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加快中國智慧物流發展的五大戰略
書名: 中國鐵路經濟方略作者名: 解筱文本章字數: 3423字更新時間: 2020-09-12 14:17:41
加快中國智慧物流發展的五大戰略途徑
我國物流產業規模巨大,現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支撐產業,促進和推動著制造業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
時至今日,智慧物流已經成為物流業發展的社會共識,行業協會、很多地方政府、物流企業等紛紛參與推動智慧物流發展,這對于加速物流產業發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加速智慧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但是,在分享經濟和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發展的浪潮中,從物流業大發展和經濟社會戰略發展的大視野下考量智慧物流發展,還存在一定問題。
當前智慧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智慧物流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不到位、物流信息平臺構建應用不足、物流企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對社會資源的利用重視不夠。
以運輸業為例,作為物流服務中核心組成部分的交通運輸,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配套還不夠完善,多式聯運比例不高。
此外,很多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企業由運輸服務向物流服務轉型發展,但觀念更新不夠,行動較為緩慢,未能突破傳統經營觀念,將業務范圍向運輸前后兩端延伸,物流轉型發展還不到位。
破解當前智慧物流發展面對的難題,應從以下戰略層面探索:
加強智慧物流發展的頂層設計
傳統物流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需要進入智慧物流階段,必須研究效率和成本問題,否則物流就僅僅是運輸工具。
從提升整個社會運行質量和效益、建設節約型社會角度看,可從國家和物流行業發展著眼,超前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多部委、多行業、龍頭企業參與的國家層面智慧物流管理運作機構,以更好統籌各種資源,加強政策引導和行業指導,確保智慧物流建設順暢啟動,助推現代物流業向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跟蹤與智能控制等方向發展。
面對當前我國物流業存在的物流企業資源分配合不合理、規模偏小等方面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已有的物流業發展規劃,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有利因素,在物聯網的基礎上,加強跨部門、跨行業的融合,加快智慧物流發展規劃制定和實施,建立智能管理體系,通過做大做強重點企業,帶動其他企業發展。
要深入研究智慧物流發展的政策,通過進一步完善物流相關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促進整個社會物流系統各個要素有序流動,真正實現智慧物流發展法制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是智慧物流發展的基礎保證。一方面,交通運輸是一個大系統,各種運輸方式、各條運輸路線、各個運輸環節如果出現不協調,都不能充分發揮有效的運輸生產力。
多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出現不平衡狀況,如有些線路壓力過大,而有些線路運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有些運輸方式嚴重超負荷,而有些運輸方式又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等,采取綜合運輸體系將有效地改變這一不協調、不平衡的現狀。
所以,發展綜合運輸體系是提高運輸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必須加快發展完善。
另一方面,從時代發展看,分享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開放度大大提升,分享經濟通過開放,不斷降低成本,持續創新,促進快速增長。
基于此認識,必須加強鐵路與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方式的競爭與合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有利于整個社會發展,更好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在綜合交通體系中處于骨干地位,在新形勢新條件下,需要充分發揮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網絡布局等突出優勢,承擔更多運量,促進全社會物流成本降低,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在現階段,綜合交通需要按照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特點,建立合理的運輸結構,可以使各種運輸方式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既可擴大運輸能力,又可提高經濟效益。
通過發揮多式聯運組合效率,發揮不同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推動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奠定我國智慧物流發展的堅實基礎。
構建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在物聯網技術商業化背景下,智慧物流產業鏈全面爆發,形成設備、應用、平臺、數據產品服務多層級多維度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巨大,各種物流信息平臺不斷研發應用。
