革,必須是在此基礎新的提升。所以,必須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另一方面,當今時代,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共享經濟、協同發展浪潮奔涌而來,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傳統企業規模化轉型增速加快,企業的市場化、資本化、證券化等發展勢頭迅猛,資源整合、產業重組、行業重構的趨勢愈加明顯。鐵路“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才能做好自己,不斷向外拓展,積極適應變化,以變應變,從而主導市場。

2017年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提出的“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正是基于中央“穩中求進”發展精神,抓基礎、強基本、重基層,筑牢鐵路事業發展的堅實基礎;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通過“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為鐵路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奠定重要基礎。

在此基礎上,需要鐵總進一步理順鐵路兩級企業法人管理關系,創造性形成適企業化、市場化、資本化發展的機制保障,彌補體制的不足,推動企業產生內生改革創新的動力。

有了這樣的大前提,深化鐵路改革才可以探索推進。現階段,在現有鐵路局主體地位和組織架構不動搖的情況下,鐵路主要通過兩種途徑深化改革。

一是加快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側積極調整優化鐵路運輸服務供給,減少低效和無效供給,加快運輸生產型企業向運輸物流型企業轉型,積極探索向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努力,實現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發展、客運向商旅經濟發展;二是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專業公司市場化發展力度、加強非運輸企業整合、推進合資公司重組,充分挖潛鐵路資產資源優勢,加大對外合作力度,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探索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爭取更多資產資源的溢出效應,實現鐵路從管理資產向管理資本方向發展。

積極穩妥操作,步步為營推進,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動,可以降低鐵路企業改革成本和風險。當改革不斷釋放出效益,產生縱深領域影響時,可順理成章、更深層次加快鐵路改革發展步伐,實現更大程度的鐵路行業變革、產業革命。

(本文刊于《物流時代周刊·資源與物流》第444期)

【網友評點】

網友“遙望星空”(2017-04-23 01:06):建言深度極佳,可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企業在創效獲利中并未能實現效益最大化,而是負債前行。一代代鐵路人奉獻了青春獻子孫,不知改革的路在何方?一線生產員工以自身薪酬補虧為代價,期盼早日提升勞動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五指山市| 汝南县| 印江| 始兴县| 眉山市| 永吉县| 铁力市| 石门县| 泸西县| 弋阳县| 句容市| 新宁县| 华池县| 石狮市| 拉萨市| 普兰县| 改则县| 平阳县| 伊吾县| 枣强县| 云阳县| 紫阳县| 凤翔县| 宾川县| 阿坝| 灌云县| 临湘市| 台南市| 永修县| 乐都县| 驻马店市| 新兴县| 建水县| 天气| 昭苏县| 会理县| 丹棱县| 台湾省| 辽宁省|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