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西來一部經(jīng)

  • 長寧帖
  • 挽情公子
  • 2398字
  • 2020-09-13 12:17:35

云寧接了天師的任務(wù)要研讀天書,雖然未能成為天師學(xué)生,與李尚書成為同門師兄弟,但李尚書心中還是覺得辜負(fù)了古廷遠(yuǎn)的托付,對這少年有絲愧疚,便安排其在李府住了下來,李府距離天行街不遠(yuǎn),也便于云寧拓印天書文字。

回到府內(nèi),先叫下人帶著云寧回了房間,稍后來前廳用早餐,此時貼身侍衛(wèi)顧棠急忙迎了上來,道:“大人,上午太子發(fā)來請?zhí)埓笕私裢淼教痈采剃P(guān)于迦葉寺首座接待事宜。”

李若林坐下來,接過顧棠沏好的茶,這才道:“這尚維真是越活越糊涂了,身為兵部尚書,不就是把女兒嫁給了太子,成了太子妃,自己也成了太子岳父,便讓太子胡亂摻和兵部的事,他真以為景皇老了?”

顧棠小聲道:“大人,這是暗衛(wèi)從太子府上傳出的消息。”說著拿出一小截竹筒,雙手交于李若林手中。

李若林接過來,一旋,竹筒變作兩截,從中抽一張紙條,抖開一看,眼眉皺到了一起,輕聲嘆道:“這景國建國二十七年,太平了二十年,景皇之威絲毫未減,有大鎮(zhèn)守之勢,更是四鄰之國不敢輕動,這太子到底是受了何人蠱惑,竟然敢有這般膽子?”說完將手中紙條遞向顧棠。

顧棠接過紙條,只見上面蠅頭小字:太子欲奪經(jīng)。有些不解地望向李尚書。

李若林道:“迦葉寺那位大鎮(zhèn)守早就有意拓印一份天書進(jìn)行研究,只是帝都難進(jìn),這才差首座弟子送來一部經(jīng),雖然這部經(jīng)并不是迦葉寺內(nèi)那部經(jīng),卻是衍生于那部經(jīng)。迦葉寺用一部經(jīng)換天書,這顯然也是景皇默許了的。”

“可那首座阿魯夜一來到京都,就與柯海潮斗了起來……”顧棠道。

“大鎮(zhèn)守如何想,普通人又如何料得到,也許他們就是相互看不慣對方,也許他們想試一試對方的深淺,也許,他們只是演了一場戲,想讓世人看,讓另外兩位鎮(zhèn)守看。”李若林輕瞇著雙眼,手拈胡須,目光虛無而飄渺。

顧棠沒想到自家大人竟然通過天行街那一戰(zhàn),能想這么多,不由心中更是臣服。

“太子要那部經(jīng),便給他那部經(jīng),吩咐暗衛(wèi)不要輕舉妄動,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何人,給了太子這么大的膽子,竟然連自己老子的東西都敢搶。”

“大人要不要告訴景皇知曉呢?”

“呵呵,景皇是什么人,這京都是景皇的京都,這景國是景皇的景國,也許,景皇也想看看,自己這兒子到底有多大的膽子,在他眼中,這只不過是一場無聊的戲罷了。”

“大人如此一說,我倒是覺得合情合理了,景皇立國二十余年,雖立太子,但太子一直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保守慎微,表現(xiàn)平平,雖然頻頻參與政事,卻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為,倒是二皇子自幼聰慧過人,文通才高,頗受一些大人喜愛,但卻是對政事絲毫不感興趣,對武之一道更是不屑,稱天下武人皆為駑鈍,整日里喜歡游山玩水,吟詩作對,更是紅蘇樓的常客,可惜了。至于三皇子,獨(dú)愛武藝,喜歡留守于邊塞戰(zhàn)場,打打殺殺。雖早立太子,但景皇對太子表現(xiàn)很是失望,既然太子有此膽,也便由得他,順便看看其他兩位皇子的反應(yīng),也許這才是景皇可以放心看戲的所在了。”顧棠把自己的一番推測說了出來。

李若林半瞇著的雙眼精光一閃,露出些許贊賞,點(diǎn)點(diǎn)頭,道:“顧棠,你能有這番推測,可見你是用心了,眾般猜測,也只是猜測罷了,都說天機(jī)難測,人心那里又好測了,這帝心啊,也許比天機(jī)更難測。”