在這種發展態勢下,亟待通過企業優化、平臺整合,開放式建設國際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互利,推動我國現代物流戰略性發展。
智慧物流的核心是信息化,只有采用信息化技術去銜接好制造端、物流端、服務端這三端的端點,實體企業成本才會降低,物流業才能起到核心作用。
要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化標準,以全國、全行業一盤棋思想,創設以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公益和市場手段并舉的模式,構建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采用云計算、物聯網、高端服務器及軟件、三網融合以及適應北斗系統的設備終端應用技術,整合銀行、保險、電信、軟硬件供應商,服務于工商企業和物流企業兩大核心主體,成為集政府監管、全程在線交易及跟蹤、在線支付、信息發布、物流交易、產品展示、推廣營銷、互動交流、系統及設備終端應用為一體,并為各應用企業提供標準化接口,對物流信息實現合理共享、應用和調配。
通過平臺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實現各個供應鏈上達到多環節溝通,更好地實現智能化的管理和協作。
建立智慧物流產業集群
物流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滲透性強的復合型產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物流業已經由過去的末端行業,上升為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先導型行業。
隨著中國物流業大發展,一些社會化物流企業探索資本運作,“運輸公司”性質的物流企業必將迎來新一輪被整合,物流企業間的整合也在所難免,物流企業數量將減少,企業規模和體量將增強。
在智慧物流探索方面,海爾集團日日順物流致力于打造“互聯互通生態圈,共創共贏誠信體”,已攜手天貓、京東等平臺企業,小米、微鯨、芝華士、喜臨門、顧家等品牌,共同建立了物流行業最大規模的智慧物流生態圈。下一步將以物流服務的產品平臺、貨源平臺和方案解決平臺,用物流網、營銷網、服務網做支撐,將供應鏈管理、定制需求、通用需求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大的智慧物流生態。
菜鳥網絡專注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將通過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種模式,在全中國范圍內形成一套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目前,菜鳥網絡正在全面加強縣域智慧物流產品上線運營。
作為交通運輸業的龍頭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也在積極由運輸服務向現代物流業轉型發展,95306物流電商平臺的建設不斷深入。
國家相關部委和交通運輸、物流等行業,要積極引導,聯袂合作,著力打造全國示范性智慧物流企業,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加劇競爭等,提升整個行業、區域間的競爭能力,形成智慧物流產業集群,不斷提升我國物流業的國內市場主導作用和國際競爭地位。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智慧物流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尤其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之下,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也越來越密切,智慧物流發展離不開與社會的融合和社會力量的廣泛支持。例如,眾包物流就是一種智慧物流模式。
眾包物流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平臺的開放式配送模式,它借助于成熟的移動網絡技術,改變傳統的配送重模式,幫助企業充分挖掘、利用社會閑置配送資源,打造全新的配送模式,已被國內外資本市場視為互聯網+物流的最佳實踐方式。
智慧物流建設要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體現現代經濟運作特點的需求,即強調信息流與物質流快速、高效、通暢地運轉,從而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整合社會資源。
國家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交通運輸的傳統骨干企業、現代物流企業、生產制造企業等,在積極發展現代物流中,必須要進一步深入市場前端,融入社會生產和服務鏈中,加大與社會融合。通過分工合作,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充分發揮自身真正的優勢,揚長避短,參與分享經濟發展,在更加開放的社會舞臺贏得發展先機。
(本文刊于2017年4月《物流時代周刊·資源與物流》第443期)
【網友評點】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王達水”(2017-4-15 7:21:22):為什么一定要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鐵路物流體系建設呢,這或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露。鐵路運輸并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強項與弱項,該強項方面拓展的拓展,弱項方面,該放棄的放棄,信息時代,社會分工已經越來越系,讓強者更強,已經是企業發現的趨勢。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葉道春秋”(2017-4-14 18:04):綜合交通體系不完善,各種交通方式各自為政,別說智慧物流,正常物流都搞不好。
微信公眾號“中國民間評論員”訂閱網友“戴明浩”(2017-4-14 17:27):洪波涌起的年代,大數據鼓蕩起人們不歇的夢想。物流的未來,期待著解筱文老師這樣的智識之士樹立標尺,構建、完善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