此時廳外傳來腳步聲,顧棠對李尚書施了一禮,退了下去。

門外進(jìn)來的是兩個婆子,端著飯菜,一一擺到桌上,李若林道:“去通知夫人和嬌玉過來吃飯,對了,把云寧——就是昨天來到府內(nèi)的那少年——叫過來一起用餐。”

婆子應(yīng)了一聲,擺好菜、飯、碗、筷等便下去通知去了。

李若林若有所思地坐于桌前,未動碗筷,不知是在等夫人等人過來,還是心有所思。

天行街天書路,非大賢大德之人不可行,云寧當(dāng)然也不能隨便踏上天書路。這點(diǎn)李尚書早有安排,今日里他讓云寧在李府歇息一天,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在上午面見景皇時,將天師交待告知景皇,景皇特頒一令牌,為臥虎金牌,交于李尚書帶給云寧。臥虎金牌,見牌如見皇,如此一來,算是少了很多麻煩。

雖然處理好了云寧的事,可想到晚上要到太子府上應(yīng)付一番,就有些心煩起來。

云寧當(dāng)然不知道李大人的煩心,就算是知道,也沒辦法為李大人解心煩,他只是靜靜地坐在屋內(nèi)桌前,桌上平鋪一張草紙,旁邊筆硯水洗,想要做篇文章,卻是無從下筆,想要畫些什么,腦內(nèi)思緒繁亂。

第二天一大早,經(jīng)常行走于天行街的人發(fā)現(xiàn)了一件怪事,一名青衣少年,竟然無視京都規(guī)定,大搖大擺地行走于天書路,偶有執(zhí)事府的人氣勢洶洶地上前詢問,見那少年從腰間取出一塊把掌大的牌子,馬上恭恭敬敬的行禮退下,就連這京都守備部的人也是一樣,那少年總是一臉從容地掏出牌子,應(yīng)付著各路人的查問。

少年對于這接踵而來的詢查,并不怎么在意,他一直在天書路上走來走去。時而駐足思考,時而抬手比劃,有明白之人,知道這少年應(yīng)該是得到了宮中允許,專門鉆研這天書的,可如此小小少年,又如何能讀懂天書?

先是有不少人圍觀,畢竟這么多年,很少見到有一個人專心地研讀天書路上的奇怪紋理。有老人見到此情景,回憶起了二十幾年前這天書街剛剛鋪就,天書公布于世,天下間能人異士,文人才子,齊聚京城,都想看一看天書,都想把這天書解讀出來,當(dāng)時可謂是一大盛況。雖然無人讀得懂天書,可天下能人聚于京城,產(chǎn)生了許多熱鬧和佳傳,有斗詩比拼書畫的,也有才子佳人姻緣配的,但當(dāng)時最轟動天下的,是三場辯理大會……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來的人越來越少,熱鬧也就少了許多,直至后來基本沒有人再研讀過天書,天書路上的紋理,也在眾人眼中變成了一種裝飾。

而今天,卻有一位少年,很認(rèn)真地研讀起天書來,也算是很稀罕的事了。

云寧沒想到自己接下這研讀天書的任務(wù),會引來這么多人看,但熱鬧終歸是熱鬧,圍觀眾人也只是駐足看上片刻,便搖搖頭,感嘆幾句,離開了,這遠(yuǎn)沒有前日里京城大統(tǒng)領(lǐng)與那紅衣僧人打的那一架好看。

初見天書,還是前日初入玉京城,和楊羨云一起靠近過這天書路,當(dāng)時看著路上的奇怪刻畫,感覺有一絲熟悉感,這種感覺來得很是突然,可看著路面上的一筆一劃,卻又是那么地陌生。有的形如蚯蚓,有的形如怪枝,更有的簡單到只是一橫、一撇、一豎、一點(diǎ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呼图壁县| 伊金霍洛旗| 鸡东县| 内乡县| 南汇区| 桓仁| 二连浩特市| 监利县| 洮南市| 镇安县| 小金县| 鹤庆县| 永春县| 莎车县| 荔波县| 南乐县| 来安县| 景东| 板桥市| 旺苍县| 克拉玛依市| 习水县| 牙克石市| 天水市| 广丰县| 华宁县| 阳曲县| 宜章县| 武清区| 休宁县| 罗田县| 榕江县| 堆龙德庆县| 西平县| 朝阳区| 巫山县| 拉孜县| 玛曲县| 华蓥市| 乃东县|